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整合创建而成的“中华语言文化学院”将于6月6日开幕,为该院属下的书香楼,在南院被“冷藏”多年后又将重新启动,对外开放,肩负著成为大马中华文化研究资料的重任。
这是该校近年来难得一见最振奋新山华社人心的一件大事。
ADVERTISEMENT
其实,这是该校多年前早已拟定的革新计划,当年各华文媒体都有报导,只是未见付诸实施,如今落实,迟来总比没来好。
该文化学院位在该校主楼第四层,规格现已布署好,全部粉刷一新,就等开幕的良辰吉日的到来。
6月6日上午11时的开幕礼广邀各界人士出席,中国驻马大使馆教育参赞赵长涛将亲临出席,并发表致辞。
该文化学院院长一职,恭请知名作家与学者王润华教授担任,他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台湾元智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院长、之前也是南方大学学院资深副校长,与该校的关系渊源流长。
对于该院为何取名“中华语言文化学院”,而中华二字刻意用繁体,语言文化学院用简体,王润华教授解释说,这象征我们继承中华文化的传统文化,也发扬创新的现代、全球各地的中华文化。
该院今后将肩负的重任与职责,这短短的8个字里已充份体现出来。
他指出,目前世界各地华语世界所用的“中文系”或“中文学院”(如港大的School Chinese Studies),对中国、台 湾港澳以外的地区非常不适合,过于中国化,以中国为中心。
他说,南方大学学院今天采用“中华语言文化学院”最理想,说明我们涵盖越界跨国,从中华文化产生以来的语言文化都同样重视与关心,不分古代与现代,不分中国领士内与外国的中华文化。
他这一席话,言简意赅点出了该校创设的宗旨及未来要走的方向。
这正是新山华社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南院,也期盼这是永不改变的办校初心。
该院既从原中文系整合而来,因此课程的架构保留了中文系原有的专业文凭、荣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课程,同时也计划增设中文写作学士学位、重启沈慕羽华教与师资培训课程、与日本爱知大学合作现地教学项目。
王教授同时指出,为了建构与完成大马“中华文化研究资料的重镇”的中心目标,该院保留与增设了下列诸多有关教学与研究单位与活动,如:南方大学学报、蕉风文学季刊、南方沙龙、南方文化大讲堂,同时将主楼四楼闙为该中心所在之处,内有原来的大学图书馆、马华文学馆、魏维贤文库、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特藏、世界汉学参考室及书香楼藏书等。
该资料重镇馆藏的书香楼,就是一度名响当当的陶德书香楼。
该楼在初设时,也是用书香楼之名,由一批爱书人所创。后来申请注册获批准后,取用陶德书香楼。
当年,书香楼藏书大多来自新加坡,这反应了岛国华文之日趋没落。
2001年出版的《书香楼周年特辑》已故主编林明华,他也是陶德书香楼负责人之一。
他在主编的话指出:“本期的内容,依然少不了来自长堤彼岸,涉及书香楼的评论文章。悲喜交集,串成了这批转载文章之特点。书香楼触动了岛国华人文化人的心弦,引起如此悲情的回响,乃始料不及。”
这正反映了书香楼独有的特质,它是长堤两岸爱书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晶。
陶德书香楼也曾办过多场轰轰烈烈的活动,如于2002年9月8日的一场文化义宴,为书香楼的“东南亚华文资料中心”筹获了33万令吉;书香楼出版了十多本期刊及各类书籍,其中的《郭鹤尧传》,开创了本地书出版史上两大记录,即售出了近2千多本(不包括出版社自售的数目),共卖得14万令吉,以及在纽约酒店举行新山最多人出席的新书推介礼。
与此同时,书香楼也主办了数十场文化讲座会,而与南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南洋大学历史回顾展”及讲座会,吸引来自马新众多文教人士出席。
在2000年至2004年的5年中,书香楼成了新山文化一个书厍及文化交流重镇,招待了来自中国、台湾、香港及新加坡的诸多学者、专家、专业人士的拜访。
书香楼于2005年10月28日决定把11万本存书及13万7429令吉现款移交给院,是经过大多数会员议决通过。
书香楼在南院期间初期仍然活跃,后基于主客观因素被迫停馆,冷藏近20多年,至今始得重见天日,这不仅丰富了该院的资料馆藏,也令仍健在众多陶德人深感欣慰,也是一路来支持陶德书香楼的新山华社乐见的事,也可告慰今天也不在人世的诸多创办人,如刘一其、林明华、吴华、刘隆昌、叶迎章、张炼光等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