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廊

从没想过自己可以那么死心塌地跟了同一个托尼老师快9年了。回想起第一次在日本理发,好紧张。事先看了一些日本理发的会话教学视频,还把会用到词汇,像是:剪短、打薄、刘海、染发等都记起来,后来一次生、两次熟,慢慢地开始期待每一次的美发体验。 在日本第一次光顾的发廊,不是现在这家。当时日语不怎么会说,觉得理发师因此而不太友善,没有间隔、开放式的环境可以轻易听见隔壁理发师和顾客的聊天内容也让我倍感压力,走出那家发廊以后根本不想再次光顾。 那次之后,在网上看了好久的评论,找到了现在这家,和我的托尼老师二股先生的缘分,就这样展开了。二股先生只会说日语,见我是外国人,却没有放弃和我沟通。需要的服务、发型、发色、刘海去或留、消费金额等,都会在服务开始前沟通好,让人很放心。 有一次理发,二股先生和我聊天,发现两人的共同兴趣是日剧。后来每一次找他理发,他都和我聊日剧,我就当是去边美发边练习日语会话。 最近一次,二股先生问,最近有看什么有趣的日剧吗?我告诉他,没看什么新的日剧,但重看了好久以前的《神啊!请给我多一点时间》,没想到二股先生竟然对剧情了如指掌,滔滔不绝地聊开了,还直呼“好怀念!”身为男生,他也觉得金城武帅! 其实,八年多来,也背着二股两次,去了别家发廊。因为二股先生为了帮我掩盖生长速度极快的白发总是推荐偏暗的棕褐发色,而且一般去新的发廊会有初次折扣,结果兜兜转转,还是想念二股先生的手艺啊! 在马来西亚有太多难忘的理发经验。最常遇到的,是一进发廊,理发师就开始嫌弃你的发质不好,让你一定要用他们家的护发产品,然后整个理发过程都不厌其烦地硬推产品,直到你结账的那一刻……还有一种情况是,“你之前在哪剪的头发?他们把你的头发都剪坏了!”贬低他人的同时,把自己夸成跟救世主一样,仿佛只有他能拯救我那无可救药的头发…… 日本的发廊不玩强硬推销 最夸张的一次,是某日在某家商场里经过一家发廊,突然想洗个头和稍做修剪。前来招待的理发师帮我系上围布,问我想怎么剪。我说,只要稍微打薄和把发尾开叉的地方剪掉就行了。可那个看起来应该是特别擅长剪鲍伯头的托尼老师,却硬是说要帮我弄个鲍伯发型,说特别适合我。问题是,当下我并没有打算剪去留了好久的长发。没等我点头答应,他就准备工具去了。回来的时候,生怕被他一刀把我的长发给剪光,我说∶“我可以不剪了吗?”他有点没反应过来,可能史上没有穿好围布结果剪不成的顾客吧。他问∶“怎么了吗?”我回:“因为我没有要剪短!”结果,他帮我撤下围布,让我走了。那家发廊,现在经过,还心有余悸。 日本的发廊不玩强硬推销这一套,用到好用的产品时,还要自己开口问,理发师可能还会建议你网络上买比较便宜。再来,理发师全程只为你一人服务,包括洗头,都是同一个理发师负责到底,不会让助理或学徒给你洗。而且,日本人的守时态度在发廊也是贯彻始终,网络上预约时会出现美发过程所需的时间,理发师会保证让你在预计的时间内,美美的走出发廊。 最满意的点是,有一次拿了宋慧乔的短发照给二股先生,结果二股竟然剪出一模一样的发型,连耳边头发的长度也拿捏得精准,剪完家人们都说换张脸就是乔妹了。 日圆贬值,来日本的时候,不妨也来体验一下,日本的理发服务吧。
2月前
