薰香,雖然起源於宗教文化活動,但是香的用途卻不僅僅限於宗教用途。
在古代,香料的使用已經融入了生活裡,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貧民百姓,都有佩戴香囊的習慣。宋代為香道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用香成為了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與茶道、花道及書道並稱為“四般閒事”。
ADVERTISEMENT
“後來隨之歷史的發展,香文化卻從日常生活被侷限在廟宇神社之中,以至於現在很多都誤以為香只有宗教活動,進行祭祀的用途,因而對點香薰香產生避忌心理。直到近代,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物質享受不斷提升,但是心靈層面卻越來越得不到滿足,人民開始重拾老祖宗的文化來養心養性,才讓香道文化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提起香道文化就侃侃而談,就是本期的《大柔佛》社區報《今日面譜》受訪人物,46歲的講師廖師萍。
說起香味,許多人都會想到香水,廖師萍卻對大多數香水含有的酒精與化學合成味道卻步。不愛香水,對化學成分混合出來的味道敏感的她,對天然香道薰香情有獨鍾。
通過香氣紓解壓力療愈內心
原來廖師萍因為宗教的緣故,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通過周圍的人開始接觸香。接觸時間久了,她發現香點燃過後,可以帶給她精神上的放鬆,她很享受香味帶給她的療愈感。
“可能有的人很享受通過美食或者旅遊購物來達到自己想要的滿足感,我通過香來找到我想要的那種內在的滿足。那種打從心裡的喜悅與放鬆,與因為壓力而緊繃的心情通過香氣被疏解的感覺,都是我喜歡香道的原因。”
自行購買材料制香
廖師萍笑指自己因為喜歡天然香,所以也會自行購買材料來制香。甚至會為了追求最後的成品是自己想要的味道,她不惜前往中國購買所需的原材料帶回來製作。只因為她發現制香材料的產地不同,最後成品點燃出來的味道也會不一樣。
她舉例道,有些原材料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產地,製作出的成品點燃後的味道都會不一樣。
她也發現,就算是一樣的配方,不一樣的製作人,當原料混合後立刻製成香,與放置一段時間後才製成香,甚至製成香過後,收藏的方法與時間的長短,也會讓香的味道發生變化,由此可見香中奧妙。
喜歡專研香味的她向記者表示,她目前在研究如何把本地帶香味的原材料來制香,或者帶氣味的樹木,葉子,果實與花朵等原材料如何互相融合到香的製作當中,能夠做出代表本地味道的天然香。
天然香味道淡雅不刺鼻
廖師萍也與記者分享了3個如何分辨天然香和含有化學成分的香的辦法,第一,香的味道是否太過濃烈。天然香的原料都為樹木與草本,製成香後的味道是淡雅的。
第二則是觀察香是否會有很多的粉狀掉落,第三是聞一聞香點燃後的味道是否會刺鼻,聞就會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因為喜歡,廖師萍也深入鑽研香道文化,也發現了香可以帶來的健康療效。
廖師萍也通過工作坊和分享會,讓香道能夠突破宗教的侷限,更多人能瞭解到香道這個傳統文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