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手捏一捏、揉一揉,利用軟陶土設計出細節滿滿的耳環,戴上去就有種低調的時尚感;軟陶飾品不僅小巧精緻又耐看,還讓DIY愛好者享受“玩粘土”的樂趣,成為近來手作界的新寵。
手作飾品向來深受歡迎,而軟陶土因著色彩絢麗、可塑性高的特色,吸引手作愛好者們紛紛加入“捏泥人”的行列,發揮創意打造出不同造型的軟陶飾件。
ADVERTISEMENT
軟陶土(Polymer Clay)又叫塑泥,有別於一般陶土或粘土,其特色在於經過烘烤後就可定型,製作成質地堅硬、色澤亮麗的陶藝品。
戴膩了閃亮亮的金屬耳環?本期〈時尚記事簿〉就為讀者介紹別出心裁的手作軟陶耳環,讓你的造型多出變化與精緻感!
許嘉芸:創立自己品牌
手作軟陶耳環業者許嘉芸(29歲)是在兩年多前,從網絡無意中發現軟陶土製作成的飾件,於是在好奇之下開始搜尋資料、購買材料,嘗試自己DIY製作,並在不久後創立自己的品牌。
她說,軟陶與紙粘土或輕粘土不同,其材質防水且不易掉色,由於可以捏塑出許多細節,成品也不似陶瓷易碎,因此很適合製作成小件的首飾。
只需烤箱烘烤定型
“如果是一般的手拉坯陶土,需要使用高溫燒陶窯爐來製作,而軟陶土只需要使用一般烤箱,烘烤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定型,溫度和時長取決於作品大小和厚度。”
許嘉芸指出,不同牌子的軟陶柔軟度也不一樣,因此她在烘烤時,必須掌握好溫度,否則成品會燒焦。
“製作軟陶耳環是不需要額外上色的,我們會將不同顏色的軟陶土調配成需要的顏色,比如亮色或暗色、時下流行的莫蘭迪色、馬卡龍色等。”
她透露,製作軟陶耳環所須的工具包括扞面器、雕刻刀等,作品烤好後放涼了再用砂紙磨滑,之後加上耳針或其它配件,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
低調具個人特色
許嘉芸認為,軟陶耳環的色彩豐富,也能夠呈現較多細節,它既不會像金屬或鑽石般過於炫目,也在低調中帶有個人特色,即使是上班或平日外出都適合佩戴。
她透露,軟陶耳環可說是獨一無二的,她通常每個款式的耳環只製作一對,而融入大自然元素的設計,比如花卉草木、海浪紋路等,是較受歡迎的系列。
“我的靈感通常來自花花草草,比如最近流行的多肉植物,也可以作為耳環圖案,還有大理石紋、應景主題如聖誕節等。”

顧客訂製“姐妹耳環”
此外,她提到,客製化的軟陶耳環也頗受青睞,曾有顧客在結婚時,為姐妹團訂製同個系列的“姐妹耳環”。
“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名顧客在好朋友結婚時,為她訂做一對母女造型的耳環,來紀念對方已經過世的母親,令人感動,也非常有意義。
許嘉芸說,很多人或許會誤以為軟陶飾品很有“份量”,實際上,它十分輕巧,由於是純手工製作,軟陶飾品的外觀也會有些許手掌捏壓的痕跡,但這正是它的獨特之處。
黃梓菱:製作佔用空間不大
熱愛手作的全職媽媽黃梓菱(33歲)則認為,製作軟陶飾品所需要的空間和器材都較小型,相比手工拉坯陶瓷,更適合作為閒暇時的興趣。
她透露,她是在機緣巧合下,從網絡看到歐美國家手作者所分享的作品,由於她此前就已擁有手作飾品的經驗,因此接觸之後很快上手。
她笑說,原本只是打算用軟陶土製作一對耳環給自己,沒想到“越做越多”,目前經常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作品。
“在設計耳環時,要如何把想象化為實物是比較難的部分,而且實驗過程中也可能會失敗。”
黃梓菱說,她其實很少留意時下流行的飾品款式,而是主要從生活中得到靈感,其中,較受歡迎的設計包括立體花卉系列等。
她指出,每一對軟陶耳環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少顧客也向她訂製專屬耳環,譬如曾有推廣漢服文化的女生,向她訂製中國風軟陶耳環。
烘烤過程須拿捏精準
黃梓菱指出,軟陶耳環在捏塑的過程是最耗時的,基本上,完成設計構想再開始動手製作,只需花1到2個小時就可完成。
“烘烤的時間長短,依不同牌子的軟陶土而定,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太高溫,否則容易燒焦,而太低溫則會難定型,使得成品容易裂開。”
她說,軟陶耳環在烘烤後還得進行磨砂,表面也不如機器製作般光滑,比如邊邊角角和背面會殘留捏揉的痕跡,就需要磨平。
她也說,軟陶土的顏色比較鮮豔,也有一定的韌性,是頗為獨特的材質,除了可以製作耳環以外,也可以製作成項鍊、手鍊的吊墜等。
她笑言,本身會“愛上”製作軟陶耳環,是因為它佔用的空間不大,只要家中有烤箱就可以DIY製作,處理起來也非常方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