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诈骗案层出不穷,各大报章与网络媒体都争相报道,提醒民众小心防范,无奈还是有人中招。是否马来西亚人真的那么好骗?
以电话诈骗为例,根据内政部的资料显示,从2018年至2022年9月15日,共有7万9559宗电话诈骗的投报,损失金额高达25亿1373万2701令吉72仙。
ADVERTISEMENT
此外,全国总警长丹斯里艾克里沙尼透露,过去近两年半,全国各州属商业罪案调查部共接获4万8850宗网络诈骗案件投报,包括爱情包裹、澳门骗局及网购诈骗等。
今年农历新年发生的“廉价住家清洁服务”骗案,更是让不少人士上当。
在这个人人喊穷,埋怨钱不够用,就算买条面包都得精打细算,买件衣服都要货比三家的年代,“廉价”两字,是众人所向往的,贵的不一定好,但是比市价便宜那么多的肯定有诈,民众往往因为自身的贪小便宜心态作祟而破财。
笔者也有接过无数诈骗电话,号码千奇百怪,有来自法庭、快递公司、银行、警局及国外投资公司等,若时间允许,我会仔细聆听诈骗分子说些什么,看看从不同单位来电的诈骗手法有何不同。
无奈骗术如出一辙,并没有与时并进,有者在被拆穿是诈骗分子之后,竟然破口大骂,用三字经问候父母,可见其骗术不行,人品更是零蛋。
但为何还是有人受骗?而且受害者涵盖各年龄层,让人震惊的是专业人士,如校长、老师、医生及会计师也会受骗,显然书读得多,也不会成为“被骗绝缘体”。
诈骗份子深知人性的弱点,只要抓住人性的贪婪与害怕两个弱点,就能让一些对于诈骗手法知识不足的受害者上钩。
从国阵、希盟、国盟到如今的团结政府,掌权者都意识到骗局的严重性,除了让受害者破财之外,所骗金额也有可能流出海外。
近年来政府通过讲座、电台及派发传单,宣导诈骗集团的惯用手法,提醒民众小心提防陌生来电,若发现不对劲,无需浪费时间和对方耗下去,应立即挂断电话。
在这个资讯发达,人人都能接收第一手消息的年代,理应知道如何区分何为诈骗与真实讯息,当发现广告存疑,必须多方求证,确认真伪,以免为了“便宜”得不偿失。
警方固然有责任捉拿犯罪分子,但是社会大众应时刻警惕诈骗分子的魔爪。一个巴掌拍不响,请各位把正确资讯传达给身边人,教导他们如何自我保护,防止继续有人成为下一个诈骗案的受害者!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