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越堤族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马劳”这词,让人联想到“马来西亚外劳”或低下阶层非专业领域的劳工,具有贬义,或许称他们为“越堤族”或“跨境通勤族”更合适。 我住新山武吉英达花园,因为这里靠近马新第二通道,每天清晨四五时,就会听见左邻右舍摸黑关门、启动摩托车的声音。 然而,对出国赚“辛币”的他们而言,一路上存在许多未知,车祸、插队或推挤而大动干戈、通关系统故障或佳节来临以致耗费数小时才顺利通关、 越堤族每天穿梭在现实生活与生命的临界点,稍有不慎则一去不复返。 这现象反映马新两国的就业机会与薪资问题、劳资政策差异、我国面临人才外流的不良现象。 虽然,政府在人才外流课题上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招揽海外的大马专才回国服务,但是部分定居海外的国人,因繁杂的手续或其他原因,放弃回国服务的计划。 因此,政府须保持开放的态度,摒弃旧有保守的固打制度,以便让各族人才在相关领域发挥所长。 唯有政策的改革,才能有效地吸引更多旅居海外的专业人士回流,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电邮网址,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来稿若发现有人工智能(AI)生成超过30%的痕迹,将直接弃用,有关作者未来的投稿也受限制;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3月前
(新加坡6日讯)往返新马的跨境巴士服务,有望提早至凌晨4时开始运行,越堤族认为,这将有助缓解交通拥堵,日后或无需因等不到巴士而步行越堤。 根据早前报道,为缓解马新陆路关卡通勤人潮,马来西亚当局建议将跨境巴士服务提前至凌晨4时运行,但新加坡业者回应不一,有的表示无计划提早,有的则表示仍在评估中。 《8视界新闻网》走访许多越堤族上下班的必经之地克兰芝,受访的越堤族大多表示乐见其成。 当了3年越堤族的26岁行政人员梁小姐表示,早上的巴士趟次少,上班族又多,如果清晨增加更多巴士趟次,通勤族就不需要走路过长堤。 她说:“因为走完长堤需要35分钟到45分钟,每次都会满身大汗,如果不幸碰上雨天,雨伞还会被风吹走,全身都湿透。” 在建筑业工作的28岁娜碧拉说,她也会因为排队人龙太长,选择步行30分钟过长堤。如果巴士提早至4点发车,就可以避免交通拥堵的情况。 平日清晨5时就有人龙 33岁的行政兼会计执行员曾启伟,从2023年开始往返马新工作,他每天早上4时40分从新山住家出发,大约5时30分抵达兀兰关卡。 他指出,新山关卡清晨5时就会出现排队人龙,提早发车有助于缓解交通堵塞的问题。 任职客服人员的李小姐也说:“如果更早发车就表示会有更多的巴士,我有时候早上6时开始排队,一直等到7时许才挤上巴士,到了公司就是大迟到。” 在航空公司上班的23岁李丹尼表示,更多的巴士趟次意味着通勤族有更充裕的时间安排行程,一些人可以提早到公司争取时间休息,或者在家里待久一点,迟一些出门。 愿意提早20分钟出门 30岁的仓库管理员陈勇庄表示,现在清晨5时30分就开始拥堵,如果4时就开始通勤,后来的人也不会那么拥挤,还可以避免迟到,他愿意为此提早约20分钟出门。 在私人企业工作的31岁小慧则认为,巴士的时间“难以预测”,她每天凌晨4时左右出门,顺利的话5时50分就会抵达克兰芝地铁站,但也试过在新山关卡等了一个小时都没等到巴士,只能步行到兀兰关卡。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5月前
6月前
7月前
