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及第七任首相敦馬日前提出華裔用筷子吃飯及講華語等做法,是導致大馬人被分化的主因,也令華裔難以融入大馬主流社會,甚至不能被同化。
ADVERTISEMENT
如此說法當然在華社掀起了驚濤駭浪,一片譁然,紛紛群起反駁。
細讀歷史,縱觀敦馬一生,都是以玩弄種族課題來達到本身的政治與私人議程。
華社在反駁敦馬的言論之餘,也應反思華人數百年來,在英國殖民統治者及巫統分而治之的統治方式下,在馬來西亞這片國土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語文這一塊。
個人認為,一般上華族目前對國文、國語的掌握能力的確不太令人滿意,要知道馬來語已成為國語近70年,但是許多華人子弟仍然不能以流利的馬來語與友族朋友或官員溝通,這現象其實不能讓人接受的。
我國所有的立法單位,從地方議會、州議會一直到國會上下議院,都是以國語提呈議案及辯論,試問國文水準“半桶水”的華裔代議士,如何能有效把華社心聲帶入國、州議會,讓政府官員知道呢?也很有可能讓一些侵蝕華族權益的法案條文通過,進而影響各個層面的華裔同胞。
掌握流利的國語,不但能多瞭解友族的文化與思維,也能更有效地與友族溝通,讓他們更能瞭解華人的文化,促進種族的諒解與和諧,同時能更快捷地接收政府的資訊,明瞭政府的政策,長遠來說對個人及族群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偏偏華社之中就有一小撮人,已經在日常生活中以行動附和敦馬的同化理想來令華族馬來化!
某個黨員以華人為主,又偏偏不承認代表華人的政黨,除了黨最高領導人在宣誓成為部長時高調地不以華人自居,許多該黨領袖不是吃飯時席地而坐、用手捉飯吃,就是經常穿著馬來服裝和戴宋谷,突顯他們馬來化華族的決心,來爭取馬來選民的支持。
更甚的是,該黨數位女性領袖更是經常戴著頭巾,穿著馬來女性服裝進出清真寺以博取馬來人的歡心,獻媚的作風著實令人作嘔!
華族住在大馬已有數百年曆史,絕大部分友族已接受華族的各種文化習俗,如農曆新年時派紅包、舞龍舞獅、端午節賽龍舟、中秋節吃月餅等。
其中,派紅包這個習俗已被各族接納,並演化成在大節日如開齋節派青包、屠妖節派紫包。
政治人物實在不必為了追逐權力,迎合一小撮極端份子或為了贏取馬來選票而典當自身的文化和尊嚴。畢竟今時今日的馬來選民已今非昔比,不會單純因為你戴了宋谷或戴上了頭巾就把選票投給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