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0日讯)每一个隐藏在背后的小细节都值得被发掘,面对百年老店屋整修,想要在不破坏原貌并加以发挥的情况下,使缺点变为卖点,更是考验人的功夫与心思。
建于英殖民时期前的老店屋保留至今,新山罗咪街(Jalan Dhoby)、彭亨街(Jalan Pahang)和陈旭年街的老店屋,各有着与现代建筑不一样的建筑特色,相信与当时的建筑取材和供应有关。
ADVERTISEMENT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的〈新山眼〉“老城建筑复新之路”系列的第三单元,要带领读者发掘上述街道的老店屋建筑,由内至外来探索早前留下的建筑特色,以及探索业者改造的巧思。
颜祎纴:利用原貌加强市中心观感
Think City城市力学经理颜祎纴说,根据该机构研究及观察,罗咪街、彭亨街、陈旭年街和直律街,大部分老店屋的屋顶原本是采用娘惹V型粘土瓦。
他指出,与我国其他老城区相似,在还未有洋灰及现代建材前,上述街道店屋主要使用的建材,包括:石灰膏、木材、花岗岩及粘土。
他表示,罗咪街、彭亨街和陈旭年街的老店屋,都以保留原貌并加以利用的方式,来加强新山市中心的观感,包括美化建筑物的内部和立面(一般指外墙)。
“例如多年来位于陈旭年街与彭亨街交界处的“红楼”,至今依然是新山老城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此外,在罗咪街的两家咖啡厅,以及陈旭年街的一家咖啡馆,也是例子之一。
“他们在保留传统店屋原貌,并加以利用方面取得平衡,吸引现代顾客到访。”
后巷被美化添宜居感
尽管如此,当地依然有部分店屋残旧不堪或是维护管理不佳。
颜祎纴说,自从Think City推动和谐街计划,罗咪街已被改造成无停车位的街道,并在其景观加入绿色元素。
他指出,这些街道周围的后巷也已被美化及清洁,为新山市中心增添一份宜居感,民众可步行的范围也变多了。
李韵宁:空置太久店屋具挑战
别具特色的老旧建筑,对于钟情于复古风格的租户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
位于陈旭年街就有一家南洋咖啡馆,从外观来看就与众不同,其建筑前方二楼有个阳台,也保留了早年所留下的门窗及铁花,看着挺有年代感。
业者李韵宁(32岁)受访时说,据了解,这家店屋早年经营卖米和干粮的生意,二楼空间用作存放货品,因此二楼的木地板承重力相当好,她在租下这家店时也保留了二楼地板。
她表示,之前原本有在陈旭年街经营咖啡馆,期间受到冠病疫情行管令影响而结业,然而她们始终喜欢这条街的氛围,心中一直希望能重返老街开业。
她说,由于这家店的店主长居国外,所以她是透过街坊介绍,才找到店主的委任律师,也很庆幸对方愿意出租这间空置已久的店。
“一打开这间店的大门,我们确实有点吓到和不知所措,内部比想象中陈旧,但经过清洁整理后总算焕然一新。”
拆屋顶费2周处理老树
李韵宁坦言,在整修这间店的最大挑战,就是建筑内长着一棵老树,树的顶端一路从天井穿过屋顶,延伸至店屋后方外头,老树盘根占据了不小的面积。
“我们整整用了2个星期的时间来处理这棵树,甚至需要拆掉屋顶才能处理。”
她说,在整修过程中,她们始终希望能够保留建筑的原貌,因此只在原有装置表面重新油漆、更换残旧的玻璃、原有的木门进行白蚁预防处理,前后共用了2个多月完成整修工作。
为了营造与这个建筑相呼应的氛围,李韵宁说,该店在内部设计方面,特别选用复古风格的桌椅、霓虹灯招牌挂墙上、播放复古音乐,让顾客感觉回到复古的年代。
