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巴士站

4星期前
    (沙亚南25日讯)由于精明巴士站(Smart Bus Stop)的造价不菲,雪州政府将不会继续有关计划! 掌管雪州投资、贸易及公共交通事务的行政议员黄思汉今早在州议会回答诚信党斯里沙登州议员阿巴斯沙理米的附加提问时表示,精明巴士站的设计美观,具有各项设施,包括充电插座、无线上网等;但造价成本非常高昂,因此州政府不会继续兴建精明巴士站。 “州政府会继续兴建一个更有性价比、舒适实用的巴士站。目前,已有的精明巴士站是设在主要道路,成为了地标性建筑,以鼓励更多高品质的巴士站在雪州兴建。” 依需求逐步装太阳能灯 他在回答巫统杜顺大州议员拿督佐汉的口头提问表示,州政府注意到有关巴士站设施昏暗、无照明或损坏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使用者,尤其在晚上造成危险。 他说,州政府通过地方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其中包括每月与指定承包商定期进行巴士站的监控,并根据需求和优先级在已确定的区域逐步安装太阳能灯。 “所有地方政府已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巴士站的设施处于良好且安全的状态。” 他举例,巴生王城市政厅正在14个巴士站安装太阳能板灯,预计将于4月全面完成,并计划在今年提升和维护30个属于市政厅的巴士站,预计总成本为49万6989令吉。 拨款11.5万拟修复巴士站 他指出,士拉央市议会则依据需求,逐步在巴士站安装太阳能LED灯。市议会从去年开始逐步提升15个巴士站,总开销为73万6000令吉,采用由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的最新设计。今年还计划对损坏的巴士站进行维护和修复,拨款为11万5000令吉。 他表示,加影市议会将对现有巴士站的太阳能灯设施进行定期监督,并使用今年的拨款逐步进行维护。市议会从去年开始逐步将现有巴士站提升为最新设计,今年也将继续有关计划。 他说,瓜冷市议会耗资13万2580令吉,从2022年开始逐步在特定的巴士站安装照明设施。市议会也从2023年开始根据批准的拨款逐提升现有巴士站。2024年使用市议会拨款新建了6个巴士站,成本为23万令吉,今年将继续新建3个巴士站并进行提升。 他表示,沙亚南市政厅将使用年度拨款提升25个巴士站,现有巴士站的提升成本估计为57万令吉。 他也说,安邦再也市议会去年使用房地部提供的设计新建了18个巴士站。今年将继续使用房地部的拨款新建另外18个巴士站,以提升公众搭巴士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阿都哈林:欢迎提出建新巴士站地点 此外,黄思汉在回答伊党巴也加拉斯州议员拿督阿都哈林的附加提问表示,不是所有巴士站由地方政府所有,有些是公共工程局或rapidKL。 他强调,不管是州议员、市议员或普通居民,都可以要求或申请巴士站的建议,政府欢迎大家提出适合兴建新巴士站的地点。  
1月前
1月前
