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潮汕

6月前
  豆狮,也称为糖狮,是潮汕地区一种用花生糖制成中国瑞狮造型的潮州传统祭祀食品,通常在元宵节时,供潮州人到神庙“拜老爷”(潮州人称拜神为拜老爷)时,掷茭杯“卜豆狮”回家供奉,祈求新的一年一家顺利平安. 也有人许愿,如祈求良缘等,并在次年双倍“还豆狮”来还愿。   豆狮制作渐式微   百年前,潮州人从中国潮汕走向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各国。这些离乡背井的潮州人,也将豆狮制作技艺带到东南亚,因此在有潮州人的地方,如马来西亚、越南,就有豆狮制作,但随着岁月流逝,豆狮制作渐式微,还有失传的可能。 在马来西亚,除了柔佛麻坡外,霹雳州安顺传统潮州饼家松茂东主陈惜波是一名制作豆狮超过50年的老师傅。   由于潮州人散居地区过于广阔,因此各国各区所制作的豆狮,其风格都不尽相同。   陈惜波:豆狮也分雌雄   陈惜波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说,虽然豆狮制作、外形都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豆狮都被潮州人用在祭祀时掷茭杯“卜豆狮”。   他说,在霹雳、雪兰莪的潮州渔村,如雪州乌暹、浅顶、大港及霹雳州四条港的仙法师公古庙,在神诞时,也订购豆狮,供掷茭杯“卜豆狮”,这些传统流传至今。豆狮也分雌雄,通常一对豆狮依“男左女右”的传统做法,摆设在在神庙中。   制作食材 花生白糖麦芽糖   “豆狮的制作食材是花生、白糖、麦芽糖。将去掉花生膜的花生搅碎,在热锅上加入花生碎、白糖、麦芽糖混和,盛上桌面。待花生糖温度稍降,在花生糖全面硬化前,需动手将花生糖切成所需形状,再塑成狮子形状。”   “在塑型时,需用到石具,以让柔软的花生糖定型,冷却后才能拥有狮子外型。在豆狮定型后,就为它贴上彩纸,以美化豆狮。”   他说,在中国潮汕地区,当地的豆狮都用模具制作,制出的豆狮都很工整,但却没有艺术独特性。   “所以我至今依然采用100%手工制作,维持我们的豆狮独特造型。手工制作还有其他好处,例如花生糖较柔软。”   青年不学制作师傅渐少   陈惜波说,现在的年轻人因害怕辛苦,不愿学习豆狮制作,导致会制作豆狮的师傅越来越少。   “以前豆狮制作,食材用量糖多过花生,在制作时双手需忍受花生糖热度,如今人们更注重健康,采用多花生、少糖制作,花生糖热度已降低了,在工作上会比较不会烫到手。”   “这是潮州人的文化食品,希望能继续传承下去,才有机会发扬光大。”     去花生膜香炒后,准备使用机器打碎花生。                
1年前
据说是让灶神在向天帝汇报时多替主人讲好话,而当灶神要讲不利于主人的话时,那粘口的落汤钱能将其嘴巴粘住。 正月初一,祖籍潮州的华裔有个特别的风俗,就是做“落汤钱”,目前尚可在中南马一些祖籍潮州澄海县的家庭里见到。 落汤钱的成分主要是糯米。以前的做法是采用糯米粉,加入热水搅拌,非常吃力。当今多数操捷径,以糯米粉混合水调匀蒸熟,或者搓糯米粉团放入水里煮熟(类似汤圆煮法),形状是圆形,大小如鱼丸般。煮熟了滚白砂糖、花生碎及芝麻碎即成。 在正月初一那天,必须做落汤钱用于祭祀祖先神明,过后阖家品尝,寓意今年赚大钱,有钱存,有钱赚。 由于滚上白砂糖,经过一段时间后白糖溶化,是会“生水”黏糊糊的,不仅导致手黏糊糊,吃起来也不爽口。为了避免这个现象,在煮好后,滚白糖芝麻及花生碎时,仅沾少许避免落汤钱黏在一起。当祭祀完毕要吃时,再次滚沾满它,这样吃起来就可口美味了。 (专访雪兰莪大港潮州女士,姓名不愿公开。祖籍潮州澄海) 林凯龙著《潮汕古俗》提到落汤钱却不是在正月初一做的,而是腊月廿四“送神上天”。 书中云:“腊月廿四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在灶台’司命公’牌位前祭拜灶神……潮人今日仍以瓶为’樽’装酒,与鸡、蜜饯、糖果、茶米、银纸、落汤钱等盛馔祀灶神……’落汤钱’则是一种蒸熟后滚上花生、芝麻、白糖粉的糯米粉团,香甜而又粘口,据说是让灶神在向天帝汇报时多替主人讲好话,而当灶神要讲不利于主人的话时,那粘口的落汤钱能将其嘴巴粘住。这一细节可见潮人的狡黠,这种精明什至表现在对神灵的态度上。” 叶春生、林伦伦主编《潮汕民俗大典》:“’落汤钱’是糯糖糍的谐音。糍即糍粑,就是搁了糖的糯米糍粑。它是在潮汕传统小食’糯米钱(糍) ‘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演变而来的。落汤钱是用糯米粉煮成稠糊状后用木棒反复搅动,使熟粉团更加纯滑,更具韧性。再将熟糯米团捻成若干个小团或用刀切块,入锅用葱油煎至两面微脆,再滚上芝麻糖粉。卖时用筷子从芝麻糖粉里夹出来。有时候家庭吃的落汤钱做好后还会再蒸一下才吃。” 上述二书没提及落汤钱是在年初一做的,反倒在《潮汕古俗》书中提到是在十二月廿四日做落汤钱,用于祭祀灶神,落汤钱香甜粘口,希望灶神上天讲甜甜的好话,若是灶神要讲坏话,落汤钱则会粘住其口而说不出话来。 仔细看落汤钱,极为类似 [nonvip_content_start] 仔细看落汤钱,极为类似麻糍。 麻糍分两种,一种是糯米团包裹馅料,圆形外层全是白色糯米粉,盖因煮熟的糯米团非常黏手,必须双手沾上糯米粉才能够提取米团来包裹,外层滚满糯米粉则可避免麻糍粘连在一起,也使到提取时不黏手。 另一种是以长方形铁片涂油,提取糯米团来滚花生碎及白糖,与落汤钱类似,但不是圆形,而是不规整形状,必须现做现吃,不可久放,不然就会生水黏糊糊。 其实,潮州落汤钱与福州汤圆乃同一种食品,后者也是糯米粉搓成圆形丸子大煮熟,滚上黄豆粉及白糖而成,这与潮州的滚芝麻、花生碎与白糖略微不同,此外,福州汤圆是在冬至做来祭祀并吃的。经过四昼夜,饭会生霉菌,这时候就观察霉的颜色,若是红或橙色,预示今年内好运吉利;假如呈青、灰或黑色,则为厄
1年前
1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