(新山7日讯)又到了一年一度呈报个人所得税的日子,作为打工族的你呈报了吗?除了本地在职人士需每年呈报所得之外,长年在新加坡打拼的越堤族,若在大马置产出租也得申报和缴税,否则若被查出,将遭对付和追税,绝不可大意。 另需特别关注的是,政府去年宣布2025年财政预算案时,将个人境外收入(Foreign-sourced income, FSI)的税务豁免措施,从2026年展延至2036年12月31日。 这意味政府将从2037年起,对相关人士包括越堤族的境外收入征税。目前,虽不被征税,惟为长远计,从去年起也得每年申报,以免遭当局开罚,以及省却未来被税务审计和追税的风险。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专访两名特许会计师刘益光和陈伟健,提醒本地在职人士和越堤族呈报所得税必须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善用减免税务和回扣项目轻松报税。   新山与新加坡仅一水之隔,我们身边有不少亲友是越堤族,长年披星戴月只为给家人更好生活。 陈伟健表示,政府将从2037年起,向赚取国外收入的人士课税。若按原定计划,政府原本计划从2026年起,对国外收入征税,惟这项征税新措施已获展延至2036年12月31日。 “即到了2037年1月1日后,凡是从外国带入大马的收入都须征税。虽然目前不用缴税,惟按新规定,从去年起就须申报,否则当局有权开传票罚款。” 他表示,我国政府从2022年开始探讨,对国人汇回国的国外收入进行征税。虽然至今,尚未落实征税,但有些人似乎忽略了得申报这件事。 “在新加坡工作赚新币,若没带回来大马用,就不必呈报。反之,若带回来大马用,就须呈报。” “如果赚很多新币带回国用,没向大马所得局申报,当在大马购置产业时,就会被追讨税务,而且最高可追讨7年税金。” 他认为,既然现阶段不用缴税,越堤族应如实呈报,作为证明,以省却未来面对税务审计的风险,继续安心在大马置业和生活。 不少越堤族或会担心被“追讨大税”,他解释,按国际税务政策,于在地国缴纳所得税后,带回国的境外收入所面对的税率,为两国间的税率差。 他举例,若总收入在大马必须缴1万令吉所得税,而在新加坡已缴7000令吉所得税,那么回到大马只须缴3000令吉税务。 关于如何呈报,他说,越堤族一般为中产阶级,可自行通过大马内陆税收局官网线上申报个人所得税。 他透露,税收局推行自动生成个人所得税注册号码,只要拥有注册号就能申报。民众或可先到税收局官网查核是否已有税务编号。 另一方面,他特别提到,截至2024年课税年,为子女存入国家教育储蓄计划(SSPN)户头的净年度储蓄,申报时可享高达8000令吉税收减免。 “大家可把握机会参与这项计划,能为子女进行教育储蓄,又可获税务减免。” 他进一步说明,若纳税人属于11%被征税级别,参与上述计划就可实际节省800令吉。 他也建议民众每年11月前,先检讨过去一年是否已达至个人锁定的税务减免消费,若还没,这时还来得及行动,例如进行体检、牙医治疗等。   刘益光受访时说,大马政府目前未向越堤族征收外国收入的税务,惟在以下两种情况,越堤族必须缴所得税。 第一种情况,越堤族在大马购置产业出租获租金收入。第二种情况,出资和他人一起做生意,或出资成为生意合伙人之一。 在20年前或更早以前,各政府单位未连接资料库,有的人以为双方未立租约,在“没记录”下出租,或可不必申报缴税。 关于这点,刘益光说,现今已是数字时代,各政府单位早已连线分享资料库,当事人一买房,各部门马上就有记录。 刘益光建议,拥上述情况的越堤族更应尽早向税收局申报。若有疑问,可到税收局寻求官员协助,或通过税收局官网了解。 欲查看最新税率、新增的减免和回扣项目等,可浏览税收局官网:https://mytax.hasil.gov.my或https://www.hasil.gov.my。 不论是本地打工族或越堤族,呈报个人所得税该注意哪些事项,刘益光也给大家整理了资料。   刘益光说,个人所得税呈报的表格,主要分为两类,即“BE表格”和“B表格”。 “BE表格”线上呈报截止日是5月15日,手写纸张表格呈报则更早,即4月30日。