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31日讯)掌校超过15年,任内推动校策让会考班英文及格率从原本的30%提升至98%,武吉班让政府中学前校长易维厦当年荣休时,学校还出动8人大轿欢送。他前天因肾衰竭和年迈逝世,享耆寿90岁。
《新明日报》报道,易维厦前天(29日)因肾衰竭过世。他在教育界服务40年,并在1981年至1996年期间在武中担任校长。
ADVERTISEMENT
他任内特别设计“武中基本课程制”,让学生修读8个科目,平均分配“双语、双数、双理、双文”,进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同时将武中会考班的英文及格率从原本的30%,提升至98%,学生几乎100%都能够升上初院或工院。
易维厦掌校期间,也把武中发展成西区最热门的中学之一,1994年武中还被教育部选为新加坡首批自治的邻里学校。1996年易维厦荣休时,由8名武中学生抬着轿子欢送出校园,获各媒体报道。
记者昨天走访灵堂,看见易维厦掌校期间的学生纷纷前来吊唁。易维厦的长女易晶品(55岁)和幼女易晶磊(51岁)受访时说,父亲长期患有高血压,月前曾因肺部感染,多次进出医院,最终撒手人寰。
她们表示,父亲退休后生活简朴,不时有教育相关机构邀请他出任顾问,他也积极参与社区以及乡团活动。
易晶品说,父亲在一般人眼中是严格的校长,其实他从不强求孩子必须考取好成绩。
“我记得当时我数理比较强,历史地理比较差,他也曾经陪我督促我温习功课,但成绩差强人意,他没有因此逼我。”
她指父亲深信教育可改变生活,他说不要害怕吃苦,一次失败不代表什么,只要脚踏实地,一定能成功。
易维厦的遗体停柩在武吉知马永康坊门牌91号私宅,8月2日(星期三)中午12时出殡。

常以沈望傅为例 勉励学生积极向上
常在周会以武中毕业的沈望傅为例,勉励学生只要肯努力,一定有作为。
易晶品说,已故新加坡知名企业家、创新科技(Creative Technology)创办人沈望傅是武中校友,虽然他不在父亲掌校期间毕业,但父亲却常以他为例,除了勉励学生积极向上,过去还曾多次邀请他回校与学弟妹分享经历。
她说,沈望傅毕业后也到理工学院升学,努力用功的他终出人头地。
两女儿继承衣钵当教师
两女儿继承衣钵当老师,大女儿当初中年转职,父母感高兴。
长女易晶品说,她是数理专业出身,过去20年曾任职工料测量师,也在陆交局工作过,一直到2011年,43岁时才决定转换跑道,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一名老师。
“当时为了孩子决定转换跑道,当然也和家人讨论过,父母都很开心。其实父亲希望我们有更高的志向,希望我们也能当校长。”
至于易晶磊则从小立志当老师,大学毕业两年后也顺利当上,至今已在教育界服务25年。
曾考虑弃教育事业从商 妻一句话点醒他
曾考虑从商放弃教育事业,惟妻子一句话惊醒他。
易晶品说,70年代因家庭开销日渐庞大,上有老下有小,父亲为帮补家计,自学如何培养鱼苗。
她说,当年父亲无师自通,靠着看书自学培养鱼苗,还从国外引进机器研发鱼饲料,出口到国外。
“他自行改装机器,在我爷爷家生产鱼饲料,然后他的产品和热带鱼的培养都很成功,还出口呢!”
她说,正当父亲想放弃教育事业,准备全心经商时,母亲却一言惊醒梦中人,跟他说教育事业非常重要,如明灯能照亮他人;再加上外公也是教师,父亲才放弃从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