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幣對美元及其他主要貨幣屢創新低似乎已經不再是“新”聞。目前1美元匯4.67令吉,離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4. 88水平僅剩一步之遙。
貨幣匯兌率受許多因素影響。其中,市場對於國家基本面及未來發展的評估佔了重要地位。
ADVERTISEMENT
首相安華最近提及政府正在起草“昌明經濟敘事”, 以作為我國中長期經濟發展方向的藍圖,一般相信內容離不開提高國家競爭力及人民收入等事項。
他也在不同場合宣佈政府不會重新實施消費稅或向民眾徵收其他稅務,而是會收緊對富裕群體的津貼。今年年頭的大型企業電費補貼削減,以及最近高用電家庭用戶電費上漲就是例子。
經濟部長拉菲茲也說政府明年將取消低中和高收入的分類,並以家庭可支配淨收入取代,以落實針對性(以家庭負擔,居住地等為指南)補貼;這些都是有助於緩解國債繼續上漲進而壓縮政府財政空間的舉措。
節流固然重要,但是開源政策才能協助我國調整經濟結構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我們一般說要成事有三要素:天時,地利,人和。我國作為東西方經商要站的地理位置不需多述。另外,我們也沒面對大型天災的挑戰,同時也有充足的天然資源及土地以支持各種經濟活動。
我認為這幾年國際上的一些趨勢把握得好的話,實際上可為我國帶來許多機會。
首先,不少企業因中美貿易戰目前沒有暫緩的趨勢而正加快實行“中國+1”戰略,以加強其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政府應捉緊機會提出針對性稅務,審批,執照等政策,吸引高科技或高產值企業入駐,以馬來西亞作為平臺和樞紐,進入東南亞市場。
第二,可持續倡議及全球2050淨零碳排放已經是個不可逆的趨勢。我們豐富的資源及高森林覆蓋率為低碳經濟提供了多種可行方案,包括了發展太陽能及相關產業,電動汽車,氫能源等。但是,這些產業多屬於重資產項目。因此,政策上的獎掖或由政府牽頭承擔一些發展開銷,才可使我國在這領域佔一席之地。
另外,冠病疫情帶來的全球數字經濟爆發式增長,以及ChatGPT的面世更是讓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前端科技不斷發展和延伸。我們極需充足且能掌握數字產業化核心技術的人才,才能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在未來的變局中贏得先機。
馬幣持續貶值帶來的輸入性通貨膨脹會嚴重打擊我們的各種努力,人才出走賺取美元或新元也會帶來重大影響。
現任政府有的時間及空間已經不多了,結構性改革才能提高大馬的增長潛力及國際資本對令吉的需求,從而從根本上協助我們面對經濟逆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