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向来很有停车运气的人,在偌大繁忙的停车场总是能很轻易找到停车位,但这样的运气无法让我能够在新山中央医院找到停车位。
只有时常到新山两家医院的人,才能了解这样的无奈。
ADVERTISEMENT
早上8时门诊开始前后的时段,要开车从正门口将病人送到门诊处,绝对需要大排长龙,但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由于父亲能够自行处理复诊事宜,我这位柴可夫司机一般将他载到专科部门门口后,就会自行离开这个“大停车场”,到别的地方等待。
若有需要留下,我在停车场内也至少需要花费20分钟的时间,才能勉强找到一个停车位。
最近,缺乏停车位情况似乎不断在升级。
在停车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将车子停在医院周边的马路边,甚至还双重停车。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局开始执法,大动作地将马路围上障碍物,阻止民众在路边停车。
这下可好了,一瞬间少了几十个“停车位”,加上更换了新的停车系统,我在某个雨天经历了这个无敌停车场的新高峰。
工作人员穿著雨衣在出口处,协助要开出停车场的民众用无现金的方式缴付停车费,前方入口处要驶入医院的车龙塞得长长的,15分钟后我几乎只前行了不到100公尺,甚至还没进入医院范围内。
最终在大雨中,父亲撑伞走入医院复诊,两个小时后我再回到医院,现场还在下雨,所以塞车情况没有好转,父亲再度撑伞走到大马路旁才能上车。
真的是狼狈不堪。
新的停车系统采用车牌识别方式,理论上只要扫了车牌就能进入停车场范围,可以加速车流。但因为每一辆车在塞车中都贴得很近,而车牌识别系统要求每辆车隔开一定的距离,否则系统无法识别,自然无法打开闸门。
如果有些人不熟悉这个情况,就会卡在入口处,要等到工作人员来“解救”,那又是另一个长龙的开始。
上周我又到医院,在入口处又排起长龙,因为停车场内在找车位的车辆已经“外溢”,而我好不容易塞着进去后,在停车场范围内兜兜转转超过半小时,始终一位难求。
当局在医院对面的空地开辟了一个新的停车场,但需要穿过有七八条熙来攘往车道的大马路,而虽有天桥供行人使用,但距离实在有点远,到医院就医的很多都是老弱病残,因此乏人问津。
新山中央医院的停车问题由来已久,作为一名使用者,真心希望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否则想到去医院先害怕的是找停车位,真的苦不堪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