“B表格”线上呈报于7月15日截止,手写呈报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他指出,个人若在公司就职,仅一项就业收入,填写的是“BE表格”;若曾出资和他人一起做生意,或成为生意合伙人之一,则填“B”表格。 关于今年呈报2024年个人所得的BE表格,刘益光指出,每到报税季节,公司或企业都会发出EA表格给员工。EA表格上列明员工一整年的就业收入,只要照著栏目填写即可,若有租金收入,也必须填报。 在填报税务减免方面,他提醒,若有捐款,须确保受惠单位获官方认可,并留存印有免税编号的收据,作为税务减免证据。 他说,税务减免的项目每年差不多,惟可能有些会出现更动、增加或调整。 以个人呈报所得而言,个人肯定会获9000令吉的个人减免。 此外,个人、伴侣及孩子可享包括:严重疾病费用、儿童学习障碍支出4000令吉、体检和冠病检验1000令吉、疫苗接种1000令吉等,总数是1万令吉的减免。个人、伴侣及孩子也可另获牙医治疗和看诊费1000令吉减免。 在“生活方式”(gaya hidup)申报部份,可减免项目包含购书、报章、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网络签购和费用等。其他减免项目尚有:硕士和博士课程学费、个人技术提升课程,如语文课、摄影课、缝纫课等。   在额外生活方式申报部份,可减免的开销项目,包含运动器材、健身中心会员费、运动场租借费、参加运动比赛的注册费、体育培训费。 此外,每名18岁以下孩子,可获2000令吉减免,超过18岁若在大学深造则可获8000令吉税务减免。 至于如何把握税务减免机会,刘益光建议民众留意每年10月政府公布财政预算案的新闻,留下新闻剪报,或截图税收局过后在官网发布的清单,以便时刻提醒自己精明消费,并有系统地留存收据。 他提醒打工一族,将收据留存至少7年。      
7月前
8月前
8月前
【焦点地区:柏伶巴刹】 (新山18日讯)新山柏伶巴刹因靠近川行马新的巴士站,不少前往新加坡工作的本地民众把车子停在巴刹和周边路段的停车位,造成车位严缺,巴刹商贩希望有关当局关注此问题,避免停车位长时间被占用的情景。 该巴刹鱼贩胡亚木(70岁)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指出,由于巴刹和附近停车位短缺,消费者需把车子停在路边及较远的地点,然后步行到巴刹。 “这对年长者就不方便了,有些顾客不想花时间找停车位,减少光顾,巴刹的生意因此受影响。” 胡亚木认为巴刹靠近川行马新的巴士站,相信越堤族将车辆放在该区,再走到车站,转乘跨境巴士前往新加坡工作。 “只有周日和新加坡公共假期,才能在这里找到停车位。” 他也说,车位问题存在已久,自疫情后马新边境重新开放,巴刹停车位长时间遭占用的现象尤其显著。 该巴刹商贩曾于今年1月在柏伶州议员兼依斯干达公主城国会议员刘镇东前去巴刹展开新春活动时,反映停车位问题,希望当局采取行动改善状况。 依城国会办公室主任陈顺原受询时表示,他们接获投诉后,已向依城市政厅反映柏伶巴刹停车位问题,而“热点”商区实施限时停车制或可让车位有所流动。 依斯干达公主城市议员倪顺海指出,依城市政厅属下财政与政策委员会在去年12月向柔佛州政府提呈限时停车措施条例议案,目前尚待相关的州行政机关单位进行法律层面的探讨和研究。 倪顺海也是依城市政厅马华党鞭。他说,依城市政厅是在现有的公路条例下,增设限时2小时的停车条文。 他表示,本身在过去一年里,接获武吉英达、皇后花园和顺利花园等依城市政厅管辖区商家投诉,反映商业区面对越堤族停车12小时以上,以致商家和顾客“车位难求”。 “我于是在去年年初把问题带上依城市政厅会议讨论,并提出限时停车制的建议,获得市政厅执法等单位接纳及著手进行审议条款事宜后,于去年11月在市政厅会议通过,12月向柔州政府提呈新增停车条文议案。” 他也说,依城市政厅已在武吉英达永旺购物中心一带建设多层停车场,同时在川行马新巴士站附近寻觅合适空地以建设停车场,缓解停车位不足的问题。  
9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