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ADVERTISEMENT
你好!
我今年40岁,婚后半年,我不能忍受丈夫有家暴的行为,在孩子一岁时,我已离婚,目前儿子已15岁。
孩子抚养权归我,这些年我当补习老师,和孩子相依为命。前夫是商人,但是一年里才给两三次赡养费,每当我追讨,他一定会痛骂我,诅咒我。
这些年,前夫设法夺得孩子抚养权,除了打官司,他也不断骚扰我的生活,离间我和孩子的感情。
前夫与孩子仅每月一见
前夫每个月都会和孩子见面一天,每次见面,他总是满足儿子物质上的需求,怂恿孩子离开我。
孩子从小没有和父亲一起住,无法建立感情,有时甚至不愿意接听父亲的来电或见面。
最近孩子对他父亲的态度开始不同,从谈话中,发现孩子可以接受他父亲,也不排斥和父亲一起相处,我很害怕失去孩子。
疫情影响 生活拮据
持续两年多的疫情,我的收入大受影响,现在经济十分拮据。眼看孩子在中学毕业后要继续升学,我极度担心无法负担教育费。孩子跟着我,将无法得到更好的升学机会。
如果让孩子由他父亲抚养,升学方面肯定不影响,也许前途也会更好。我该怎么办呢?
无助的妈妈上
以孩子角度思考再决定 建议与前夫冷静沟通
无助的妈妈:
你好,你在信中提到,当年孩子还幼小,你毅然选择离开家暴的丈夫,独自带着儿子生活。相信你当时作出这样的决定,一定是经过一番挣扎,这一路走来的坚强,非常不容易,这种勇敢面对生活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赏的。
身为单亲妈妈的你,要扛家计还要照顾孩子,我们能体会母兼父职、自力更生的辛苦,努力地付出,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照顾及教育孩子,将孩子养育成人,可说是尽心尽力。
现在,儿子慢慢地接受前夫,可以和爸爸相处。看到这情景,让你感到十分焦虑、不安,害怕儿子会跟随前夫生活,自己会因此失去儿子。
这些年来含辛茹苦地养大儿子,我们可以理解你的担忧,也相信你不舍得让前夫接走儿子。
父母应尊重孩子意愿
我们认为,这时候的你,最需要的是让自己静下心来,并仔细去思考孩子在这时候需要的是什么,而你自己所需要的又是什么。
我们知道许多父母都舍不得孩子离开身边,然而,当孩子逐渐地成长,思想日趋成熟,他们开始拥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妈妈不妨先调整自己的心态,找个时间,好好和孩子讨论有关他与父亲的相处和未来的规划,聆听孩子的想法。仔细衡量后,权衡轻重冷静的处理问题。
身为父母的我们,也应该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同时,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规划自己将来要过的生活。
放下不安情绪 转移注意力
此外,你担心自己的收入无法负担儿子将来的教育费用。现在的你,想必感到焦虑和左右为难。
信中提到,基于孩子的未来与前途,你想到若让前夫抚养孩子,他能够承担孩子继续升学的费用。但是,心里很纠结,又放心不下,这给你带来了不少的压力。请允许自己沉淀一下担忧与不舍的心情,并试着了解和接受,孩子长大了,他有选择的权利,也需要学习独立。
这些年来,你陪伴孩子成长,就算将来孩子不在身边,你还是能关心孩子,母子之情依旧存在。
同时,我们也要纾解自己的情绪,不妨考虑进行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放松心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或找个信得过的朋友,聆听你心中的担忧。
其实,前夫终归是孩子的父亲。重新与前夫讨论彼此对孩子的未来规划与想法,似乎也是此时此刻一个重要课题,毕竟,随着孩子成长阶段不同而需要重新讨论孩子的照顾计划。
现阶段孩子的父亲似乎期许能够跟孩子更好的相处,身为母亲的你又可以如何与他配合,不让孩子成为在父母关系下的牺牲者。
为了孩子,或许是双方放下成见,展开沟通的契机,好好商量与讨论,过程中即便可能发生冲突或意见不合,我想这都将是沟通必经的过程,期盼你们能够重新找到关系互动的新的方式,可能有助于解决一些问题。
或可申请教育贷款升学
关于孩子的升学,我们鼓励你和孩子好好讨论和沟通,也许你会发现儿子有自己的看法和期待。现在的升学管道非常广泛,如教育方面的贷款,相对之下也能够找到自己负担得起的方案。
举例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基金可以让成功申请者在毕业后才开始偿还贷款,这样的还贷方式,一方面减轻了父母的经济负担,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学会承担,并做个有责任感的人。
不妨试着多方面收集这方面的资讯,从而减轻负担,相信可以顺利地解决孩子升学的问题。除了申请奖学金或助学金,在没有影响课业的情况下,也可以让孩子做临时工,以便赚取零用钱或生活费。
协助孩子以多角度看待事情
你对孩子无私的付出与关爱,是值得赞颂的。孩子长大了,有自我意识和思想,这也是父母该感到欣慰的。
作为父母,这时候该做的不是为孩子操办一切,而是协助孩子从多角度看待事情,多方面思考,再从中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以及可承担后果的决定。
作为父母,该给予孩子的是全面的支持与协助,满满的关爱与祝福。
最后,祝福你和孩子找到幸福的未来!
主持人上
■小启:
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不愉快;人生的道路上,偶尔会跌倒、甚至受伤。《让心亮起来》愿意听你的细诉,并安排辅导机构为你排忧解难。
读者无论在亲子、生活、学习、职场、家庭、爱情、友情、感情、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扰或感到迷惑,都欢迎写信来交流,寻求心灵咨询。
不过,《让心亮起来》并不是一个来函必答,有求必应的专栏。主答机构有绝对权力拒绝答复不宜在报上讨论的议题,或是性质类似的问题,希望读者予以谅解。
来函请寄:
《让心亮起来》负责人
12,JALAN MAJU,
TAMAN MAJU JAYA,
80400 J.B. JOHOR.
或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新山佛光咨商室(佛光山新山禅净中心)
地址:48, Jalan Sutera Merah 2, Taman Sutera, 81200 Johor Bahru.
心灵专线:
1)017-289 0635
2)017-289 2134
3)017-289 3250
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六 7.00pm──9.00pm
星期日 9.30am──11.30am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