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
ADVERTISEMENT
我希望能夠藉此機會表達一些我最近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擾和不滿。
我們的公司最近接到了一個重大項目,這對公司來說非常重要,而且我理解老闆對此的重視。然而,我發現在這個項目中,我們似乎受到了過分的監督和控制,這讓我的工作變得非常困難。
須彙報與客戶完整談話內容
這個項目長達5年,每天都有可能出現新的進展。但老闆似乎對每一個細節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她監控我們參與的每一個流程,包括每一通電話的細節,通話時間、談話內容,甚至我們與客戶團隊或供應商之間的每一句話。
她要求我們提供詳細的報告,擔心我們可能會說出不當的話,從而損害公司的聲譽。有時候,即使我們提供了反饋和解決方案,她也會要求在採取行動之前徵得她的批准,理由是她需要了解一切的細節。
最近一次,我基於客戶的投訴而提出了三種解決方案,並直接回復客戶順道也把回覆一起傳送給了她。然而,她因為我未經她的批准直接與客戶溝通而對我發火。
這種情況讓我感到非常沮喪,因為這是我多年來一直在處理的類型的投訴,而且我已經習慣了這個工作。
提建議不受重視
更糟糕的是,她似乎難以接受我們的建議或反饋,經常認為我們在找藉口或者視我們為可笑。這讓我感到非常受挫,我逐漸失去了最初對工作的熱情。
我目前的工作態度是少做少錯,不做就不會錯。唉!我希望能夠在這個問題上得到一些幫助和建議,以改善當前的工作環境。
謝謝您的理解和支持。
職場老鳥上
主動提供最新信息
獲取信賴 建有效溝通
職場老鳥,
你好。你的來信令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人離開職場,往往不是因為公司,而是因為他們的上司。
你描繪的職場狀況,類似企業心理學所謂的“微觀管理”(micromanaging)、“顯微管理”或“直升機管理”。這一種管理風格是經理人通過密切觀察和操控員工,以確保他們完成所指定的工作任務。
微觀管理者想掌控一切
與一般的管理方式不同,一般的經理人對較小的任務只提供一般性的指導,而微觀管理者則會想要事先掌控一切,從而緊緊跟隨員工的每個細小決策、驗證團隊成員採取的每項行動,如果項目未經他們批准而實施,他們也很快就會感到惱火。
不同於宏觀的經理人專注於未來的目標,並且有能力提供團隊前進所需要的動力;微觀經理人則將所有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中間的細節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過目每封電子郵件、員工的每日行程以及參加每一個團隊會議。
在領導的職位上,瞭解如何創造積極的工作環境,並啟發和引導員工應該是每個經理人的首要目標。不幸的是,一些過度控制的管理風格,源於難以信任他人或經理人沒有承擔失敗的胸襟。
儘管大家都能明白成功往往都源於嘗試和失敗,但在事無鉅細的經理人看來,失敗並不是一個選擇;優秀的經理人會為失敗留下一些空間,讓員工從中反思和吸取寶貴的經驗,從而獲得成長和被信任。
頻繁詢問有關項目的進展也是微觀管理風格的常見標誌,如果不能控制正在發生的事情,微觀經理人就會感到恐慌。
員工易感窒息不被信任
除了一般新進員工需要密切的指導以外,若在職場工作多年遇到事無鉅細的微觀經理人,通常都會導致員工感到窒息和不被信任。
另一方面,被微觀管理的員工在採取行動之前會思前顧後,或者乾脆什麼都不做。他們不是尋找新的建議和創新,而是等待指示。因為他們知道,事情必須按照老闆決定的方式才能做,這種工作方式扼殺員工的主動性。
漸漸地,員工只是為了生存而工作,而不再是因為他們熱愛工作。若情況持續惡化,我們會觀察到員工只完成要求的最低工作量,而不會付出額外的努力。
易變成以經理為中心
過度的監督和控制也會使員工不再以客戶為中心,而是以經理為中心。由於與上級的每一次談話都會變成一次績效評估,因此員工會把所有的努力都放在讓經理高興上,而不是專注於大局。
被微觀管理的團隊會議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會議往往是一場只有經理人一個人說話的單向對話。一個只聽話而不提供反饋的沉默團隊,是有毒工作場所的標誌。
因此,被微觀管理的團隊普遍創造力下降,集體感到沮喪,最終辭職或出現與工作相關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倦怠。
微觀經理人也許有良好的意圖,他們會認為自己的管理風格是把員工和公司的最大利益放在心上,但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他們都不願意或無法釋放控制權,讓員工承擔應該有的責任。他們可能持有不合理的高標準,或者,也可能您在不知不覺中給了他們懷疑您能力的理由。
通過向上管理減輕狀況
其實,微觀經理人最終想要的只是掌控感,你可以通過向上管理的策略來減輕這種狀況。這意味著要適應上司的風格和偏好:在上司提出要求之前主動向他們提供最新信息、定期向他們發送電子郵件、讓他們預先知道您計劃在下一個工作中完成什麼。在每個小項目結束時,複述一遍您完成的一切,這一切只是確保那些依靠我們的人知道我們可以被信賴。
最後,與管理者建立有效的溝通,尋找機會來展示自己的能力等等都是有效可行的方案。
輔導老師上
■小啟:
生活中,難免有不如意、不愉快;人生的道路上,偶爾會跌倒、甚至受傷。《讓心亮起來》願意聽你的細訴,並安排輔導機構為你排憂解難。
讀者無論在親子、生活、學習、職場、家庭、愛情、友情、感情、人際關係等方面,遇到困擾或感到迷惑,都歡迎寫信來交流,尋求心靈諮詢。
不過,《讓心亮起來》並不是一個來函必答,有求必應的專欄。主答機構有絕對權力拒絕答覆不宜在報上討論的議題,或是性質類似的問題。希望讀者予以諒解。
來函請寄:
《讓心亮起來》負責人
12, Jalan Maju,
Taman Maju Jaya,
80400 J.B. Johor.
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博愛輔導中心新山分會
地址:02-45, Jalan Masai Jaya 1, Masai 81750 Johor Bahru, Johor
臉書:新山博愛
電話:016-275 9195
工作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六(9.00am – 5.30pm )
服務收費:半津貼制
如有任何疑問, 歡迎您撥打 016-275 9195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