(新加坡20日讯)外佣在新加坡乌节路地铁站、巴士站摆卖食物,3小时卖5大袋约50盒小吃,做法惹议。 《新明日报》接获读者通报,指每逢周末,新加坡乌节路幸运商业中心附近常有外籍女子销售自制的食物,甚至有人直接将餐盒摆在巴士站的座位上“摆摊”,供人挑选。 该报记者昨日上午约11时走访,发现新加坡乌节地铁站进出口处,以及附近一个巴士站,共有6名女子在场兜售。 其中2人坐在地铁站口手扶电梯旁,脚边放着三四个装着一盒盒自制食品的袋子,每过10分钟就会有顾客掏钱购买。 一旁的巴士站人潮涌涌,至少4名女子正在“摆摊”,她们将十多个装着食品的大小袋子放在巴士站旁的矮墙上,自己则站在一旁聊天,或与顾客洽谈。 其中一名卖家说,她们都是菲律宾女佣,闲时在家制作家乡传统食物,为多赚些钱才拿来卖,她们卖的食品包括米粉、米糕等小吃,用塑料盒包装,一盒5元(新币,下同;约16令吉)。 另一名女子则透露,她们除了现场售卖,也接受熟客订购,供应到聚会场所。 《新明日报》记者发现,卖家还会用纸笔记录订单,生意极好,巴士站“摊位”约50盒食物3小时内就售罄。 数名女子一度将食品摆在巴士站的座位上供顾客挑选,等待巴士的乘客无位可坐。 商家称“流动小贩”抢生意 公众忧食品卫生 附近一间杂货店经理珍妮弗受访时说,这批女佣周末常在周遭出现,售卖自制食物。 “有顾客告诉我,外面有人在卖跟我们店里一样的食品,他们还不需要付租金。” 专卖菲律宾传统食品的店员蕾雅(57岁)透露,这些“流动摊贩”过去1年都有出现,地点并不固定。 “自从她们来了,我们的生意下降了约20%至30%。” 据观察,一般都是菲律宾人购买。 公众张彩虹(60岁,退休)说,自制食品可能无法达到食品安全要求,万一吃坏肚子也无处申诉。 疫前情况一度猖獗 当局来取缔 《新明日报》之前报道,疫情前,幸运商业中心的商家曾申诉,每星期日早上8时至1时,商场后的行人道会出现大批女佣“摆摊”做生意。 非法路边摊售卖的东西包括手提包、衣物、食物,有者甚至在户外提供理发及美甲服务,影响商场店家的生意。执法人员到场取缔以及充公物品。 根据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法令,没有该国食品局执照而在公共场所兜售食品属违法。 非法兜售食品一旦罪成,最高可被罚款5000元(约1万6472令吉)。如再犯,最高可被罚款1万元(约3万2945令吉),或坐牢3个月,或两者兼施。 
2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报道/摄影:陈劭扬 (芙蓉6日讯)芙蓉火车站往返芙蓉第一巴士终站地下道近期展开翻新工程,并计划在入口处的小空间打造成绿化景观区,供游客拍照打卡! 由于地下道使用率低,加上没有定期得到维护,导致地下道长期都存在脏乱问题,此外,地下道不时也有流浪汉和醉汉徘徊,随处大小解,使到地下道不时能闻到阵阵的尿骚味。 据了解,随着芙蓉火车站即将在2026年提升为“芙蓉中环广场”,地下道有碍市容的问题,当局也必须改善,或找到解决方案,因此,大马铁道资产机构(RAC)月前也委任承包商,在地下道及进出口处展开美化工程。 《花城》社区报记者走访了地下道,发现此前漆色脱落的白墙,已经重新粉刷成灰蓝墙,包括往返巴士站的步行道则重新粉刷成红色。 惟景观区的美观工程,仍未有动工的迹象,不过,根据在场承包商的描述,地下道除了会把墙壁重新粉刷,之后也会加入设计,模拟成火车内的情况,让曾经脏乱及充满异味的地下道,让人耳目一新。 另外,在其中一个入口处的小空间上,负责工程的承包商也会加入拥有旧火车元素的景观设计,并且也会在景观区进行绿化布置,变成一个休闲小区。 根据设计显示,相关工程不排除是要设计成芙蓉的打卡点之一,让到访芙蓉的游客,再增添多一个新去处。 尽管如此,根据告示牌显示,地下道提升工程是在今年5月5日展开,并预料会在6月4日完工,但根据观察,截至目前为止,除了外墙已经粉刷外,其余工程尚未有任何动静。 在场的工人指出,由于他们负责的部分已经完成,另一部分的工程则是由其他承包商负责,因此他们也是无法确定,工程完工的日期会落在何时。 无论如何,他们说,根据目前情况,若工程顺利完成,相信让整个地下道环境变得透亮,不再阴森森。 在该处营业的商家也希望在提升工程完成后,可以吸引更多商家入驻,带动地下道的商业活动。