(新加坡14日讯)一名已婚发廊老板爱上女员工,在对方离职后,仍死缠烂打接近两年,天天在她出没的地方守候,还送礼、送情书。女子半年报警7次,前老板却在接受调查后,仍继续骚扰对方,昨日被判坐牢3个月。 《新明日报》报道,35岁的被告张金杰(译音)是一家发廊老板,女受害人则是他的一名29岁前职员。被告曾向女子告白,但对方因他已婚而拒绝。 被告昨日承认一项防止骚扰法令罪行,另一项交由法官下判时纳入考量。 根据案情,受害人向被告辞职后到新的发廊上班,期间被派到不同分行工作,地点包括肯特岗、加冕购物中心和大巴窑等。 调查揭露,自2023年1月起,也就是受害人离职后,直到2024年9月,被告会在受害人工作地点和她的住家组屋底层徘徊,每次至少一小时,最初甚至每天“报到”。 不仅如此,被告还会在受害人上下班时跟着她,如开车跟在她乘搭的巴士后面,或是跟着她去搭地铁等。 被告也至少4次送礼上门,除了食物外还有一个名牌包包,礼物附上情书表达爱意,但受害人都不接受。 被告还于去年1月到10月间,用7个不同的电邮向受害人发出至少31封示爱邮件,一再邀她出来见面,还说她残忍无情,总是毫无回应。 控方指虽然被告没有恐吓或对受害人做出暴力行为,但他近两年来的行为造成受害人困扰,建议法官判他3至4个月的监刑。 法官最终判被告坐牢3个月。
3月前
1年前
(新加坡10日讯)男子申诉,母亲去染发,原本说好漂发及染发只需125新元(约435令吉),结果前后付了431新元(约1499令吉)。消协受询时指出,涉事发廊今年曾接获11则相关投诉。 《新明日报》报道,事主陈先生(28岁,销售)受访时说,母亲打算染一头粉色头发,于是在本月2日早上11时许,光顾武吉班让万吉路一家发廊,岂料竟是一场梦魇。 “一开始咨询时,理发师告诉母亲,根据她的头发长度,包括漂白头发在内的染发费用是125新元。经理当时强行推销了一个价值250新元(约870令吉)的配套,说是可以用来染发或剪发。” 使用配套还须另付费 两天后,陈先生的母亲到发廊使用配套染发,付款时竟被告知,染发过程中共漂白了3次头发,所以必须另外付费。“对方说漂白一次是99新元(约344令吉),3次只需付271新元(约943令吉)。” 逼于无奈之下,陈先生的母亲只好付款,理发师当下还推销另一个价值800新元(约2783令吉)的配套,吓得她赶紧离开。   陈先生说:“母亲告诉我此事,我立刻到发廊质问。经理解释说,外面的市价甚至更贵,收费达到七八百新元,我认为这个解释非常离谱。”  为了安抚陈先生,发廊经理答应退款100新元(约348令吉)。“回家后,妈妈数了一下,退款竟然只有90新元(约313令吉),但我们再也不想回到店里对质了。” 陈先生说,母亲染一次头发,先是花了250新元买配套,之后漂白又花了181新元,前后总共431新元,令母亲的心情严重被影响。 消协主席杨益财受询时表示,从今年1月1日至12月5日,消协共接获11则关于上述发廊的投诉。 有顾客称:染发护发被收5千令吉 有顾客网上留言,也称被发廊额外收费,花了一个月薪水。 目前,谷歌上有9则关于上述发廊的评分与评论,有3名网友表示自己遇上类似的经 历,不止服务一般,还被征收额外收费,呼吁其他人切勿光顾。 苦主诺尔留言称,去年5月到发廊,完成染发和护发后,被推销价值1200新元(约4175令吉)的配套,称有10个使用次数。她拒绝购买配套,理发师竟开始和她“清算”所有费用,最终被迫支付1485新元(约5166令吉)。 她表示,她很后悔没有事先问价钱,因为其他发廊都会提前告知。“我花掉了一个月的薪水。” 记者拨电被挂断    上门询问没回应 记者日前走访发廊,希望向负责人咨询此事,岂料等了超过半小时,负责人仍没有出现回应。隔天,记者尝试拨电询问,但电话直接被挂断。 杨益财表示,一般上顾客投诉上述发廊的销售方法让他们感到压力。此外,即使顾客没有同意接受额外的服务或护发疗程,却还是被收取了更高的费用,与起初说好的价钱不一样。 “我们鼓励消费者光顾有CaseTrust认证的美容、水疗和保健企业。它们提供长达5天的冷静期,以替未使用的服务进行退款。此外,它们也有严格的‘禁止销售’的规定,营造无压力的消费环境。”
1年前
