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年“棄商從政”,回到家鄉上陣參選,居鑾是我的家鄉是其中主要因素。
在馬來西亞,巫統是一個要求候選人回到家鄉,或候選人至少出生於該州屬的政黨,這傳統或是為了確保候選人對其選區真正的用心。
ADVERTISEMENT
我自第一屆2018年當選州議員以來,即提出居鑾與周邊城鎮通過人文歷史特質串聯的“柔中一線牽”,並屢次在州議會提出“地方創生”與都市更新再造(urban regeneration),談如何協助二三線城鎮與全州均衡發展。
自上一任期,我的辦公室也已經和數個學術單位與學者,開展了“居鑾地方研究”項目;包括新紀元大學學院馬來西亞歷史研究中心與東南亞學系、中文系院長與教授、廈門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等學術人員。
我們也依託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學術力量,在居鑾以“宜居城市”做調查研究,並將於2023年5月,連同上述居鑾地方研究項目舉行成果彙報會。
我國二三線城鎮的城市結構變遷與年輕人口流失,也提醒了從政者需要思索如何進行城市更新、產業鏈再造。
我多次指出,居鑾的未來,可以以宜居城市為方向、以地方規劃藍圖為參考依據。
居鑾的未來,我們需要思索經濟產業鏈再造、地方創生與城市更新;而雙軌火車的經濟溢出效應、鐵道公園的催化劑作用,令人充滿期待。
我或許是唯一在進行地方研究的人民代議士;我期許地方研究在更廣闊的國家與區域脈絡中展現,讓地方研究具備更重大的意義與價值。
在居鑾,我們已經邁進這一步。
##
更多報道,請留意星洲日報、星洲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