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山31日讯)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品牌活动“出花园”仪式今年回到实体平台上,在众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伴随下,41名年满15岁的青少年们以潮州人的传统成年礼,宣告他们长大了。
上述由马潮联青主催,柔佛潮州八邑会馆青年团和妇女组举办的活动,今早选在柔佛潮州八邑会馆的旧会所举行,场面热闹。
ADVERTISEMENT
依据潮州人的传统,“出花园”的日子一般定在每年的农历三、五或七月,其中,由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于2007年发起并推动的“出花园”仪式,也选择于农历七月的“乞巧节”进行。
自2019年爆发冠病疫情后,柔佛潮州八邑会馆被迫于2020年停办一次,2021年则首次联合中国汕头市侨务局通过线上举办“出花园”,今年则走出“疫霾”回到线下,意义大不同。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会长陈周平透露,该会原本有意和潮州市侨联会联合主办今届的“出花园”,惟太迟接洽未能赶上。因此,他计划明年再推动双方联办,让“出花园”跨出国际。
他指出,华人家庭的家长一般都抱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期待儿女们出人头地,“走出花园”意味“已经长大了”,必须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他表示,会馆对参与“出花园”仪式之青少年的寄托,便是希望他们日后出来社会能对会馆、社区等有贡献。

出席活动的马潮联青文化局主任李宏毅则指出,“出花园”是潮人特有的文化习俗,于近10年才以创新的方式推广至全马各地。
“这原本是很个人的家族活动,但随著时代变迁不仅没有被淹没,还华丽转身变成由潮州会馆来主办,在众多习俗中实属罕见。”
他透露,“出花园”走出家庭,甚至走出会馆,最后在全马遍地开花,关键人物是已故的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名誉会长陈振发。
“当年,因为有不少乡亲来会馆询问‘出花园’的种种细节,所以在2007年,时任总务陈振发毅然决定在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举办第一次的‘出花园’活动。”

2012年,他说,时任柔潮联青州团长纪继耀有感柔潮联青缺乏一个标志性的活动,就思考是否可能联合全柔所有潮州会馆于同一天、同个时间同步举办同一个活动,因此于2013年促成了这项愿景。
“时任马潮联会总会长拿督吴源盛也认为这项活动值得推广,因此,在马潮联青的推动下,全柔‘出花园’也转变为全国‘出花园’。”
他说:“马潮联青文化局随后也延续柔潮联青的构思,将全柔‘出花园’的标志跟服装,提升为全马‘出花园’的统一标志和服装 ,并设计了参与证书,进一步将‘出花园’的活动品牌化。”
李宏毅强调,上述活动的演进和发展,背后是由许许多多前辈付出的努力才有今日的结果,而家长和青少年们的参与,是会馆一年一年举办活动的动力。

按照潮人“出花园”仪式的传统,“出花园”有几个固定的步骤,而每一个步骤其中都代表著一些意义。
上述提及的步骤,依序为洗花水、换上红色T恤、穿木屐、喝凉茶、拜天公、向先辈上香、祭拜公婆神以及咬鸡头。
其中,祭拜公婆神是表示孩子们已经长大,不再受公婆神的保佑,因此“出花园”的孩子要拜别公婆神;至于最后的“咬鸡头”环节,男生咬公鸡的鸡头,女生咬母鸡的鸡头,寓意孩子们将来能“独占鳌头”。
出席者包括: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名誉会长曾锦仟、谢树华;总务洪徕腾、青年团团长罗健宏以及工委会主席许秋叶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