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珍19日訊)柔佛州衛生及團結委員會主席林添順披露,衛生部在2024年的財政預算案中獲得政府逾412億令吉的撥款,這筆款項除了用為建設和提升醫院之外,部份也將作為提高國人身心健康發展的開銷,以便和人民及社區一起克服這個日益受到關注的課題。
他說,最新的撥款較2023年的財案所獲得的363億令吉更多。
ADVERTISEMENT
他指出,過去很多人忽略了精神健康問題,但冠病疫情爆發後,身心健康問題引起了人們關注。
他今日是為“2023年柔州精神健康日及防止自殺──心理健康關乎所有人,停止汙名化”活動開幕時,如是指出。
林添順援引國家健康與發病率調查(NHMS)的數據指出,國內有11.2%的樂齡人士出現憂鬱徵狀,且有42萬4000名青少年經歷心理健康問題。
2017年的數據顯示,在13至17歲的青少年當中,10人中就有1人面對壓力,10人中也有2人感到抑鬱,此外,10人中有4人出現焦慮徵狀。
與此同時,2022年的一項數據也顯示,8名青少年中有1人曾經想要自殺,同時,10名青少年中也有1人曾經試圖自殺。
“上述情況是令人擔憂的,所以我們有必要和學校一起關注這些少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
除了老年人和少年人,林添順指,全國有心理健康問題的成人也高達50萬人,以上數據令人憂心之餘,也凸顯了另一個問題,即至今為止仍然有很多遭受心理健康困擾的國人沒有勇氣接受治療。
另一方面,出席嘉賓之一柔州衛生局局長莫達醫生在活動上致詞時強調,精神健康問題和精神疾病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情況。
他說:“社會人士通常認為壓力、焦慮或憂鬱是一種精神疾病,其實,以上3種情況是屬於心理健康問題,它們會擾亂人的情緒或感覺,導致人的日常生活功能無法達到最佳水平。”
他提醒,若出現上述情況需要及時干預,以免其變成慢性病,即長期發展到增加精神疾病的風險程度。
“精神疾病是一種大腦功能障礙,會導致思想、感覺的嚴重紊亂並影響個人的行為。”
莫達指出,社會人士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接受或負面看法被稱為“恥辱感”(stigma)。恥辱感會讓情緒困擾的人羞於尋求進一步評估和早期干預,因此選擇默默承受。有鑑於此,今日的活動以“心理健康關乎所有人,停止汙名化”為主題。
根據2017年國家健康與發病率調查顯示,他說,柔州16歲以上居民的心理健康患病率為22.2%,而全國為29.2%。此外,2019年的調查也顯示,柔州的憂鬱症患病率預計為1.2%,而全國為2.3%。
莫達同樣提及,自冠病疫情後,心理健康問題成為了全球包括大馬政府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隨著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這個課題,他希望這將有助終止心理健康問題的恥辱感。
“柔州衛生局非常關注社區的身心健康,除了透過健康教育來實施預防活動,也在學校和社區進行實體教育,或是透過廣播、臉書直播甚至是網路研討會進行虛擬教育。”
此外,他透露,衛生局也提供線上心理健康自我篩檢服務,讓每個人都能進行心理健康自我檢測,在檢測結果出爐後,會根據情況給予受測者一些建議。
“相關人士也可在前往政府健康診所或鄉村診所就診時進行心理健康檢測,然後根據獲得的分數進行進一步干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