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渾然天成美感的原木傢俱,有著仿若水流般的紋理,用指尖拂過的每一處平滑觸感,都是由木匠細細打磨才會形成的藝術品。
ADVERTISEMENT
在人們還不依賴釘子或五金加固的從前,家家戶戶要使用堅固的傢俱,都仰賴木匠這門傳統手藝,而隨著工業化後,木藝在機器的輔助下,能更有效率的完成成品,如今還能一鑿一板做出來的傢俱實屬難能可貴。
用觸摸與木對話
來自居鑾的徐美勝(58歲)便是具有這等手藝的匠人,他自小學開始跟隨兄長學木工,浸淫在木香和粉塵的工作坊中已有至少40個年頭,經過他經驗老道的雙手和雙眼,每一塊原木的美麗與價值都會被體現出來,發掘出木頭超脫在外的質樸靈魂。
他向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透露,每一塊木透過年輪、色澤、紋路甚至是蟲洞痕跡、疤痕等,都有他的獨特成色,因此即使木工行業越來越機械化,可以省時和便捷,他還是堅持用半手工來進行木傢俱製作,用觸摸感覺與木對話。
“我其實並不糾結於作品是不是全手工完成的,將心中的創意和想法變成實物,才是尤為重要,至於用什麼工藝、使用什麼技藝、機械去達成,都只是方法與途徑而已。”
他解釋,使用的器械也多是為了切割塑型,加速製作過程,例如電鋸、推盤鋸、平刨、夾刨等還有一些用來挖洞和打榫的工具。
拍拍木頭就能在腦海中草擬成品
因為個人興趣,他經手的多數是原木桌椅作品,加上有著多年經驗,只要拍拍木頭,就可以大概知道適合做怎樣的形態,在腦海中草擬出成品的樣式。
他指出,運送到工作坊的一塊塊樸實淳厚的木料,要經過一層又一層的洗禮,才可成為一件漂亮的傢俱,在木匠手中精心雕琢,加上紋理紋路的異同,個個作品可說是獨一無二的成品,一些識貨者也會將有溫度的木藝傢俱或擺設,視為藝術珍品。
“小時候書念不好,又沒有什麼娛樂,就跟著幫忙哥哥,因為機器危險,就安排小孩子做簡單的工作,幫忙為木料表面磨砂,這一磨就那麼多年過去了。”
他說,現在有了磨機可以省時省力,但還是要過個三、四遍,木料表面才會平滑,這樣枯燥、耗體力的工作,也可以把人的性子磨平,不容易浮躁。
不過,他也披露,基於工作環境充滿噪音和粉塵,是份苦差,很多人都不願意這樣過,這門全靠手工的手藝,目前是越來越少見,不單是木匠,連維修傢俱者也少了很多。
研究材質紋理呈現最好部分
徐美勝透露,自己大多根據客戶的要求訂製傢俱,一開始拿到整塊原木之後,會先端詳一段時間,研究整個材質紋理,才知道要如何呈現出最好的部分,這個過程中也可以構思結構的支點和應該用什麼配件配合,再和客人商量。
他表示,前期工作也要看看木料有沒有變形、開裂、蟲眼、結疤等情況,這些木頭本身的缺陷有時候也是天然的美感,有時則需要切除或是補救,才能開始動工。
“之後就用機器裁切成要的形狀,再來就是洗木,將樹幹粗麵的渣滓清洗,再磨滑;有些木材要經過煮油殺油的過程,就是浸泡藥水防蟲和白蟻,有時候也要看天氣如何,因此就算是老經驗,一件手作木藝傢俱用上一星期製作,都是很基本的時間。”
他也補充,每個原木桌都可以有不同的呈現方式,有的人喜歡方正的一塊、有人喜歡邊緣殘缺、不規則的,也可以在搭配鐵腳、木腳上進行選擇,或是漆上不一樣的光油塗層,有亮面、霧面的,用多種方式凸顯木頭的特質和美感,各有喜好。
木料本身有很多學問
他說,木料本身也有很多學問,例如本地的正艾木收藏價值高,耐被日曬雨淋,早期的漁船大多數就是用正艾木製作的,加上因為密度高,不容易遭白螞蟻,是製作傢俱的熱門木材。
“緬甸的柚木持久耐用、質地堅硬,穩定度強,也是大量用在傢俱製作,另外也有在處理過程中會導致皮膚髮癢的漆樹、做砧板的獨木樹等多種類的木料,其實做法上都大同小異,但還是要有經驗才能瞭解它們的韌性。”
用心對待木料減少浪費樹材
徐美勝也提到,用心對待木料,減少樹材的浪費,也是對這些生長在地上多年才能長得如此巨大的樹木的尊重,所以每完成一件作品都非常有成就感,因為可以將它們用另一種方式留下,甚至賦予更高的價值。
“做木工雖然耗時耗力,但當你認真做時,能收穫很多,如今的社會也給予傳統手藝極高肯定,也從而誕生出很多新興的產業,轉型和求變也是在所難免,所幸還有珍惜的人能看見,為每塊木頭定義了最終的狀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