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南大生
狮城二三事
被指对狮城华校生情感缺理解 《大风吹》引热议
电影《大风吹》引起涟漪,导演唐永健回应说,电影以新加坡当年华文教育为背景,描绘一个华校生制图员(draughtsman)经历中年危机和家庭关系的崩解,是部叙述个人失落感的电影,盼能引起观众共鸣。
1年前
狮城二三事
狮城二三事
视频 | 南大生4年半完成8次实习 “薪水逾3万比全职员工高”
一名电脑科学系学生竟在四年半时间内累积了八次实习经验,月入达近万新元,令人称羡。
2年前
狮城二三事
狮城二三事
不敌罕见骨癌逝世 狮城南大生生前策划后事
(新加坡17日讯)新加坡一名患癌男子去年得知自己仅剩半年寿命,于是一手操办自己后事,包括选灵堂地点、布置风格和遗照等,他于本月14日不敌病魔过世。 《新明日报》报导,不幸病逝的是林占淳(28岁),就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时发现自己患上罕见骨癌,得切左下颚保命,岂料过后癌细胞复发和扩散。 他的父亲林羽鹤(74岁)今早在灵堂受访说,占淳是家中老幺,上有一兄一姐。 他表示,儿子在2018年5月因牙痛看牙医,照X光后发现左颚骨下方有肿瘤,确认罹患骨肉瘤(Osteosarcoma);当时儿子还在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念二年级。 他说:“占淳用了一整年来治病,学业只好暂停两年。2020年,为了完成学业,他重返校园。岂料2020年6月复诊时,他的耳朵旁出现异常,检查后证实癌细胞扩散,他于是再次接受治疗,2021年动了两次手术切除癌细胞。” “无奈过后病情并未好转,他去年11月复诊时,医生说癌细胞已扩散到脑壳,并指占淳仅剩下3到6个月的生命。” 他指儿子没有被这个坏消息打击,因为5年前患癌后,医生就曾说过可能剩下5年寿命,那时早就有心里准备,所以儿子也接受了这个事实。 他表示,儿子自知生命即将走到终点,于是决定交代好自己的后事。 他说:“灵堂地点和布置都是他选的,本来他想把灵堂设在殡仪馆,后来考虑到亲属带着小孩去殡仪馆不太方便,才选择在住家楼下附近。他也选了钟爱的球衣和球鞋入殓。” 林占淳本月14日凌晨在医院过世,结束了他的一生。 遗愿盼病患积极抗癌 林羽鹤说,无论是生活上或抗癌路上,儿子都有一股顽强的意志力。 他说:“患病前,他原本想要去加拿大参加交换计划,患病后只好暂时搁置。原本想到等他身体一旦好一点,他就独自去。” 他说,妻子的腿脚关节不好,上下楼梯不适,却一直不愿看医生,占淳自己腿脚不便,得知自己自己剩半年后,还硬带着妈妈就诊。 “以后没机会了,所以那时他趁有时间就带她去看医生,还要让我们好好照顾自己。” 占淳姐姐林姿华(37岁,服装店主管)则说,弟弟非常体贴,去世前最担心父母不会好好照顾身子。 她说:“弟弟说,如果有多一两年生命该多好,可以好好照顾父母。” 医生:10岁至20多岁青年易患骨肉瘤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研究显示,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癌症,全球每年每100万人中约有3.4人罹患这类癌症,若以新加坡人口估算,每年约有15至20名新加坡人确诊骨肉瘤。 新加坡一家医院的骨科矫形高级顾问医生李浩洲说,这类骨癌患者大多是骨头还在成长的人,他们大多是十多岁的青少年,或是二十多岁的青年。 他说:“若是十几岁的孩子患病,一般不易察觉。他们可能以为只是骨头痛,不一定会发现身体有异。目前,没有任何有效的方法能够预防骨肉瘤。”
2年前
狮城二三事
VIP文
黄大志教授|南大生的拼搏精神与全球化经济
马新两地南大生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他们靠着过人的毅力和智慧,不论在学术界、企业界或其他领域,都敢于面对挑战,突破局限,在困境中创造奇迹般的成绩。 新加坡南洋大学在1981年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新加坡国立大学之前,其毕业生是受委屈的一个社会群体。当时的南大学生主要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校。马新两地,独立后的政府,继承了殖民地时期的重视英文、轻视华文的传统,承认的大学以英国宗主国和其他英联邦白人国家的大学为标准。 在大马,1970年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行政语文逐渐以国文(马来文)取代英文,原有的英校也迅速被关闭并改用马来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南大科系除了一些受英澳承认的专业文凭,譬如会计系,能通过英澳专业考试取得受大马政府承认的专业文凭外,其他的基本不受承认。