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砂益新村的街上,兩旁都是住家或商舖,唯獨一處被雜草樹木覆蓋,而雜草堆中,一幢青色建築物也正慢慢與四周綠林融為一體,這就是砂益新村一代人的回憶——巴剎。
這個巴剎與砂益新村同時期誕生,擁有70年的歷史,是村內“古來稀”的建築物之一。
ADVERTISEMENT
它曾是砂益唯一的菜市場,見證新村的繁榮熱鬧,也為村民解決三餐溫飽;可惜它最終敵不過時代改變,被遺忘在時間洪流中。
今天,《這些人那些事》就帶你來聽聽砂益新村巴剎這些年的那些事。
村內最熱鬧地點
砂益新村巴剎成立於50年代緊急狀況期間,曾是村民與附近居民數十年唯一購買食材的場所,也是村內最熱鬧的地點。
90年代之前,交通不便及缺乏冰箱,大部分家庭都幾乎每天要到巴剎購買新鮮食材,巴剎也因此成為民眾聚集之地,逢年過節更是熱鬧無比。
用蘆葦草捆綁食材
鼎盛時期,巴剎有多達9個檔口,即3菜檔、2魚檔、2個豬肉檔,豆腐及牛肉各一檔,由於當時大部分家庭有養雞鴨,所以巴剎沒有雞肉檔。而民眾在購買食材後,檔主會用蘆葦草捆綁,之後才換去塑料繩和塑料袋。
林紫迪:以“賒賬”方式營業
三代人都在巴剎賣菜的林紫迪(69歲)對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指出,其祖父與父親在巴剎成立後,就在巴剎裡賣菜,他在19歲那年才到巴剎幫忙,一晃就半個世紀過去了。
顧客用“555”簿子記賬
他回憶道,90年代前,各檔主是以“賒賬”方式營業,顧客拿著“555”簿子讓檔主記錄每天的買菜錢,然後每半個月結一次賬。
他說,當時大部分村民是膠工,月中出糧,月尾結糧,每個人的月收入就僅僅數十令吉,常常是一出糧就還債,生活困苦,所以近99%的顧客都會賒賬。
與村民互信不催款
“若村民真沒有能力,我們一般也任由他拖欠著,畢竟在那年代,大家都很不容易。”
他透露,曾有一戶華裔村民在搬走約10年後,突然找上門要還欠下的買菜錢;另有一村民則在離開砂益3年後,拿著555簿子來還逾百令吉的菜錢。
他說,當時民風淳樸,攤主和村民相互認識與信任,直到90年代,賒賬買菜的做法就慢慢停止了。
巴剎成“資訊站”
林紫迪披露,新村巴剎一直是最熱鬧的地點,新村村民、馬來甘榜村民及園坵工人,都會光顧巴剎,巴剎成為凝聚村民的場所,更是“資訊站”。
他說,互相認識的民眾碰面時會閒聊幾句,交換消息;一些園坵工人買菜後也會在附近下棋,直到天黑才回家。
他披露,早期的巴剎從早上6時營業到傍晚6時,早上多是家庭主婦光顧,下午則多為膠工,一年只在大年初一休息一天,這樣的方式維持了三四十年;直到他與太太劉彩英(68歲)接手檔口後,才改為一週休息一天。
甘榜往武吉甘蜜路開通 馬來顧客減
林紫迪表示,砂益新村在過去非常熱鬧,每戶住家有十多人口,常常可見成群小孩在屋外遊玩;但隨著時代改變,新村與巴剎也慢慢平靜下來。
特別是80年代馬來甘榜通往武吉甘蜜的道路開通後,馬來顧客率先明顯減少,之後人口慢慢外流,前往巴剎的人越來越少;一些檔口因後繼無人選擇結業,2010年後,就剩下他一檔營業。
去年10月,他決定關閉檔口後,新村巴剎也正式走入歷史。
林紫迪表示,結束營業並不會讓他覺得可惜,畢竟與太太在巴剎打拼了大半輩子,是時候過過較輕鬆自在的生活。
若有什麼讓他想念,他坦言是巴剎的人情味,因為常有村民獲悉他與太太忙到沒時間吃飯,就為他們送上飯菜糕點。
符載桐:可改成公園讓老年人休閒
小時候住在巴剎斜對面的村民符載桐(70歲)指出,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天早上八九時,一輛來自馬六甲的運輸羅裡會到巴剎送冰塊,冰塊長約4呎,厚約2呎,寬6到8吋,小販必須自行挫冰才能使用。
他認為,巴剎能帶動當地市場,過去每天早上都有許多村民到巴剎去,現在卻已冷清清,若以系統性及現代化方式改造巴剎,或許還能吸引人潮;否則也能改成公園讓老年人休閒。
顏玉針:想念待在巴剎聊天日子
村民顏玉針(75歲)曾是巴剎常客,每天買了菜,就會與村民或檔主聊天,有時甚至會待上兩三小時。
她說,村民交換各種消息,村內的大小事就是通過巴剎聊天打聽到,若碰上人多時,她會在人潮過後返回巴剎繼續聊天。
“新年前的巴剎最為熱鬧,我會一早到巴剎把要買的菜放一旁,等顧客少時,才回去結賬。”
她表示,想念在巴剎和朋友見面聊天的日子,巴剎關閉後,朋友間少見面了,身體的病痛也跟著出現了。
塗福娣:坐家門前看巴剎人潮
79歲的村民塗福娣表示,她光顧巴剎已有數十年,每週有數天都會到巴剎買魚買菜,當時巴剎很熱鬧,慢慢地人潮和檔口都減少了。
她說,但每當空閒時,她就會拿著椅子坐在家門前,看著巴剎人來人往,遇到認識的村民會打個招呼,不過有時也會喊錯人打錯招呼。
她有時還會想起巴剎過去的熱鬧場景,如今她坐在屋前,再也看不到人來人往的場景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