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连锁效应

6月前
10月前
柴油补贴有所改变后,运输业自然首当其冲。就我们从业者那里得来的信息是,本地物流业的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相安华宣布将会在西马半岛落实选定柴油补贴计划,预计能够省下大约40亿令吉。 换言之,这些省下来的成本将会由市场去吸收。 毕竟,这项改变并不是为了增加收入,而是想办法帮助政府节省开支,或者改善财政赤字。至于为什么是柴油补贴,也不难理解,因为柴油使用者多为商业用途,涉及人数较少,对民间带来的冲击也会比较间接,那么怨气自然也会少,这是政府财政改革的试水温步骤。 从2023年开始,政府就在商用电费上减少津贴,那时对许多商家来说是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今,一年过去了,国家GDP在去年第一季到第四季分别交出了5.5%、2.9%、3.3%,以及3.0%的同比成长率。 GDP的主要构成,不管是私人还是公共领域的消费与投资,都有所上升;而在领域里,除了制造业微微下滑(因为受到全球电子产品需求放缓影响)之外,服务业、建筑业、采矿、以及农业都是上升;失业率和劳动市场也尚可。这些数据,或多或少都展示了马来西亚经济体的韧性,让政府更有信心地推行新改革。 柴油补贴有所改变后,运输业自然首当其冲。就我们从业者那里得来的信息是,本地物流业的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起初,市场原以为随着疫情促成电子商务普及化后,物流公司的盈利会更加丰厚。但是,你看到的商机,别人也看得到。因此,那些大型的电商公司就索性扩张自家物流业务,然后在平台里将其设定为默认运输选项(有一说是没有其他选择),借此把物流业的利润都拨进自家口袋了。反正在电商世界里,消费者对运输选项是没有太多偏好。 因此,物流业肯定会发生另一波商业厮杀或者整合,之后所溢出的成本才会冲击到消费者。 一旦这项补贴收获成效,或者提供更多的数据,让智库了解运输成本以及通膨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弹性之后,政府才可以着手 [vip_content_start] 研究怎么调整零售汽油补贴。毕竟,造价4.1亿令吉的PADU有多实用,你我心中有数。作为一个长期搜索官方数据的用户,政府官方数据的网页近年来是变好看了,但数据却如龙珠般散落在各地,让人难以理解政府的档案归类思维。 而燃油津贴调整的话,直接影响就是新车销售,许多从业者也好奇到底2024年的新车销售是否能超越2023年近80万辆的纪录。除了新车销售,另一个受到影响的自然就是加油站生意,上市公司里就以国油贸易和大马Petron首当其冲(BHP随着宝实得的私有化后不再公开数据),业绩估计会受到连累。有一说,或许可能刺激生物柴油(Biodiesel)的发展,但生物柴油和柴油之间难分高低,因为前者的储存、成本,以及应用,似乎尚未达到明显理想效果。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马来西亚的城市规划,就会发现生活和开车是形影不离,对比人们开车成本以及其覆盖范围,未必比公共交通来得逊色。所以,汽车销售额会有顿挫,然后反弹。 还有另一个可能性就是人们真的会改变自己的通勤模式,减少开车,并以公共交通的站点为活动中心。这样的话,那些占据了有利地理位置的房地产来说会大有吸引力,而且周边的经济活动也会随着活络起来,增加社会的财富效应。甚至,往远处想,因为人们减少开车,所以能够降低交通意外的发生,就连保险业者的赔偿率也会一并降低。当然,这也只是另一个假设状况。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有一样事情不变的,那就是当政府能够通过这些改革来降低财政赤字的话,那么债券市场对于大马政府的财政持续性会更有信心。如果这些改善足够显著,甚至有可能改善我国的信用评级分数,最后降低政府发债的利息成本,这一点在高利率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我相信政府现在的调整步伐虽然是缓慢,但大方向上是好事。说到底,马来西亚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也需要有人真的愿意去改变。也希望马来西亚经济会越来越好。 以上是个人对柴油补贴调整后的连锁效应推想,不知道各位看官又有哪些见解呢?
10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