黄宏海:看中“家”的感觉有归属感
老城区历史悠久的建筑风格自带复古风,位于罗咪街(Jalan Dhoby)的店屋或称作下铺上居(shophouse),其特别之处在于二楼原有的住家格局设计,经过现代商业租户巧思布置后,重新呈现“家”的感觉。
罗咪街一家咖啡厅的业者黄宏海(42岁)说,2005年决定租下这间店屋,看中的就是二楼格局有像“家”的感觉,与他钟情于60至70年代电影及音乐,并且希望运用在咖啡馆设计的理念相符。
“我希望给顾客有归属感,像是在家的感觉。”
主张复古情怀的他表示,初次进入这间店屋时的情况相当糟糕,店屋被空置好一段时间没人租用,所以许多建筑部分都需要翻新。
他忆述,作为新山市区唯一的老街区,当时初来乍到该区还有点没落,许多店面都是空置的,他所经营的咖啡馆可说是当时在该区的第一家。
除了保留原有的窗户、木门及外墙,黄宏海也没有修改屋顶的高度、不拆除屋顶横梁,没有特别装置现代建筑使用的石灰板,而是呈现建筑原始的天花板风貌,使二楼整体空间更显挑高。
二楼木地板则是因为部分被虫蛀而更换,但依然延用木地板装置。
辟“天井”自然采光
建筑二楼后方的阳台也是别有一番天地,说是二楼建筑格局有家的格局,原因就在此,黄宏海保留了后方阳台设计,早年相信是住户充作晒衣服的角落,如今被加以布置成栽种花草、喝茶放松的角落。
为了营造一楼和二楼的连接性,他在建筑一角开辟“天井”,把二楼一部分的地板挖空,并把悬空部分上方的屋瓦换上透明盖子,让自然采光穿过二楼直达一楼。
尽管整修过程并不如收集家具耗时,但黄宏海坦言这一切没有想象中简单,一些看起来完好的柱子,实际上已经被虫蛀了,只是肉眼看不出来,需要实际执行整修才能知道。
“翻新墙壁也需要花较多心思,毕竟这座建筑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了,想要保留墙壁的原态,就需要花心思去想办法修复好。”
曾振强:用6个月恢复“红楼”原貌
位于陈旭年街与彭亨街的交界处,有着一座显眼的地标建筑物,从外观到内部装潢皆是内有乾坤,也是人们口中俗称的“红楼”。
新山华社元老曾振强自2010年成为这间店铺的业主,接着利用其在建筑业的经验,开始将心中所向往的复古建筑风格,套用在这座具有超过百年历史的建筑物上,用了6个月的时间恢复建筑原貌。
他表示,这座建筑的结构为两层半,所谓的半层楼是空间较小的阁楼,二楼前方和后方都有阳台。楼梯也是他聘人将其复原至原本位置,使用木制成的楼梯更添复古风。
先说这座建筑一楼的地砖,早前被人层层加高铺上不同的地砖,曾振强希望能恢复原有地砖的原貌,因此聘人往下凿开,终于在凿了7寸厚的地砖后,发现原始的粉色花纹地砖。
虽然原始地砖因为早前被层层覆盖再凿开后,表面已有些许损坏,但不影响整体美观。
订制一模一样地砖
这套原有地砖仅覆盖一楼的前半部地板,为了加强整体的完整性,曾振贤又找人拍下原有地砖的花纹设计,到居銮订制一模一样的地砖,铺在一楼后半部的地板。
除了保留木窗,曾振强也在窗口过梁上方的洞口,嵌入来自印尼泗水的柚木雕刻,并漆上金色。一楼大门则是曾振强订制装上的,采用正艾木(Chengal)制成,风格与木窗相映。
至于建筑外墙,他说,为了凸显柱子上的浮雕,他特别以红白色上漆。
他认为,这座建筑原始风格带有印度色彩,特别是屋顶瓦片的设计也是东印度风格,相信是早年英殖民时期由英国人从东印度运来,保留至今,期间仅进行维修但没有更换。
林明进:炭窑烘烤需用天然木材
华人传统早餐本是吃米粥,但我国经历英殖民时期后被耳濡目染,早餐的餐点开始融入面包,当时国人正是向英国人学习做面包的手艺。