一般大马的南洋大学毕业生,只能朝国际和国内私有企业找出路,其中许多工作数年后便出来自己成立公司创业。 而新加坡的南大毕业生则与大马的毕业生不一样。新加坡政府从开始不承认南洋大学毕业文凭,很快就改变立场,承认南大资格,并接受可以进入公务员和政府企业服务。自然,早期南大生即使被吸纳进入政府行政体系,一般由于工作语文是英文,而且顶头上司往往是不谙华文的英校生背景,习惯上会瞧低英文较差劲的华校生。除了极少数英文较强的南大生之外,选择进入政府机构的南大生不少都会有一肚子委屈,起码最初数年会有这样的心理滋味。 尽管大马和新加坡的南大毕业生的境遇有所不同,但1970年代中后期中东石油输出国引发的两次石油经济危机,却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转运机遇。随着欧美和日本的工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大量转移到东南亚,他们的首选地就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新加坡的亲商、行政效率、人才集中以及低税率,曾一度吸引了约一半的东南亚外来投资。 对于马新两地南大生来说,欧美日外资带来工商业庞大机遇,无论受聘或经商,均无需忧虑政府对其文凭的不承认或“歧视”。外资企业要的是工作能力强、肯打拼及尽心尽力的大学生,英文差一点可以干中学嘛!肯学的话,何愁不能迅速掌握行业的专业语言和运用?出来自行创业或继承祖业的南大生,也在1980年代末期开展和19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加剧的全球化热潮中,从深刻社会变革的商业发展中找到新的一片天。 在大马过去半个世纪的马来种族主义统治下,我们可以观察到两种迥异的社会现象。一个是提供养老金制度、以马来人为主的臃肿公务员体系,员工大多因循守旧,改革积极性不高。另一个是较为蓬勃、以华人为主的私人企业界。他们基本没有政府提供的保护伞,事事都得靠自己拼搏以求生存,并取得事业的成功,其中就有不少是南大生。 在融入全球化市场经济的马新社会,能紧随自由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逻辑,并能看准商机并进场创业拼搏者,便给自己提供了纳入正轨的条件,在南洋大学求学的数年,更给他们配备了一定知识、勇气和自信。这自信就是建立在无需依赖政府,也能走向成功之路。 马新两地南大生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他们靠着过人的毅力和智慧,不论在学术界、企业界或其他领域,都敢于面对挑战,突破局限,在困境中创造奇迹般的成绩。限于篇幅,我仅提出较为熟悉的一两个例子。列出的企业并非是唯有的典型模范,其他不被例举的,也许是更为成功和庞大的企业,只能说是无心之过,对此请勿介意。 我想说的就是手套制造商高产柅品(Kossan)的创办人林宽城。据2020年7月初胡润发布的全球富豪榜上的企业家,林宽城个人财富已达11亿美元。当时全球大企业大部分均受冠病疫情影响,高产柅品是少数仍然盈利的企业。 林宽城出身雪兰莪濒海的小渔民,家中兄弟姐妹10名,初中一开始就随着父亲出海捕鱼。两年后他征求父亲同意,让他继续到吉隆坡尊孔独中继续读书到高中毕业,之后考进南洋大学化学系,1970年代中期毕业后赴英国考取化学工程系硕士学位。回马不久便筹集了15万令吉资本成立高产柅品工业有限公司,开始生产橡胶轴承供渔船使用,以及其他有市场需求的橡胶产品。今天,林宽城的高产柅品是全球最大的两家橡胶手套公司之一。另一成功例子是为高产柅品供应化学材料的理建企业 (Luxchem)的创办人邓英仕,他也是同一时期的南大毕业生。 林宽城成功的秘诀在于四点, 即时刻不断努力学习和充实新知识,企业经营模式要有永续发展的空间,生意坚持以诚信获得他人信任,并依靠分析力寻求最佳经营策略以寻求突破。看来,林宽城在南大和英国大学的多年学习,均给他提供了这些自我督促上进的条件。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换句话说,南洋大学文凭不受大马政府承认,看起来是祸,但这又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会含有祸的因子。因此,好的事和坏的事也可能互相转化。祸在勇于克服重重困难和拼搏下,能变成福份。反之,福份在懒散、精神溃败和不思作为下就会变成祸害。
3年前
VIP文
最新文章
南大生花多4年才读大学 “母支持 让我一路闯关”
小六会考之后,李科响用了12年才进入大学殿堂,比同龄男生多了约4年时间。李科响的求学历程更长,他所经历的也更多。但一路闯关,直到考入南大,李科响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妈妈的支持。
4年前
最新文章
更多南大生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