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予使用过的食物包装袋重生机会,40名人士及慈济志工以分工合作接力方式,把即将丢弃的食物包装袋巧手制作成100个环保手作爱心篮子,为尼泊尔援建教育建设基金尽一份心力。
慈济古来联络处在今年5月举办的浴佛佛诞祈福活动,广邀大众一同参与“众人集爱,‘篮’不到您!”活动,经过2个月募集众人善心行善,在7月中旬齐心完成100个篮子,为援建尼泊尔教育建设基金筹获超过1万4000令吉。
ADVERTISEMENT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今日想让读者们了解参与者齐心协力完成这100个环保手作爱心篮子的心情。

慈济古来联络处负责人杰丽香在受访时告诉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编织环保篮子一直都是慈济在社区推广的活动,今次希望结合大众力量共同完成100个篮子目标,为援建尼泊尔教育建设基金尽一分力。
她表示,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成长过程中不能少的部分,尼泊尔是佛陀诞生地,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当地仍有许多贫困家庭就连生活都成问题,更无法兼顾孩子的教育。
“这让人看了深感心酸,希望透过这个活动结合大众力量,一起发挥小蚂蚁力量,为当地筹建学校教育设施尽一分力。”

她坦言,编织环保篮子的工序繁多,收集包装袋更是“一大工程”,因为首先需要收集许多适合使用的食物包装袋,再清理干净,接着还需裁剪出合适的尺寸、折叠再编织。
“若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就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但一群人一起分工合作,不但可以更快完成目标,大家一起努力的过程也会很快乐。”

她表示,在有了为尼泊尔筹募援建教育基金想法后,就结合众志工力量一同透过5月的佛诞节活动进行推广,成功在两个月后完成制作100个篮子目标,于7月中旬筹获1万4761令吉爱心捐款。
“这些款额来自善心人士认购环保篮子所得,目前已获认购的篮子已超过70个,共有超过40人投入这圆梦制作团队。”

“由于经常向身边的亲友、邻居索取使用过的食物环保袋,如今身边许多人也渐渐了解这些包装袋的‘再生力’,都会热心提供清理干净的包装袋让我们制作篮子。”
她也提及,在达致制作100个篮子目标后,希望接下来能继续完成下一个制作100个篮子目标,让爱心一直传下去。

透过环保篮子制作活动,慈济古来联络处每周四都成为志工们相聚制作篮子的“约会”,大家将完成的各部分材料带来一起聚会,结合后继续完成篮子,有说有笑一起度过愉快的下午。
她们之中有者是慈济志工,有者是在推介礼上获悉活动因缘加入,没想到就一个接一个完成篮子编织制作。
来自古来的曾月晴(51岁)在受访时表示,她之前从未接触过环保篮子的制作,在获悉这个活动后颇有兴趣,就参与制作团队一起完成制作工序。
“我以大家提供的食物包装袋折叠钉好,再配合包装袋的颜色编织篮子,在家一有时间就会投入制作,每周四再把成品带回来让志工们进行吊带等后制工作。”
她表示,参与制作后方才了解每个环保篮子的制作都很不容易,尤其编织过程中需要使劲拉紧,经常因为过于用力导致手指酸痛,每个篮子都是经过一番辛劳完成的。

参与环保篮子制作及教学多年的戴月香表示,每个环保篮子需要496个以包装纸折成的纸袋条才可以完成,这其中需要耗费不少的精力与时间,单凭一人力量是非常费时、费力的。
她表示,初期在社区和志工们一起制作篮子时因为材料有限,在颜色搭配选择上无法有太多的构思,如今获得越来越多人的协助收集食物包装袋,在编织篮子时的颜色搭配上更多了选择,可以做出不同颜色及风格的篮子。

她也表示,从编织环保篮子过程中更能体会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大家在不同环节发挥所长,以自身能力完成自己的部分,非常有满足感。
“尤其当大家每周定时聚在一起制作篮子时,更像是一家人的聚会,大家边做边聊,很快又能愉快的完成一个成品,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感觉很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