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人文足迹

|

这些人,那些事

发布: 6:30am 20/03/2023

崇福庙

哈芝马南路

崇福庙

哈芝马南路

【這些人那些事】建築古典莊嚴 雕工精美 小巧崇福廟藏鑾鬧市

柔:这些人那些事:崇福庙小巧玲珑  见证銮市区一点一滴发展
崇福廟是居鑾市區僅存的兩座華人神廟之一。(吳馨儀攝)

崇福廟建於1956年,迄今已有66年曆史,是居鑾市區僅存的兩座華人神廟之一,與龍渡宮分別坐鎮“龍頭”和“龍尾”的位置,庇佑居鑾,更是市區的一個打卡景點。

位於哈芝馬南路,佔地720立方米的崇福廟雖面積不大,但勝在小巧玲瓏,神廟建築體現了中國堂皇而莊嚴的古典風格,左右門神鵰工精美,非常吸睛。

ADVERTISEMENT

柔:这些人那些事:崇福庙小巧玲珑  见证銮市区一点一滴发展
崇福廟所在的哈芝馬南路是居鑾市中心商業地帶,平日車水馬龍。(吳馨儀攝)

大家或許不知道,這座見證了市區一點一滴發展的老廟宇,曾經經歷神廟合併,更面對重建工程停滯2年多的命運。

走過66載風風雨雨,崇福廟至今依舊聳立在居鑾市中心,守護一方水土。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這些人,那些事〉特別走訪這座有故事的老廟宇,瞭解它過去的歷史和發生過的點點滴滴。

柔:这些人那些事:崇福庙小巧玲珑  见证銮市区一点一滴发展
崇福廟眾理事在訪問過程中,娓娓訴說神廟歷史與發生過的點點滴滴。左起為會員章定、理事林清煌、廟祝林德勝、副總務黃保仁、王和泰、鄭定緯、財政黃亞興、文書林啟禮、副主席林民和理事唐晉良。(吳馨儀攝)
鄭定緯:福明堂歷史較悠久

崇福廟是由兩座廟宇合併而成,即福明堂和崇忠廟。這兩座神廟早年都建在居鑾郵政局後方,也就是哈芝馬南路。

崇福廟現任理事會主席鄭定緯(文發)指出,福明堂的歷史較悠久,建於1920年或更早之前,如今準確的建造年份已經無法考究。當時有關地段是菜園,廟堂就建在如今的哈芝馬南路中央,坐西向東。

“由於建廟領導人多數經已作古,我們對聖神的來源和歷史並不是很清楚,也無從考察。”

他說,福明堂奉祀聖神張公聖君為主,以及繼許府真君、關聖大帝、林府太師、觀音、佛祖及虎爺將軍等。

崇忠廟則是在1930年建成,地點在如今的紅毛丹路旁,奉祀聖神池府大人、繼許府真君和關聖大帝等。

鄭定緯指出,崇忠廟香火是從中國福建安溪縣尚卿鄉傳到新加坡,再由福建安溪尚卿鄉人王柿帶來居鑾。由於有求必應,威靈顯赫,居民即建起廟宇。

柔:这些人那些事:崇福庙小巧玲珑  见证銮市区一点一滴发展
鄭定緯(右)和王和泰指出,崇福廟奉祀聖神池府大人、繼許府真君、關聖大帝、觀音等。(吳馨儀攝)

1955年,地方政府展開建設工程,福明堂與崇忠廟首當其衝被令拆除重建。

他說,當時福明堂被拆除後所奉祀的金身及香爐全部無處安奉,理事唯有在附近尋得一片空地,用舊材料搭起亭子,暫時安奉香爐及金身,同時著手申請建廟事宜。

“至於崇忠廟,被拆除後,眾神聖金身及香爐暫時借用龍渡宮來安放奉祀,等待重建廟宇。”

