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日訊)冠病疫情仍持續,中國封鎖邊境至今未開放,對於原先在中國求學的馬來西亞學生來說,遠程上課困難重重,而疫情下無法返校的留華生面對人生挑戰的韌性,即是正面的心態。
冠病自2020年席捲全球至今,中馬兩國實施嚴格邊境管制,約8000名於2020年1月份返馬度過寒假的留華生,原以為線上上課一學期就能重返校園,沒想到左盼右盼,至今已近乎2年,終究無法盼來返校的日子。
ADVERTISEMENT
疫情之下,線上教學代替實體課已成“常態”,事實上,全馬各地中小學及高校也使用網上教學法,剛開始不適應是正常的,這終究不會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實。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走訪數名來自柔州的留華生,讓他們娓娓道來期盼可返校繼續學業這2年來的經歷。
有時遭忽略如“棄嬰”
2020年9月起,中國境內的學生已陸陸續續返校,境外留學生則繼續線上上課。部分受訪的留華生指出,在線上及線下教學同時進行的情況下,對需線上上課的境外留學生,似乎時而淪為遭到忽略的少數,感覺成了彷徨無助的 “棄嬰”。
曾國禹:少了指導 耗時解決問題
來自新山,目前在北京清華大學就讀核能科學與工程系的研二生曾國禹經歷了線上畢業,隨後也線上開學。2020年6月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畢業後,同年9月,他就開始在北京清華大學就讀研究生。
2020年1月份,疫情於中國武漢蔓延初期,曾國禹已身在馬來西亞,當時大四的他正焦頭爛額地處理畢業論文工作。得知無法返校後,他繼續撰寫畢業論文。
事實上,他認為自己仍是幸運的,就他的科系來說,撰寫畢業論文,有了一臺電腦就可以進行。
線上論文準備工作最大的挑戰在於少了導師直接的指導,有些問題原本可以用很短的時間解決,但因無法直接與導師見面,所以需消耗許多時間。
他提及,當時中國學生也無法返校,因此中國學生及留學生的畢業論文工作都改為線上進行。
沒機會與其他同學交流
總體來說,他認為,當時畢業工作其實一切都挺順利,殊不知,直到9月,開始念研究生時,挑戰才剛剛開始。
曾國禹目前是班上唯一的留學生,當中國學生開始上實體課,他獨自上網課時就感受到了強烈的差別待遇,最大的區別在於上課時的氛圍與參與感。
“與中國同學一起上課時,老師特地為我一人開線上會議,課堂上,我沒有機會和其他同學交流,都自己學習、自己考試。”
當被詢及為何不選擇休學,他指出,因為他是中國政府獎學金生,若選擇休學一年,下次則需要通過復學手續才能繼續上課,而且,休學後也可能會失去獎學金資格,所以決定不冒險。
張文雄:在中國未返馬仍遠程上課
目前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就讀的張文雄(23歲)來自新山,他表示,2020年1月寒假期間他返馬過年,當時,中國武漢冠病疫情開始蔓延,原已買了往返哈爾濱與馬來西亞機票,無奈之下,只能將返回哈爾濱的機票取消。
但是,由於中國籍女朋友仍在中國境內,在所有人逃離武漢和中國之際,他一心只想和女朋友見面,因此不顧家人的反對,獨自飛往中國,與女朋友共同度過了中國疫情爆發初期。
他提及當時雲南疫情狀況,他說:“當時雲南每日有約30起新增病例,你覺得嚴重嗎?”
