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老子

老子叫人培养处世的智慧,他𣎴逃避现实。老子之处世哲学,就是以华人精神方面的坚忍特点,以及不气馁的生活方式为基础。 老子曾说过“上善若水”,并以“水性”比喩为理想的生活方式。 理想的生活方式为:一、水一直往低处流动,即是表现一个人的谦虚之态度;二、水是最柔弱的,就是因其彻底的柔弱,反而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三、水绝对不会违背对方,不管对方(包括器具)是何种的形态,它都有适应的柔软性。 水性般的生活,可以说是最理想的。学习水性的生活方式,可以了解到,水虽然给万物恩惠,但是它从来就不会违背对方,它老是流向人们不喜欢的低处。 “水”虽置身低处,它却拥有深渊一般无底之心,滋润万物时都会一视同仁。一个国家的治国之人,若能像水一样,那么,他治国时就不会产生破绽。他对事就能适当的处理,一旦把握绝妙的时机时,就会立刻付诸行动。就好像水一般过著不拂逆他人的生活方式,那么,都会可能免于失败。 可以说,老子之崇高思想,是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智慧。老子曾经说过:”以这个世界来说,没有比水更为柔弱的东西了,虽然如此,世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像水一般,彻底的打败强者。这是因为水彻首彻尾扮演弱者的原故。” 他的说法,真实很抽象,教人难以理解。若是把这种思想具体的说出来,可以用以下的一句话来比喻:“优秀的指挥官不会滥用权力;善于打战者,不在感情驱使下行动;常胜将军,不采取合力拼斗的对决方式;善于驱使人者,总是对人表示谦逊。” 老子说这些做法为“不争之德”。不拂逆对方,不与对方争。话虽然如此说,它却在不知不觉中站立于对方之上。 总结的说,老子所言之“上善若如水”,及其所说的“不争之德”,并非只是单纯的被动方式,而是一种把积极蕴藏于内的被动姿态。 所谓的《老子》,乃是以81个短章所形成的箴言集,道出了在苛酷现实中生活所需要的睿智!《道徳经》之两件事为其主张的论据。 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都有着普遍性之原理在发生作用,所以把它命名为“道”。老子说,只要体会到“道”,即可拥有“道”所涵盖的广大之“德”。 这些“徳”是由以下之元素所形成:无心、无欲、柔软、谦虚、柔弱、质朴、保守。 《老子》的作者,乃是号称“老聃”(姓李名耳,字聃)的人物,他生活在春秋战国的时期。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电邮网址,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来稿若发现有人工智能(AI)生成超过30%的痕迹,将直接弃用,有关作者未来的投稿也受限制;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10小时前
人生不如意时,就去看《老子》。 记得当时第一次接触《老子》这本书,是在大学的时候。彼时年少气盛,正处于积极上进的状态,只觉得《老子》的内容好消极,我甚至不认同书中的观点,只觉得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消极”的书呢? 后来,越长大,被苦痛洗礼了几次,才恍然看懂《老子》书中所说的。在最暗的时光里,我竟被年少时不认同的观点救赎,也挺神奇的。 那时我才恍然觉得,每一本书都有不同的使命,有些书令人积极向上,有些书令人沉醉在作家幻化出来的世界里,有些书则是黑暗道路中的一盏灯。没走过夜路的人,自然看不见那盏灯。 老师曾说:“前进有儒家,后退有道家。” 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我们一直被教育着要勇往直前,只要稍微停滞,就会被远远抛在后头。是以我不敢停下,不敢喊累,也不敢回头。重新打开这本书时,方知,除了要有向上的能力,更要有退下来的勇气。 是的,退下来,是需要勇气的。 苏轼的诗词中,写的尽是他人生中的遭遇,是这些苦痛令他的诗词名垂千古。原来现代人经历的痛苦,古代的人也经历过。人间这份礼包早在几千年以前就注定苦乐相伴。 庆幸的是,因为有书,人在痛苦时,仍然可以有所选择。如果没有书,吸烟喝酒大概成为了麻痹痛苦唯一的途径了。 如果天堂只有快乐,地狱只有苦难,那么人间,一定是最好的去处。
12月前
约10年前,在村里的民众图书馆开办经典导读班。每天晚上8点至9点半,读些经时日洗礼的好书,学习族群经典。 最初与一两位好友分头劝说身边的朋友,如幼时失学者,在晚年儿女都长大后便拥有各自的天地。这些活在黄金年华乐龄者便有机会弥补当年失学的遗憾。 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凑成十来位有意织梦者的参与。万事起头难,我选择先读《增广贤文》,此文适合中老年人,因中文词舒畅,容易朗诵。如书中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又如“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点明在人际关系中的个性。文中富有诗歌的韵律,可读可哼。每当心情舒畅时还可放声唱诵。 过后我又向大家推荐读《唐诗三百首》,先选读五言的,接下来是七言。时而我也会鼓励大家背诵。诗词不但是拿来读的,而是给我们意会的;若是懂得十首八首,再传授给孩子们背诵,真的是受用无穷呢。 我们这班老顽童还选读了《弟子规》、《大学》、《中庸》、老子、曾子、孔子…… 此外,在班中我也安排清唱华语歌曲来调济生活。选富有生活情趣的歌曲,如〈我在你左右〉、〈茉莉花〉、〈草原之夜〉等。每当唱到荒腔走调,大都是嘻嘻大笑一轮。愉快道安后各自回家,人人都有个美梦,安睡到天明! 最初,经典班每月学费为5令吉,后期就收10令吉作为活动经费。小部分赞助董教总,有时还资助国外偏远失学的孩童短期上学的费用;年终班学友聚餐及饮两杯红酒慰劳自己,真的不亦乐乎! 人生有机会读点圣贤书应是最幸运不过的事,尤其千古绝唱的唐诗,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百听不厌的诗句,增添几许文化的滋润,是前人无私留下的精神瑰宝。 班中有两位安娣女将,记忆特别好,可以背诵白居易的〈长恨歌〉,我曾征求她们在当年的文化街舞台背诵,她俩说若有机会绝不令观众失望!但MCO来了,一切美好的活动都没机会呈现了,奈何。有言:天忘我也非吾战之罪也。 有缘续到老子的学说的确使我对人生有更深刻的认知,老子说“上善若水”,劝人要如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的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字字玄机,洞悉人来到凡间,终老那天往哪里去,先有心理准备,就能坦然接受。 如今经典班的停办是因人数不足,间中也有3位朋友仙世。等待约两个月后只有4位爱书者报名,重办经典班无望,让我感慨万分……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