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吃货买货

|

食客指路

发布: 1:45pm 22/02/2019

從三輪車攤檔到茶室營業·三代齊心傳承咖啡店

黎家第三代已經接手茶室生意。左起為黎富鳳、佘瓊嶽、黎業融、周桂蓉及黎兆麟。(圖:星洲日報)

在這凡事都追求最新、最快的時代,由幾代人一脈相承的企業已經少之又少。

ADVERTISEMENT

為此,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將帶領讀者們,一探由幾代人堅守的行業,如何在時代變遷中屹立不倒,也一讀後輩們如何守護先賢們的基業,將之發揚光大的故事。

從流動小販商到小檔位,從小檔位到咖啡店,士乃父老津津樂道,印象深刻的士乃大街三輪車美食檔,在歷經逾70年三代後,原本無名的流動檔,由第二代遷移至士乃大馬花園店面,以“生意興隆茶室”的招牌,與第三代齊心經營打造更多元化的茶室。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的《一脈相承》將帶領讀者,一探“生意興隆茶室”守門人,如何在時代的變遷中尋求改變,繼續傳承祖輩的基業,並將之擴大。

隨母大街路旁擺賣自制面

69歲的黎兆麟是第二代,回憶起母親在大街路旁擺賣的情況,記憶中的他約7歲開始,一大早便隨母親及姐弟妹推著三輪車,到古來縣的士乃大街叫賣,父親則在家裡製作手工雲吞麵。

黎兆麟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專訪時笑言,制面的過程須要體力,壓面、拉麵更須要功夫,所以廚房的工作交由父親負責,到外銷售的工作則交給母親胡七妹。

士乃人記憶中的胡七妹,每天起早摸黑推著三輪車,到聯邦大道路旁的二巷口售賣雲吞麵、糕點、豬腸粉等,為生活辛勤打拚的士乃人提供早餐。

身為長子的黎兆麟,自小與4名姐弟妹更是母親的小幫手,他們跟隨母親推著父親做好的糕點,到大街叫賣。

黎業融幫忙廚房的準備工作。(圖:星洲日報)

黎兆麟與妻攜手設面檔

黎兆麟於1973年與妻子周桂蓉(64歲)結婚,在未婚前幫助家裡賣豬腸粉的妻子,也成為面檔的助手,兩人更攜手在士乃大街設面檔,專賣自制的雲吞麵。

周桂蓉披露,從流動三輪車到在固定地點賣面,一做便是20多年,但隨著顧客的增加及停車位的不足,他們較後在大馬花園巴剎附近租店開茶室,併為茶室命名“生意興隆茶室”。

黎兆麟仍老當益壯,幫忙煮麵。(圖:星洲日報)

取“生意興隆茶室”寓意興隆

從原本無名的三輪車檔到路邊檔,再到以“生意興隆”命名的茶室,周桂蓉表示,曾經有人問他們,為何取名“生意興隆茶室”,但這名字就好像一股冥冥中的力量,讓他們靈光一現,相信神明會幫助他們,讓他們生意興隆。

從租店到自置店面,生意興隆茶室的生意日益興隆,茶室也因工作繁忙及自制麵條的繁瑣,直接向批發商拿貨。

黎兆麟表示,做面的工作很繁瑣,雖然本身之前也曾經做過,如今卻忘得差不多,加上逐漸年長,已多時沒做了。

黎富鳳一直是茶室的好幫手。(圖:星洲日報)

茶室由黎家第三代打理

目前,茶室主要由黎家第三代,即兒子黎業融、女兒黎富鳳及女婿佘瓊嶽合作經營打理。

從以前的三輪車到現在的茶室,黎家從逾70年前的流動小商生意到茶室營業,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變,特別是提供給顧客環境,更為乾淨及舒適。

周桂蓉透露,在搬遷至店面後,他們售賣的食物更多樣化,包括雲吞麵、清湯麵、咖哩面、包點、椰漿飯等。

生意興隆茶室位於士乃大馬花園。(圖:星洲日報)

女婿賣家傳滷鴨肉引食客

周桂蓉表示,女婿在兩年前更為茶室注入新元素,帶來父親的士姑來家傳滷鴨肉,吸引不少慕名而來的食客。

她坦言,做茶室生意其實蠻辛苦的,必須起早摸黑準備食材,以便趕在早上6時開門做生意。

她表示,不確定子女是否會堅持下去,雖然本身希望子女能夠繼續下去,並進一步將現有的茶室生意發展得更好,但如果子女有更好的發展,他們不會勉強子女。

“目前,我的兒子、女兒及女婿在做。新年過後,我媳婦也會回來幫忙。”

佘瓊嶽為生意興隆茶室注入新元素。(圖:星洲日報)

報道:蔡雪花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