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永不過時的活動,有人通過運動最求健康的體魄,有人最求刺激、自我挑戰或是為了紓解壓力。
在運動種類繁多的年代,傳統文化也能搖身成為運動項目,並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變得越來越普及。
ADVERTISEMENT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的《時尚記事簿》,就要向讀者介紹划龍舟項目,讓讀者們通過麻坡龍舟協會來了解這個運動。
鄭加富:要達高水平須不斷訓練
划龍舟是一種具有濃厚中華文化色彩的活動,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不過,時代的改變讓划龍舟變得普及,在我國,甚至世界各地都有許多龍舟隊,龍舟賽事更是常有。
在柔北區就有著扮演傳承與推廣角色的麻坡龍舟協會。每逢星期日上午7時許,只要沒有閃電打雷或下雨,該協會成員就會聚集在黃金丹絨碼頭,為划龍舟做準備。
該協會教練鄭加富(32歲)表示,划龍舟屬於低門檻的運動,天花板卻相當高,因為划龍舟看似簡單,要達到高水平卻要不斷訓練。
他說,與其他團體運動一樣,划龍舟也講究分工合作,每支龍舟隊會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就如該協會每艘龍舟需要12人,分為鼓手、領槳手(Pacer)、舵手、引擎(engine)和火箭(rocket)。
他對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表示,每個職位作用不同,如鼓手負責節奏、舵手負責控制方向、引擎負責持續輸出前進動能等,各司其職。
涉及手背腰腿部運動
他說,龍舟並不只是手臂運動,也涉及背部、腰部及腿部的肌肉,再以科學的方式划行,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他披露,該協會成員包括成人及少數的學生,近年來也有一些因腳部受傷的運動愛好者加入龍舟隊。
“我們也會和一些組織或學校,例如中化中學配合,讓該校的劃手社成員參與。”
遵守忌諱 農曆7月不劃
擁有專業教練資格的鄭加富透露,雖然龍舟在水中划行,其實並不危險,不過劃手們還是必須穿上救生衣及聽從指示。
他說,該協會每次練習都會在麻河划行1至2小時,間中會停在河中央讓舵手們休息,同時會遵守一定的忌諱,包括農曆7月間不劃,若麻河發生任何事故,也會停劃7天。
另外,該會會長蘇廣才披露,麻坡龍舟協會於2017年成立,擁有9艘龍舟,是柔州設備最齊全的龍舟隊。
他表示,該協會龍舟隊划行的地方是較淺的麻河水域,也避開一些暗流,所以相對安全。
他歡迎社團組織組團參與划龍舟,同時也鼓勵青少年加入龍舟隊,以鍛鍊身體及擴大生活圈子,而該協會也計劃將划龍舟運動推廣進入校園。
何明誠:被團隊精神吸引
划龍舟不只是運動,更多的是團隊精神與互相配合,這也是促使許多龍舟隊成員留下的原因。
現年34歲的何明誠自2018年開始加入龍舟隊後,就被龍舟隊的團隊精神吸引,並慢慢地喜歡上划龍舟,只要時間配合到,他都會參與划龍舟練習。
舵手責任重大
他是隊伍裡的劃手,也曾擔任舵手。他表示,每艘龍舟只有一個舵手,而舵手責任重大,要看水流控制龍舟的方向,也要觀察隊員的情況,包括姿勢和動作是否一致等,加上舵手必須站在龍舟尾端,平衡非常重要。
他表示,划龍舟對他而言不只是運動,與一群人一起努力朝目標前進的感覺,是讓他留在龍舟隊的原因。
黃胤專:全新體驗很刺激
第一次參與划龍舟的黃胤專(41歲)認為划龍舟相當刺激,雖然與他想象中的相距不遠,但他感到相當刺激及樂在其中。
他是在朋友的推薦下嘗試划龍舟,而首次划龍舟感覺腰部稍微發酸,但整體感覺還不錯,也有流汗,是全新的體驗。
他披露,若有機會,他會再次參與划龍舟活動。
楊美萍:鼓勵青少年參與
作為麻坡龍舟協會唯一的女隊員。熱愛爬山與跑步的楊美萍(47歲)積極參與每次的划龍舟訓練及活動,希望藉此推廣龍舟運動,也傳承中華文化。
她在2019年加入龍舟隊時,是從零開始學起,過程雖然不簡單,但她如今已掌握各個崗位的角色。
隊裡唯一女隊員
她表示,比起其他運動,划龍舟多了傳承文化的使命,龍舟隊的團隊精神也吸引著她,雖然她至今仍是隊裡唯一的女性,但她非常享受划龍舟的樂趣,精神上也得到滿足。
也是麻坡龍舟協會秘書的楊美萍披露,該協會曾舉辦數次龍舟賽,也到各地參與龍舟賽,結識了不少國內外劃手。
她表示,國內不少政府部門或機構都設有龍舟隊,一些隊伍的成員還以友族同胞居多,而划龍舟在一些地區,如中國和臺灣,都是熱門的運動。
她鼓勵青少年參與划龍舟,家長也能多鼓勵孩子參與,避免沉迷手機,在運動的當兒也能傳承文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