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处理事务在等被叫号时,找到一个座位并把文件和背包放到隔壁的空椅子上。
身后坐著一对老夫妇,他们的儿子和孙子过后来到,我便把物品收好,以腾出座位让给他们,没想到后方的老人家口操方言说话,大意是我把东西收好是怕他们拿掉。
ADVERTISEMENT
另一位老人家也用方言回应,指我可能只是要让出位置。不过,前一位老人家坚决认为肯定是怕他们拿掉我的东西。
听到他们的对话,内心有一点受伤,但也从中学到教训。
他人无心或好心地做一件事时,不理解他人心意的我们,偶尔会以小人的心态猜测或认定他人的想法,这一点是不对也不公平的。
若每人抱著这样的心态看待其他人,那生活必定十分痛苦,因为这样的人,往往不相信他人,和他相处久了的人也会渐行渐远。
不了解他人的出发点,抱著善良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或许会危险一点,但当你这么想时,内心或许会愉快许多。
此外,老人用方言谈论我,大概是因为他认为我这位年轻人听不懂方言。
我想,即使我听不懂方言,这样的举动应该是不礼貌的。可我又有什么资格批评老人家呢?
我回想起自己和友族朋友相处时,也曾当著他们的面,直接用华语和其他华裔友人一起说他们的不是。
现在想起还真是异常惭愧。不晓得无数次仗著别人听不懂华语,就当面议论他人,有多少次别人听懂但选择沉默呢?希望从现在开始注意这件事,还不算太迟吧。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