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2日訊)土團黨柔州行政議員張發虎特別事務官兼依斯干達土團臂膀主席陳稼勝指出,儘管在疫情期間,旨在推動中小企業復甦的特別關懷補助金(GKP)撥款總額超過 60億令吉,但過半養殖戶依然逃不過倒閉厄運。
陳稼勝昨日發文告透露,他與其團隊耗費了超過一週,通過致電方式逐一聯繫了柔州所有已經向大馬漁業局註冊的觀賞魚養殖戶,希望未獲取大馬養殖業良好規範認證(myGap)及農漁質量認證(FQC)的養殖戶,儘快進行上述兩項認證申請,以免2022 年7月1日以後,無法獲得出口批文。
ADVERTISEMENT
他說,在完成聯繫工作後,他與其團隊進行統計,驚訝地發現名單中過半業者因為疫情影響,已經倒閉停業。
“大多業者反映說,外勞申請手續繁瑣,也非常耗資。因此呼籲政府分擔外勞篩檢費,並且重新制定一套‘後疫情時代的外勞政策’,依據不同行業對外勞的需求量,作出不同的處理,加速外勞引進。”
建議政府透明化處理外勞申請
他也建議政府透明化處理外勞申請,儘快批准因疫情耽誤、逾期的外勞準證,協助業者在最短時間內獲得人手。
提及疫情對觀賞魚養殖戶的影響,尤其經營出口的業者,陳稼勝也希望國內大專學府與農漁產品養殖戶建立技術幫扶關係,協助提高業者養殖技術,推進現代化養殖模式。
他說,大馬曾是世界最大的觀賞魚生產國,但近來則被印尼和泰國超越,目前位居第三。
另外,他透露,本地養殖戶鮮少涉及檢疫及打包裝箱,因此60%本地養殖的觀賞魚都是通過新加坡出口到世界各地。有鑑於此,他呼籲政府為有興趣設立檢疫與脫氧核糖核酸實驗中心的業者提供融資及指導,讓業者掌握出口包裝技術,協助降低活魚運輸死亡率。
“觀賞魚的價格不高,但觀賞魚出口的包裝與運輸費卻不便宜,往往是觀賞魚費用佔 50%或比觀賞魚的費用更高。”
他也認為,大馬應該善用電子產品、石油產品以及原棕油強勁出口優勢的基礎,
進一步通過外銷農漁產品,增加貿易出口額,提高外匯淨流入,創造就業崗位及發揮減貧作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