位于新山陈旭年街的一家面包西菓厂,于1919年开始营业,当时第一代业者林尤万(已故)进驻时,店内就有了英殖民时期所留下炭窑,用作烘烤面包。
虽说是炭窑,但实际上使用的燃料却是木材。第二代业者林明进(69岁)解释,木炭烧出的火力不够强,因此需要选用天然无加工和化学成分的木材,才不会影响烘焙品的味道。
他说,其炭窑是用红土和砖块堆砌而成,大约每10年需要请制造炭窑的专人维修一次,包括修补裂缝、窑壁出现凹凸不平,炉底也需要拆除再重新堆砌,期间需要休业10天才能完成修复工作。
他表示,该店每天只会烧材一次,每次需使用数十条木材,其产生的热度就能从早上维持至下午,分别烘烤面包和蛋糕,而掌控炭窑温度也颇靠烧材人的经验。
烧材过程吃力
说起在炭窑烧材的过程,并非人人都能受得住。林明进说,每逢开业的上午7时许开始烧材,过程需要3个小时30分钟至4个小时,其中一两个小时会是较难熬的,从炭窑释放出来的浓烟,会把眼睛熏得眼泪直流。
“尤其是年底风向会将浓烟都往下压,烟无法从排气道排出,而是全部从窑口释出,整间店都会变得一片朦胧,满吃力和辛苦的。”
林明进说,父亲早年经营时仅制作长形的传统海南面包和法国面包,使用炭窑烘烤面包的过程就要一个小时,但这套经营模式已不适用于现代。
“如果按照父亲以前的做法,现在可能连租金都付不起,想要给商品创造经济效益,我们就需要改革。”
他表示,自从他接手面包店生意后,就改为制作椰子包和豆沙包,一个烤盘可容纳24粒面包,烤完面包后再烤香蕉蛋糕,如此做法更加省时,且可增加生产量。
拉欣:采用碳窑烧材烘烤面包
老城区中另一家营业至今已有85年的面包店,其店面的特色在于所制作的面包,依然采用碳窑烧材烘烤。
第四代接班人拉欣(34岁)说,在英殖民时期没有电烤箱的年代,大部分人都是用木炭或木材烘烤食物,该店的炭窑是于1937年打造至今。
他表示,该店建筑不曾大肆装修,只是会重新粉刷,而炭窑则是一年维修1至2次,包括修补破洞,同时趁着每个星期一天的休假日,他们会清理炭窑内部。
他说,每逢开业前一晚就要开始备料,凌晨3时开始烘烤当天要售卖的烘焙品。
“第一轮炭窑温度较高,会用作烤饼干;第二轮属于中温,会用作烤面包;第三轮低温则会烘烤咖喱角。”
他说,使用炭窑烧材的最大挑战,莫过于烧材期间从炭窑释放的浓烟会布满整间店,若是当天刮风,则有助于加速吹散浓烟。
曾女士:见证陈旭年街改变
经营裁缝生意逾40年的曾女士(71岁),见证了陈旭年街数十年来历经岁月的改变。
她透露,她在40年前左右来到这条街道开设裁缝生意,在当年发生过一次火患,导致隔壁几家经营印度药品和裁缝的店面被烧毁,之后才作为货柜咖啡厅及停车场。
她表示,开设裁缝店至今,她没有为店面进行太多的修正或翻新工作,不过在这里见证了这条街历经岁月的改变。
★下期预告★
直律街(Jalan Trus)堪称是当地最长、最直且最古老的街道,在最具建筑物保留和复新潜力的18间老店屋之中,隐藏了新山区唯一一间,由店屋打通的“老鼠道”(Lorong Tikus)人行通道,方便民众步行穿梭黄亚福街。
这条街道经历过多代人的传承,当地近几年也引进了不少大型投资,包括高楼商场、五星级酒店以及州政府发展项目等,形成新与旧的强烈对比。
《新山眼》的内容,将同时在报纸和社交媒体推出。
各位读者可至“大柔佛社区报”的官方优管频道(YouTube),同步追踪《新山眼》。
欢迎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读者,点击以下链接订阅本报官方优管频道(https://bit.ly/3zaWUBC)。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