10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新加坡5日讯)女子在巴士上遗落苹果耳机,通过定位系统发现耳机“搭巴士”去到组屋区,但她挨家挨户找了2个小时不果,只好贴寻物海报和报警。 王小姐(24岁)向《新明日报》申诉,本月1日下午5时40分从吉丰弄(Keat Hong Close)第803座组屋楼下的巴士站,搭301号巴士前往蔡厝港巴士转换站。 当她抵达后走去蔡厝港第一乐广场途中,手机屏幕突然弹出信息,称她价值约365元(约1278令吉)的苹果第二代AirPods耳机不在身上。 “由于301是支线(feeder)巴士,它不会以转换站为终点,而是继续走几趟。我的耳机应该是从口袋掉落,我就看了耳机定位系统,发现耳机跟着巴士一起走,沿着巴士路线移动。” 有人曾两度尝试使用失败 于是她立马跟着耳机的位置追去,最后抵达吉丰弄第801B座组屋。由于耳机定位系统显示位于该座组屋,她因此从二楼问至13楼,每一层楼询问了约3个单位,但居民们都称没捡到她的耳机。 “我当时挨家挨户敲门,询问2个小时都找不到。有些邻居甚至认为我是可疑人物,我无奈下只好先去报警。我也看到信息显示,指有人两度尝试使用我的耳机,但都失败。” 其实她早前已把耳机设置成“丢失模式”,在这情况下,她能随时追踪耳机何时被使用,其他iCloud用户也不能登记这个耳机。 她随后返回该座组屋,在电梯旁的告示板上贴海报,指自己在巴士上遗失了一个粉色外壳的苹果耳机,最后显示的位置是这座组屋,并写道:“若你拿着我的丢失耳机,请联系我。一旦约见面确认后,我就会奖励你20元。我也已向警方报案。” 她也称自己耳内患有湿疹,因此若有人尝试使用,可能被细菌感染。耳机上也有明显的血迹。 王小姐说,这个苹果耳机是男友为庆祝他们相恋五周年纪念日而省吃俭用买下的,意义重大,希望能找回。 新加坡警察部队受询时证实已接获通报。案件还在调查中。
11月前
加冕河河水缓缓流动,时光也缓缓往前挪动。居銮旧巴士站位于加冕河段旁,半世纪以前曾是居銮人及附近居民往返居銮的交通转换站,同时也是当时的人口聚集区。 遗憾的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一场大火,烧毁附近的木屋区,并搬迁至龙城广场旁,曾经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如今已不复再。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这些人,那些事〉将带读者回到早年的居銮旧巴士站,透过当地人的口述,追溯上世纪发生的旧人旧事。 孙福盛:1969年曾被大水淹没 居銮在地历史工作者孙福盛指出,旧巴士站是当时銮中学生重要的转换站,无论是到拉央、令金、亚依淡、加亨等周边小镇,往返居銮上下课,他们都会到该处搭巴士,是上世纪銮中生的求学回忆之一。 “那年代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汽车及摩托车,因此巴士站不仅供学生使用,也有割胶工人使用,他们大清早5时30分乘搭巴士到胶园割胶,下午2、3时,才搭巴士回到巴士站。” 他回忆起1969年的大水灾,当时就读銮中高一,巴士站附近地区一片泽国,被水淹没,是当年的重灾区之一。 后方曾是哈芝马南木屋区 孙福盛指出,旧巴士站后方曾是哈芝马南木屋区,其入口处有间“快乐园”茶室,其后方就是旧巴士站的2间巴士公司办事处,附近有美都戏院及百乐门酒吧等。 “这一区是当时居銮最热闹,也是最多人潮聚集的区域,街边甚至有营业到深夜的露天小贩。” 他透露,居銮文艺协会资深会员陈桂莲曾描述过木屋区的景象,曲折狭窄的小巷总能看到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性工作者,她们身上都有一段心酸故事。 “她说,木屋区内有间庙宇“三一教主”,每逢神诞,该处都会搭建戏台上演木偶戏、闽南剧等。” 孙福盛说,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旧巴士站旁的木屋区及茶室被一场大火烧毁,随后不少流动小摊贩仍在快乐园茶餐室旧址上做生意。 邢诒昆:戏院巴士站带旺生意 曾在该区经营书店的业者邢诒昆,对于旧巴士站的热闹景象依旧记忆犹新,他所售卖的物品包括漫画及唱片。 他说,部分乘客甚至会在等巴士时,到店内翻阅漫画《李小龙》、《龙虎门》、《老夫子》及《小流氓》等。 “从70年代开始在该区营业,当时年逾20,旧巴士站总是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晚上甚至有不少人会坐在店门口等巴士,或倚靠在栏杆上聊天。” 他指出,由于戏院和巴士站在店对面,生意额同时被“带起来”,直到后来旧巴士站搬迁后,生意逐渐变淡。 邢诒昆提到,早前部分乘坐巴士前来读书的小学生遭到霸凌,他们下巴士后被高年级小学生或中学生拉到后巷欺负。 谢有达:不少乘客借厕所寄放东西 中药店业者谢有达曾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该区营业,他指出,当时曾有不少乘客前来借厕所,部分乘客甚至会把东西寄放在店里。 谢有达曾于80年代就读于居銮中华中学,他说,放学后会到该区吃干捞面,随后到“小裕成”书店看漫画;当时巴士站旁有一些摊位,售卖糖水及糕点等。 他提到,早前人口较为集中,各所学校的中学生都会通过该巴士站往返居銮市区,部分学生甚至会提前与朋友约好放学后在巴士站见面。 谢有达说,来自令金、沙翁、加亨及巴罗等村民都通过乘坐巴士,到居銮电影院看戏和购买日常用品。 他指出,早前经常乘坐56号巴士上学,车票约30仙;当时亚依淡也有不少学生前来上学,放学后他们才走路到旧巴士站乘巴士。 “感谢早上7时开着56号巴士的司机大叔,无论刮风、下雨或晴天,他总是载着满车的銮中生送到銮中门口,才把巴士开回巴士站” 叶国运:旧巴士站附近有数排木屋 鞋店业者叶国运从小在该区长大,据他所知,当时旧巴士站附近有数排木屋,居住在该处的包括性工作者及家境较为贫困者,他以前小时候会到该处玩耍。 “那排木屋30或40年代建起,部分居民会在住家内开设麻将馆,我会到麻将馆内找香烟盒子来卖;附近也有游乐场及德士站。” 他指出,早前会与家人搭巴士到丰盛港路的丽都戏院看戏,小孩的巴士票约为10仙;小孩电影票为40仙、1及2号位为65仙、3号位为40仙。 “以前我很少搭巴士,但偶尔会搭巴士到勿刹路(Jalan Besar)探望姑姑。” 郑志和:由政府管制 属短程巴士 摄影爱好者郑志和指出,1967年做学徒,日薪50仙,日常会走路到快乐园茶室吃饭,其所售买的食物包括槟榔叶包起来的1令吉炒面、10仙咖啡、20仙大包、10仙小包、5仙豆沙包等。 “茶室早上6时营业到凌晨12时,当时旧巴士站很热闹,末班巴士出发时间为晚上11时,大家收工后出来走街,到该区消费。” 他说,当时由于政府管制,站内的巴士都属于短程巴士,每家巴士公司负责一个区域。 “比如令金巴士公司巴士路线到令金区、丰盛港巴士有限公司巴士路线开到丰盛港。早年没有直通巴士,要去远地只能透过转站方式,因此巴士生意很好。” 他指出,站内的巴士只会行驶到令金、丰盛港、亚依淡,乘客若要去到新山、吉隆坡、昔加末等地,需先到亚依淡巴士转换站;乘客若要到登嘉楼、关丹等地,需先到丰盛港巴士转换站。 “从居銮旧巴士站到亚依淡车票为40仙,旧巴士站去到新居銮车票则是10仙。” 他提到,巴罗、占美、梁站是没有路连接到居銮,交通不方便,德士费较贵,因此当地村民大都通过火车前来居銮,他们偶尔为了买米或大件物品,会选择租用霸王车往返居銮。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