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山20日讯)每到傍晚自来水流量即转小,洗手洗碗都成问题,新山锦堂花园居民过去一个月来饱受疑水压偏低引致的“制水”问题困扰,不少年迈居民天天为水忙,提水洗涤忧酿意外事故。
居住在锦堂花园的多位居民代表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投诉,指自今年2月中旬开始,他们住家的水供流量不知何故每到傍晚时分就逐渐转小,尤其正值居民们举家用餐或洗澡的时刻,造成许多不便。
ADVERTISEMENT

他们表示,由于问题并非一两天,而是持续至今已长达一个月,对居民生活带来十分大影响。
受访居民表示,过去该区曾面对短暂制水问题,但未像今次持续这么久,令居民备受困扰,而居民们也猜测水供受影响问题与邻近的柔新捷运系统(RTS)工程有关。

他们也提及已对此分别多次向柔佛水务联熹私人有限公司(Ranhill SAJ)投诉,唯至今仍未获得当局正面回应。
针对上述居民投诉,士都兰区州议员曾笳恩表示,已向柔佛水务联熹私人有限公司反映有关问题,目前仍需等待当局给予答复。

住在该区的居民友进(60岁,从事资讯与工艺行业)表示,新山区国会议员阿克玛的助理今天已连同居民代表前往向柔佛水务联熹私人有限公司反映有关问题,希望当局能尽快采取应对措施。
他表示,位于高地的居民可感受到水供严重受影响,每到傍晚时分就只能眼看着水流量越来越小,心中十分无奈。
他也提及,除了多次向有关当局投诉之外,他也频频刷新柔佛水务联熹私人有限公司手机应用程式,以便了解该区是否是面对制水问题,但都未见任何涉及该区的制水通告。

居住在柏丽兰路的居民维拉沙米(73岁)表示,他也曾多次向柔佛水务联熹私人有限公司投诉,但只获得当局公关式的回应,没有对症下药。
“面对百般无奈,我只能在发信息向各单位投诉有关问题时,甚至加上了‘SOS’的求救字眼,希望引起当局关注。”

住在英丹路的拉惹新甘(74岁)表示,由于几乎每家都设有蓄水槽,冲凉方面相信没有太大问题,但对于家庭成员较多的家庭则需要节约用水,有备无患。
他表示,这段日子以来,他们在晚餐后都苦恼处理碗碟洗涤工作,有时甚至将其置放在洗碗盆,直到隔天一早水供恢复正常后才清洗。

同样居住在柏丽兰路的刘源平(72岁)表示,水供问题影响了晚餐后洗涤工作,他和妻子经常需要从厕所提水到厨房用于洗碗碟等,非常不便。
“尤其我们已经上了年纪,如此一来一往的提水,也很担心会酿成不必要意外,希望当局能尽快解决有关问题。”

独居的林裕源(75岁)表示,他经常在晚上7时许才回到家,或许因他的住家位于较低处,因此水供问题方面没有太大问题。
“但我周遭的邻居都面对水供恼人问题,希望当局能正视并关注有关问题。”

居民文森则表示,他住在毗邻花园住宅区的姐姐住家并没有面对水供问题,偏偏只有锦堂花园受影响长达一个月之久,令居民深感无奈。
他表示,如今每天只能节约用水,以备不时之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