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美事】峇石城華揚扶輪社彙集善款 一人十元 支援貧病者




峇株巴轄石城華揚扶輪社去年在疫情期間,同步啟動“一人十元,愛心支援”計劃及“關愛癌友”營養品補助計劃,通過積少成多的方式,讓民眾彙集善款幫助社區內的貧病人士及弱勢一群。
在冠病疫情爆發後,石城華揚扶輪社眼見許多人生活陷入困境,決定推行上述兩項計劃,號召熱心人士以每月最少10令吉的捐款額,同心協力向有需要者施援。
ADVERTISEMENT

“一人十元,愛心支援”計劃從去年10月至今年8月,11個月內共籌集2萬70令吉,幫助224戶家庭,援助對象包括癌友、單親家庭、貧病家庭及特殊援助對象,例如因疫情影響失去收入來源的28名戲班成員。

陳麗媚:善款用於購糧食包派送
石城華揚扶輪社創社社長陳麗媚向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表示,該社自去年10月啟動上述計劃後,首個月即獲得22人響應,每人分別捐獻10至70令吉,共籌得440令吉。
“這項計劃獲得國際扶輪社3310區前總監周錦木、新加坡扶輪社及新加坡網絡扶輪社‘一對一’捐獻,所以加上新加坡友社額外捐獻的440令吉,去年10月共籌獲880令吉。”
她指出,隨著捐獻者不斷增加,每月籌獲的款項也節節上升,從去年10月的880令吉,增加至今年8月的2100令吉。
“我們將根據每月籌得的款項多少,購買米糧等日常必需品,派送給選定的援助對象,每月分派的糧食包介於9份至30份左右。”
“關愛癌友”派值逾4.5萬營養奶粉
石城華揚扶輪社通過“關愛癌友”營養品補助計劃,至今已送出逾4萬5000令吉的營養奶粉給需要營養補助的癌友。
陳麗媚說,該社從去年10月分派首批39罐營養奶粉給26名癌友,到今年8月,送出的奶粉增加至70罐,共38人受惠,包括兩名情況特殊的貧老。
她感謝善心人士捐獻營養奶粉,包括社長辜仁勝、社員周曉琴與一班朋友、社員彭雯漾、熱心人士沈蕊盈與一班好友及陳老闆等,部分熱心人士甚至“隱名”捐獻,行善不欲人知,值得表揚。
她說,該社在疫情期間派送營養補助品給癌友,是因為一些癌友在治療期間,可能因治療副作用,造成吞嚥及進食困難,但又面對經濟困難,而無法獲得足夠的流質飲食,造成體質虛弱。
“癌友需要的營養奶粉或一些有控制血糖效果的奶粉,每罐價格在逾50令吉至逾百令吉之間,對於癌友來說,也是一筆額外開銷,所以本社按月捐助營養奶粉,希望能減輕癌友負擔。”
癌友需家訪審核才可申請補助
她指出,該社照顧的癌友,累計至今已有77人,其中11人已逝世,目前仍保留在該社志工團“陽光關懷小組”的成員共60人,加上兩名貧病老人,共有62名“陽光關懷戶”。
陳麗媚歡迎需要營養品補助的癌友聯絡她本人(019-757 0155),一旦家訪審核獲批准,該社將按月贊助營養奶粉一段時間。

辜仁勝:將盡快安排癌友接種
石城華揚扶輪社社長辜仁勝說,他在7月1日上任後的主要方針,是確保該社貫徹“關懷癌友”的創社理念,因此他的首項工作就是協助還未獲得接種預約的癌友,儘快獲安排接種疫苗。
“從7月至今,我們估計已協助至少14名癌友接種疫苗,讓他們獲得疫苗保護。”
癌友一律歸為關懷小組組員
他說,第二項工作則是重組華揚扶輪志工團的組織結構,把癌友一律歸納為志工團屬下“陽光關懷小組”組員,等同該社的“關懷戶”。
“以前不論癌友或非癌友,一律歸類為志工,但今後癌友將一律列入華揚扶輪志工團屬下‘陽光關懷小組’,所有癌友今後都是志工團的‘關懷戶’。”
他說,取名“陽光關懷小組”是希望癌友們能在這個支援團體(Support group)相互關懷取暖,互相鼓舞扶持,就如陽光般溫暖及照耀彼此,而志工團及石城華揚扶輪社就是陽光關懷小組強而有力的後盾,在背後默默扶持。
他指出,本屆理事會也擬定“志工服務及家訪守則(SOP)”,希望在癌症關懷及社區服務工作上,做出改善及提升。
“志工服務及家訪守則包括:誠心陪伴,用心感受;不求回報,不圖索取;尊重隱私,換位設想;心甘情願,沒有逼迫;審時度勢,靈活應變。”
峇市首個華文源流扶輪社
石城華揚扶輪社創社社長陳麗媚在丈夫患癌逝世10年後,萌起創立華文扶輪社幫助癌友的念頭,並在2年多前召集一班志同道合的友人,攜手創立石城華揚扶輪社。
陳麗媚(60歲)的丈夫已故林玉安生前患有胃癌,早在2009年5月25日逝世,終年56歲。
該社於2019年6月21日獲國際扶輪社批准成立,是峇市首個華文源流扶輪社,除了為不諳英語者提供一個參與國際扶輪社的平臺,最大宗旨是從事癌症關懷工作,包括舉辦講座及各類活動,提高社會大眾對防治癌症的醒覺。
目前該社社員人數已從創社初期的55人增加124人,除了成立臂膀組織“華揚扶輪志工團”,也在麻坡推動創立全新的華文扶輪社(衛星社),取名為香妃城華揚衛星扶輪社,該社已在今年6月9日獲得國際扶輪社批准成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