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期食品,我的爱!
近年来,通货膨胀不管是对每月领著平凡薪水的打工族、时刻担忧业绩的企业老板,还是不断关心著食材涨价的家庭主妇都产生严重冲击。
ADVERTISEMENT
台湾留学的我,也感受到通货膨胀的冲击,特别是我所在的黄金地段,物价不断攀升。
作为留学生,每天除了上课,最关心的就是汇率和接下来要吃什么,因为一日3餐都要在外解决,所以开销难免会比较大。
因此,我成为了“临食工”的一员,频繁地在超市、便利店等穿梭,寻找能够购入的即期食品。
在台湾,每个店家的友善时段都不一样,所以购买东西时都会特别留意时间。台湾的小吃,价格已不再亲民,随便一份夜市小吃都要60台币起跳。
但,我也曾拿著30台币寻找宵夜,结果真的让我在超市买到麻薯!
当然,我不是小气的人,因为不是所有的即期食品都买,像乳制品往往都会在保质期后变酸、鱼肉类等都会腐烂。
即使即期食品的定义是购买后迅速食用,但大罐的乳制品无法在一天内食用完,而且有些东西越卖越贵,多亏有这些小折扣,才能让我吃到想吃的食物。
实际上,很多被丢弃的食物都是浪费的,商家可以选择降低这些即期食品的价格,让有需要的人购买,这样不仅能避免食物被丢弃,也可避免为了销毁这些食品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购买即期食品,是不是觉得有点丢脸?其实不然。身在他乡,生活费有限,因此这些价格实惠的即期食品对我而言简直就是宝藏。
虽然,马来西亚有少数超市也推出即期食品,但我觉得开放时段很奇怪。
我真正希望有更多商家,愿意摆出来更多的即期食品,或设定合理的友善时光,让更多“临食工”消费,帮助在通货膨胀困境下的大家,也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电邮网址,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