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上安全裝備,在彈跳之間玩樂運動,讓你笑著揮灑汗水!
ADVERTISEMENT
彈跳繩(Bungee)運動是一種穿上彈跳繩跑圈、跳躍、旋轉,甚至倒立,展現力量美的運動,而它也是一項極具挑戰的運動。
受訪學員向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指出,她們覺得彈跳繩運動刺激好玩,動作看似簡單,但卻不容易駕馭。
至於彈跳繩運動導師則表示,這是一項需要耐心、耐力和整體力量的運動,傾向於有氧加無氧,而且自我挑戰高。

黃贏歡:能爆汗又能拉伸

學員黃贏歡表示,她在逾一年前開始接觸空中瑜伽,瑜伽導師所教的各類瑜伽她都參與學習;後來,導師教導彈跳繩運動,她也報名參與。
“彈跳繩運動與空中瑜伽雖都是在空中的運動,但兩者之間卻完全不同。空中瑜伽較接近舞蹈類,需要在空中進行延伸性動作,但彈跳繩運動卻較傾向於力量型運動。”
她說,彈跳繩運動較像是健身類運動,需要爆發力,而且每一回做完彈跳繩運動後都大爆汗,既能爆汗又能拉伸,非常好。

“我覺得這項運動蠻有趣的,需要大幅度的彈跳,對我是一項很新的體驗,也會繼續下去。”
學員陳小仙指出,她剛接觸彈跳繩運動,感覺這項爆汗運動非常刺激好玩。
“我曾學習空中瑜伽來塑身,也曾學過地面瑜伽,但我個人對空中運動較感興趣,挺喜歡彈跳繩這項空中運動。”
邱瑞雲:在大馬仍未普及化

彈跳繩運動導師邱瑞雲表示,彈跳繩運動在五六年前進入大馬,她在昔加末教導這項運動已有三四年,但許多人仍對這項運動感到陌生,主要是因為在國內仍未普及化。
“我不定期開班,學習的學員大多是抱著嘗試的心態接觸這項運動。”
她說,彈跳繩運動雖然與空中瑜伽一樣屬於空中運動,但卻更具挑戰性,需要使用更多的背肌群、背闊肌、腹部橫肌肉等,需要身體各肌群配合的力量。

她提到,學員進行彈跳繩運動需更多的熱身動作,並需練習核心與力量、控制呼吸,穿上彈跳繩彈跳時還需要適應如何對抗彈跳繩的拉扯力,以及學習如何掌控力度進行平衡。
“好比說彈跳時需要用到腿後肌腱、呼吸時要控制腹部力量,以及跑動時需要用背部拉彈等。如果沒有控制好力度,容易導致受傷。完成動作後也要回調呼吸。”
腳趾頭最容易受傷
邱瑞雲表示,腳趾頭是進行彈跳繩運動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主要是因為在彈跳間著地時,如不小心就會扭傷和拉傷等。
她說,在開始運動之前,她會檢查每一名學員所穿上的彈跳繩裝備,確保裝備穿置無誤,所有的扣子都已扣緊、扣好;另外,她也需經常檢查彈跳繩,一切以安全為上。

她的一堂課為1小時,在穿上彈跳繩20至30分鐘後,她會讓學生脫下裝備,喝水稍做休息。
她也提及,許多學員因對彈跳繩運動感到好奇而前來學習,接觸後的第一個反應通常都是:很喘,堅持繼續下去的學員並不多。
主要訓練核心
詢及彈跳繩與空中瑜伽有何差別,有10年各式空中、地面與器材性瑜伽導師經驗的她表示,彈跳繩類似TRX懸吊訓練,主要是訓練核心。
“在過程中會訓練不同腹肌的力量,同時是一項體能訓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