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7日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事已超過6個月,數百萬烏克蘭難民為了逃離戰火而身處異鄉,其中一些來到新加坡避難,獲得同胞們的協助與支持。
烏克蘭駐新加坡大使澤連科(Kateryna Zelenko)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根據最新估計數據,有600萬至800萬烏克蘭人逃到國外避難,主要在歐洲國家、加拿大和美國,約九成為婦孺。
ADVERTISEMENT
烏克蘭內政部的資料顯示,在戰事爆發初期逃到國外的烏克蘭人,有近六成已經返回烏克蘭。那些還留在國外的,主要是母親和她們的孩子。
澤連科說:“烏克蘭人願意生活在自己的國家,為烏克蘭發展和復原作出貢獻。我們感謝所有夥伴,它們接待和支持逃離戰爭暴行的烏克蘭人。”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最新數據,截至8月23日,有686萬烏克蘭難民逃到歐洲各地,主要是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匈牙利、摩爾多瓦、斯洛伐克及白羅斯。部分烏克蘭人再前往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地。
烏克蘭婦女帶著三兒女 經4國90小時路程抵新
旅居新加坡的烏克蘭人不多,有少數把他們的家人接過來避難。
澤連科說,新加坡約有450名烏克蘭人,但大使館沒有統計多少烏克蘭人來新避難。這些逃避戰禍的烏克蘭人投靠新加坡的親人,新加坡烏克蘭社群也非常樂於支持他們。
戰爭爆發數日後,瑪雅(Mayya Dzhos,50歲)帶著二兒子格里布(14歲)和雙胞胎女兒波莉娜和安吉麗娜(13歲),從烏克蘭一路經過4個國家、90多個小時的路程,今年3月8日抵達新加坡,與在新加坡工作的丈夫維塔裡(50歲,船務公司經理)展開新生活。
由於烏克蘭政府禁止18歲至60歲男性公民離境,因此他們的大兒子博丹(23歲)必須留在烏克蘭。
波莉娜說:“在烏克蘭每天都有警報響起,讓我感到非常緊張害怕,不知道是不是炮擊聲。我們抵達新加坡的那一刻,我才覺得自己能夠鬆一口氣。”
瑪雅不會英語,在新加坡面對的最大挑戰是語言障礙,以及溼熱的氣候。她通過通譯告訴《聯合早報》:“但我很慶幸,我們一家人能來到這裡。這裡治安良好,不用擔心孩子自己出門上學,我現在也會搭地鐵,不怕迷路了。讓我掛心的,是留在烏克蘭的大兒子。”
瑪雅說,丈夫的家人住在扎波羅熱核電站附近被俄軍佔領的地區,他們希望烏軍奪回控制權後,能夠把丈夫的父母接來新加坡團聚。
不過,瑪雅坦言現在很難做長期規劃,他們打算在新加坡逗留到丈夫工作約滿後再從長計議。“未來最重要的是,我能夠見到大兒子好好活著,回國後能緊緊擁抱他。”
尤利婭(Yuliya Bruner,26歲,項目經理)2年前來到新加坡工作,她沒有把家人接過來,但遠程協助母親瑪麗娜和外婆逃難到波蘭。
戰爭爆發當天,瑪麗娜(57歲)剛結束旅行從西班牙回到烏克蘭東北部城市哈爾科夫。
4天后,瑪麗娜和母親決定帶上行李和愛犬,搭上尤利婭安排的車子前往西部城市利沃夫,然後前往波蘭。尤利婭今年3月和7月兩次到波蘭探望母親。
新加坡烏克蘭人遠程方式 協助家鄉同胞安全疏散
戰爭爆發後的兩個月內,尤利婭和一群烏克蘭年輕人以遠程方式蒐集路況、戰事情報、安排住宿或交通工具等,協助600多名同胞順利安全疏散。
尤利婭受訪時說:“當時我可能每天花20小時進行統籌協調工作,甚至自掏腰包買食物和衣服給有需要的人,我們唯一的目標就是幫助更多人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不過,尤利婭的祖父母堅持留在哈爾科夫,不願逃難。哈爾科夫的戰況猛烈,一直遭俄軍炮擊,尤利婭祖父母住家附近曾遭炮擊,讓家人擔心不已。
尤利婭說,她父親兩年前因病去世,祖父母要留在哈爾科夫守住尤利婭父親的墓地。所幸有義工和親友不時上門協助照顧老人,讓他們稍感安心。
無論是在異鄉避難、展開新生活,還是決定留在烏克蘭家鄉生活,受訪烏克蘭家庭都堅信烏克蘭終將取得勝利,他們終有一天能回到自己的家園,與家人朋友團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