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山20日訊)每到傍晚自來水流量即轉小,洗手洗碗都成問題,新山錦堂花園居民過去一個月來飽受疑水壓偏低引致的“制水”問題困擾,不少年邁居民天天為水忙,提水洗滌憂釀意外事故。
居住在錦堂花園的多位居民代表向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投訴,指自今年2月中旬開始,他們住家的水供流量不知何故每到傍晚時分就逐漸轉小,尤其正值居民們舉家用餐或洗澡的時刻,造成許多不便。
ADVERTISEMENT

他們表示,由於問題並非一兩天,而是持續至今已長達一個月,對居民生活帶來十分大影響。
受訪居民表示,過去該區曾面對短暫制水問題,但未像今次持續這麼久,令居民備受困擾,而居民們也猜測水供受影響問題與鄰近的柔新捷運系統(RTS)工程有關。

他們也提及已對此分別多次向柔佛水務聯熹私人有限公司(Ranhill SAJ)投訴,唯至今仍未獲得當局正面回應。
針對上述居民投訴,士都蘭區州議員曾笳恩表示,已向柔佛水務聯熹私人有限公司反映有關問題,目前仍需等待當局給予答覆。

住在該區的居民友進(60歲,從事資訊與工藝行業)表示,新山區國會議員阿克瑪的助理今天已連同居民代表前往向柔佛水務聯熹私人有限公司反映有關問題,希望當局能儘快採取應對措施。
他表示,位於高地的居民可感受到水供嚴重受影響,每到傍晚時分就只能眼看著水流量越來越小,心中十分無奈。
他也提及,除了多次向有關當局投訴之外,他也頻頻刷新柔佛水務聯熹私人有限公司手機應用程式,以便了解該區是否是面對制水問題,但都未見任何涉及該區的制水通告。

居住在柏麗蘭路的居民維拉沙米(73歲)表示,他也曾多次向柔佛水務聯熹私人有限公司投訴,但只獲得當局公關式的回應,沒有對症下藥。
“面對百般無奈,我只能在發信息向各單位投訴有關問題時,甚至加上了‘SOS’的求救字眼,希望引起當局關注。”

住在英丹路的拉惹新甘(74歲)表示,由於幾乎每家都設有蓄水槽,沖涼方面相信沒有太大問題,但對於家庭成員較多的家庭則需要節約用水,有備無患。
他表示,這段日子以來,他們在晚餐後都苦惱處理碗碟洗滌工作,有時甚至將其置放在洗碗盆,直到隔天一早水供恢復正常後才清洗。

同樣居住在柏麗蘭路的劉源平(72歲)表示,水供問題影響了晚餐後洗滌工作,他和妻子經常需要從廁所提水到廚房用於洗碗碟等,非常不便。
“尤其我們已經上了年紀,如此一來一往的提水,也很擔心會釀成不必要意外,希望當局能儘快解決有關問題。”

獨居的林裕源(75歲)表示,他經常在晚上7時許才回到家,或許因他的住家位於較低處,因此水供問題方面沒有太大問題。
“但我周遭的鄰居都面對水供惱人問題,希望當局能正視並關注有關問題。”

居民文森則表示,他住在毗鄰花園住宅區的姐姐住家並沒有面對水供問題,偏偏只有錦堂花園受影響長達一個月之久,令居民深感無奈。
他表示,如今每天只能節約用水,以備不時之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