他說,政府雖擬定了重新建廟的地點,但當時的善信多數是靠養豬、種菜等維生的勞工階級,生活並不富裕,欲籌備建設廟宇並非易事。

柔:这些人那些事:崇福庙小巧玲珑  见证銮市区一点一滴发展
2011年未重建前的崇福廟。(崇福廟理事會提供)
黃益促成2廟宇合併

他指出,當時一名前輩黃益出面領導,提議兩座廟宇同在一個區域,可合併成一座,讓眾信士一起膜拜,也可節省很多費用。

他透露,當時這項提議引起雙方理事的極力反對,但在黃益的努力勸解下,雙方終於同意合併,並由神聖出乩指示廟名稱為“崇福廟”。

1956年5月3日,黃益發起籌備委員會,經開會後組成建廟籌募委員會,選出由黃奕岸和黃益分別擔任主席和副主席,進行一切事宜。

籌備重建廟宇的事宜進展得很順利,而崇福廟也在當年年底建竣。

柔:这些人那些事:崇福庙小巧玲珑  见证銮市区一点一滴发展
崇福廟重建工程僅展開3天,就被當局以宗教敏感為由勒令停工,之後面對長達2年8個月的擱置。(吳馨儀攝)
啟動重建工程被勒令停工

早年的崇福廟是以木板建造而成,經過數十載歲月的洗禮,設施早已損壞不堪,並留下很多白蟻蛀蝕的痕跡。

經過多年申請,崇福廟理事終在2009年獲得政府批准廟地,並於2013年為廟宇重建舉行動土禮,惟好景不長,工程僅開始3天就被勒令停工,因為居鑾安全理事會以宗教敏感為由,反對有關工程。

工程一停就是2年多,直到2016年7月,時任柔佛州行政議員拿督鄭修強為崇福廟捎來佳音,宣佈復工申請獲得批准,同時移交相關函件給當時的理事會主席黃成立。

柔:这些人那些事:崇福庙小巧玲珑  见证銮市区一点一滴发展
鄭修強(右三)於2016年7月巡視已停工逾2年的崇福廟,並宣佈神廟復工獲批的消息。左二為黃成立。(吳馨儀攝)
時任州務大臣撥款20萬

鄭定緯指出,雖然理事會獲得復工批准,但工程停滯了2年,建築成本早已水漲船高,所幸時任柔佛州務大臣拿督莫哈末卡立在2017年到居鑾巡訪時,答應撥款20萬令吉給理事會,加上善信的熱心捐款,讓理事會籌獲逾150萬令吉展開重建工程。

他說,重建工程於2018年9月28日竣工,崇福廟煥然一新,變成一座磚瓦神廟。

他強調,崇福廟經歷了世事變遷、地方發展,時至今日廟宇能保留在市區商業中心,全由歷屆理事盡力爭取及馬華公會歷屆國州議員協力相助。

柔:这些人那些事:崇福庙小巧玲珑  见证銮市区一点一滴发展
莫哈末卡立(前左四)於2017年1月17日到崇福廟瞭解工程進展,並答應撥款20萬令吉給理事會。(吳馨儀攝)
每年神誕筵開30席歡慶

鄭定緯指出,崇福廟每年農曆八月十七慶祝神誕,一般都會在廟裡筵開約30席舉辦慶典,與善信共襄盛舉。

他說,過去兩年因為疫情的緣故,理事會僅簡單舉辦神誕活動,今年隨著疫情放緩將恢復在廟內舉辦,以讓更多善信認識這座歷史悠久的廟宇,慶典也更具意義。

柔:这些人那些事:崇福庙小巧玲珑  见证銮市区一点一滴发展
廟宇內部寬敞,每逢神誕慶典,理事會都會筵開逾30席,與善信共慶。(吳馨儀攝)
王和泰:計劃撰寫廟史

總務王和泰則認為,時代不斷變遷,神廟事務也應與時並進,崇福廟理事會正計劃撰寫廟史和活動訊息等至社交媒體,讓大眾瞭解。

“我們也會將神廟簡介編入旅遊手冊,藉此吸引遊客到訪。”

柔:这些人那些事:崇福庙小巧玲珑  见证銮市区一点一滴发展
崇福廟小巧玲瓏,神廟建築體現了堂皇而莊嚴的中國古典風格。(吳馨儀攝)
柔:这些人那些事:崇福庙小巧玲珑  见证銮市区一点一滴发展
左右門神鵰工精美,非常吸睛。 (吳馨儀攝)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