(新加坡27日讯)妇女申诉在一家发廊染发遭烫伤头皮,还被人笑说:“发型犹如被狗啃咬”,导致自己夜不能寐。发廊回应说,已让对方回来检查情况。 事主林霖玲(44岁,销售)受访时说,本月19日,她与朋友一同到狮城大厦的一家发廊剪发,她还如往常一样,烫染头发。 “我当时挑了一张想要的发型照片,请理发师帮我剪,并要求理发师加快烫染,好让我跟朋友可以同步完成,再一起离开。” 岂料,理发师不仅毁了发型,林霖玲回家后,还发现头皮多处发红疼痛。 “我请同事检查,发现头皮上有不少烫伤的痕迹。我不时感觉到头皮会抽痛,甚至晚上还会痛醒,梳发时也会因触碰到伤口,痛得跳起来。” 林霖玲也指出,不少人笑说她的发型“犹如被狗啃”,令她十分难过。 “头皮还能恢复,头发则需要很久才能变长,然后才能再剪。我前几天看着我的发型,还不由自主地哭泣。” 对此,涉事发廊应询时表示,发廊一直都在与顾客沟通,之前也已经与顾客达成一致,请对方择日到发廊查看情况,并没有不愿意负责。 “我们不能只听顾客一面之词,需要先查看情况如何,才能决定怎么做。” 购买千元配套 林霖玲透露,当时被发廊的“买千元送两百元”配套吸引,因此购买了千元(新币)配套。 “我之前已经使用了两次,体验一直不错,不料这次竟遭遇此事。如今,我希望能够得到发廊的合理赔偿。” 到其他发廊“修复” 林霖玲透露,由于自己痛得受不了,已经在24日到了另一家发廊“修复”头发。 “理发师告诉我,我的头皮上有不少伤口,怀疑是染发药剂灼伤了头皮,如果不妥善处理或许会导致毛囊坏死,日后可能会脱发。” 林霖玲说,她为此花费上百新元修复护理,之后也被告知要完全修复,至少要再花700新元进行完整的护理。 “经过护理后,我的头皮状况已经有所好转,发质也柔顺许多,不再像之前那么丑陋。”
2年前
(新加坡3日讯)发廊老板开水果摊,为带动生意,搞促销推出“买水果,送剪发”,附近榴梿摊贩无惧竞争激烈,回应说:“他们买榴梿送剪发,我们买榴梿送榴梿。” 《新明日报》报道,位于勿洛中心第211A座组屋楼下的一家发廊近日在店外挂上了“买水果,送剪发”的横幅,只要购买至少20新元的榴梿,就可获得价值10新元的免费剪发。 发廊外原本空着的地方,已从前几天起摆满了榴梿。 老板秦志龙(49岁)受访表示,他的目的并不单是为了做生意,也希望可以降低公众的生活开支。 “现在通货膨胀很严重,我既然已经开了发廊,又卖榴梿,那结合两者就可以让公众既享受吃榴梿,还可以不花钱剪头发。” 他说,发廊一天大概可以发出100张礼券,顾客不需要马上使用,可以日后有空再过去剪发,并无任何期限。 记者发现,虽然“买水果,送剪发”吸引人,但是似乎附近其他两家老榴梿摊位的人潮更多。 公众:好吃更重要 受访公众表示,虽然免费剪发有趣,但是榴梿口味更重要。 熊先生(70岁,退休人士)说:“买榴梿最重要的,还是好吃不好吃,而不是免费可以得到什么。我还是会光顾我以前常去的摊位。” 梁先生(45岁,司机)则从发廊买了两个榴梿。 “我平时很喜欢吃榴梿,第一次遇到还会送剪发,等我头发再长一点就会去免费剪发。” 附近榴梿摊贩:买榴梿送榴梿 在附近营业的榴梿摊贩陈先生(23岁)告诉记者,他们欢迎新人加入榴梿行业,也尊重对方做生意的方式。 “他们买榴梿送剪发,我们买榴梿送榴梿。” 秦志龙说,他今年新成立了一家蔬菜水果公司,希望可以拓展业务。由于现在临近榴梿季,而他本身非常喜欢吃榴梿,于是决定先试卖榴梿。 他说,榴梿来自马来西亚,只能留两天,第一天若卖不出去,第二天就要降低价格卖。 “我留了大约10万新元的预算,现在刚开始,还看不出生意好不好。如果未来可以平衡开支,有赚些钱,我们可能会卖别的水果,其它分店外也会照做。”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