每日新增30病例與如今相比來說確實不太嚴重,但在當時,這已是足以令人足不出戶的數字。
當被問及是否後悔當初做了如此驚人的決定,他笑說:“其實還挺慶幸當時決定在邊境封鎖之前入境中國,因為不久後,大馬進入第一波疫情,中國疫情也隨之被控制下來了。”
2年未曾返馬
雖然身在中國,但他仍舊和境外學生一樣遠程上課,因為與女朋友身在雲南,學校卻在哈爾濱。過去兩年來,他因為擔心返馬後無法再次入境中國,所以都未曾返馬。
他坦言,無法回國實際上沒覺得不方便,只是偶爾心底還是會有鄉愁的影子,但其實早已習慣了在中國的生活。
當提及畢業後的去向,他表示日後希望能留在中國發展。
魏俊彥:部分教師不願開網課
魏俊彥(21歲)目前在西安交通大學就讀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也是西安交通大學留學生大使。
他指出,2020年年初剛開始上網課時,校方或許也正處於摸索期間,因此網課情況其實不太理想,但3至6月這段期間,網課情況已逐漸改善,直到下個學期9月中國學生返校後,問題才逐漸出現。
“當中國學生已返校後,因在境外的留學生數量不多,有些教師不願意特意為了境外留學生開設網課。”
但是,對他來說,上網課時間會比較自由,網課生活除了學習以外也能進行其他的工作,若在校園裡上課,時間上的自由則沒那麼寬鬆。除此之外,無法返校這段期間,也能家人陪伴下進行網課學習,相比起疫情前的日子,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增多了。
身邊部分同學已休學
他建議,若有意到中國讀書,需事先調查,可以向學長學姐瞭解網課情況,確保學校有為留學生開設網課才申請。此外,由於不確定中國什麼時候會開放邊境,因此,他認為也需考慮自身能否適應網課生活。
魏俊彥隨後也提及,身邊有些朋友已休學,他認為,由於不知邊境何時會開放,不如先趕快復學把可以線上修的學分修好。
並非所有人都有足夠的條件能經得起漫長的等待,而在現實的考驗之下,有者更被迫作出各種艱難的決定,包括選擇暫時休學或退學。
張媛庭:無法線上進行必修課 處於休學
目前休學的浙江大學大四大馬籍學生張媛庭 (22歲)表示,浙江大學的網課情況其實還不錯,休學主要的原因是無法上一些需要線下進行的必修課,加上自身難以適應網課生活。
她曾嘗試與校方商量是否能線上修讀原定需要線下修讀的課程,或以其他課程替代需要線下修讀的課程學分,但求助無門。
“每次等待電郵回覆都需大概一兩天的時間,得到的答案都是讓我去尋找其他的部門。”
每次的嘗試,都讓她多了些無奈,一次次將委屈往肚裡吞,滿是無奈,最終換來了一年的休學。由於學校規定最多休學一年,如果一年結束後邊境還沒開放,那該怎麼辦好呢?
嘗試不同實習工作
她坦言,目前依然不曉得休學期限結束後該怎麼辦,每當起這件事,迷茫的感覺都會再次湧上心頭。休學期間,她也不空耗青春,開始嘗試更多不同的實習工作,並從中更瞭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以上如此令人惋惜及遺憾的事,大家卻說得平靜,一副事過境遷的樣子。就像換了雙新鞋子,剛開始不適應,但摩擦久了後,長了繭就再也不感覺疼痛一樣。等待似乎沒盡頭,與其裹足不前,不如積極探索新人生,從不同的嘗試中尋找自己。
莫澤林:5%留華生受沒網課影響
留華同學會會長莫澤林受訪時指出,中國境內學生返校以後,留華同學會常充當中間人的角色協助學生與高校協調網課事宜。
據瞭解,許多高校在各方積極協調下已開設網課,但仍有少部分高校不為留學生開設網課,事實上,目前受影響的留學生不多,粗略計算僅佔5%。
當提及留華前景,他表示,對留華前景依然感到樂觀的,因為疫情是短暫的,終究會過去。此外,留華同學會也積極完善“留華橋”教育e展平臺,致力打造具有公信力的赴華升學輔導平臺。
他隨後表示,瞭解留華生無法返校的情緒,但恰恰因為疫情,所以更需要一個透明公開的平臺,供想到中國留學的人士更多不同的選擇,不能因疫情就剝奪了其他人想要留學中國的權利。
此外,當被詢及參與教育e展的高校是否為留學生開設網課,他表示,既然高校報名參展,那必定是有備而來的。
籲瀏覽“留華橋”獲諮詢
他也呼籲有意到中國留學者可瀏覽“留華橋”中國高等教育e展https://edu.liuhua.org.my/cn
他提及,就如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所言:“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既然無法改變周圍的大環境,不如嘗試改變自己的思維,在各方積極爭取讓留華生早日返校的當兒,留華生不妨善用這段時間,嘗試一些平時在中國全職上課無法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同學們能趁這段時間鍛鍊自身技能,如培養自學能力及溝通能力等,尤其鍛鍊與校方溝通的能力,將來必定終身受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