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眼睛

1星期前
2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依斯干达公主城28日讯)眼睛是灵魂之窗,爱护眼睛从小开始。 2025年“亮睛睛、看清清”全国小学护眼运动巡回列车,今日上午开到士姑来国光二校,向校内近1500名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传达护眼知识,以将有意义的资讯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大家一起“亮晶晶、看清清”。 这项活动是由《星洲日报》、《小星星》周刊与《星星学堂》主办,全国校长职工会协办,依视路陆逊梯卡马来西亚(EssilorLuxottica Malaysia)赞助,同时也获教育部批准。 护眼运动巡回全国共8站 护眼运动巡回活动是从本月15日于雪隆区开跑,第三站是来到国光二校,全国共有8站。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特别结合了EssilorLuxottica验光师王鹏雄简单明了的专业分享,以及戏剧教育团队──绿精灵剧团的《护眼计划》戏剧呈献,让小朋友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护眼知识,现场气氛欢快。 出席参与活动嘉宾包括国光二校副校长陈庆扬;EssilorLuxottica销售经理陈盛义;星洲日报文教部主任曾翎龙、柔佛州业务促进及开发部主任杨顺发,与学生阅报计划柔佛州策划主任李瑞华等。 陈庆扬:提升学生视力健康认知 陈庆扬致词时指出,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学生对视力健康的认知,以提早预防眼疾。 他坦言,如今的小学生都离不开手机等电子产品,因此更需要从小教育他们正确的护眼方法,才能有效减少视力受损的风险。 曾翎龙:灌输护眼方法很重要 曾翎龙以自己的经历指出,自己是直到初三的时候,才因近视戴上了眼镜,惟他指现在的孩子一般都离不开手机,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现在的小学生戴眼镜已相当普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认为,灌输如何护眼的方法非常重要,免得戴眼镜的年龄越来越小。 陈盛义:免费为一年级生验眼 陈盛义指出,配合巡回活动,该公司也特别为年龄最小的一年级学生进行免费验眼,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还不晓得什么是近视。 他说:“为学生验眼后,验光师都会写一份报告,父母可从报告中了解孩子的视力情况,若真有佩戴眼镜的需要,则建议家长尽快寻求相熟眼镜店的帮助。” 他提醒,近视的原理是“只有增加,没有减少”,所以,预防近视或避免近视加深,还需尽早处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他透露,现在的镜片其实具有减缓近视加深速度的功能,这也是为什么他建议父母关注孩子的视力问题,以免发现得太迟“不能u转”。 吕俊霖:更生动地传递护眼知识 绿精灵剧团《护眼计划》导演吕俊霖透露,这是她首次尝试以“护眼”为主题制订剧本。 “考虑到小学生在传统讲座中容易分心,我们决定采用戏剧方式呈献,以便更生动地传递护眼知识。” 她提及,曾经编写过与“生死”和“孝顺”等剧情性内容为主的短剧,而“护眼”则偏向知识性主题,因此呈现方式必须有所调整。 “参与演出的两位演员还要同时兼任主持人的角色,既要懂得控场,制止小朋友过度喧闹,也要引导他们参与互动,同时还要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 高梓翌:学会如何保护视力 六年级生高梓翌表示,参加此次活动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视力。 “例如,不要在黑暗的环境中看手机,平时里也要多摄取对眼睛有益的蔬果。” 他透露,自己在一年级时就已近视,但至今度数仍维持在约200度左右。 林熏:只有假期才能用手机 另一名六年级生林熏则说,她观察到班上已有不少同学戴眼镜。 她分享,自从升上四年级后,在母亲的监督下,只有假期才可以使用手机,因此平日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并不多。 “我并不会觉得有压力或不满,反而很乐意与母亲沟通,当我确实需要使用手机时,她都会理解。” 林熏也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参与以戏剧互动形式教导“护眼”的活动,感觉十分新鲜。 王鹏雄:护眼口诀适合大人小孩 究竟怎样的情况,显示眼睛可能不对劲了呢? 验光师王鹏雄提醒,近视的症状包括以下几类,如:头痛、时常揉眼睛、眼睛时常很累、近距离看电视或看书,以及眯着眼睛看东西。 那么?要如何预防近视呢? 他的分享是:“坐姿要端正、饮食要均衡(多摄取水果、蔬菜、蛋白质等)、每天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睡眠要足,以及看东西时,灯光要足。” 除此,一段简单的口诀也非常适合大人和小孩,那就是“近看20分钟,望远20秒;坐势要端正,光线要明亮”,大家一起学起来吧!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从小就喜欢揉眼睛。并不是真的喜欢特别去揉,只是双眸总是又干又痒。想揉眼睛,无非是感觉眼眶里有什么异物,像纸屑,硬硬的,眨眼眯眼都有东西卡着。伸手去揉,希望把异物揉掉;用水洗眼,想将异物冲掉,仍是徒劳,只见镜子里布满血丝的双眼。于是换个方向揉、加大力度揉,沾点水去揉,痕痒却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强烈,好像整个眼眶都塞满了纸屑。 揉眼睛大概是“普世坏习惯”,东方西方、医学玄学,老至爷爷奶奶,小至掉了一颗门牙的邻家小弟,都在严厉谴责这一行为。我偏不明白,身体每一处都会痒,在其他部分抓痒时见怪不怪,怎的给眼睛抓痒,就成了滔天大罪?这习惯是我自己所养,并不是看见谁揉才跟着揉,因而格外上瘾,老妈早早就下达命令,谁看见我揉眼睛,都要把那只在眼前挥舞的脏手给扯下来。 仿佛一出生身上就没处好的。鼻子不够尖,还容易敏感;牙齿不够齐,还长得慢;皮肤不够白,还干瘪得像老人;最让我宽慰的双眼皮大眼睛,偏偏脆弱得可以。五年级验眼时,一验就是二百多度,老妈给挑选了个呆瓜眼镜(感觉那年代的眼镜都很呆瓜)。为了被取笑的瞬间能少一些,我只有在看不清白板上的字时才戴上眼镜,课后便马上摘下来。如今回想,真正在取笑我、对这突如其来的改变无法适应的,恐怕只有我自己。因自己无法接受,别人若无其事的一句“你戴眼镜了哦”都会视为戏谑;更不敢告诉旁人自己的近视多深,怕被嘲笑快成瞎子。 步入中学时期,眼镜摇身一变,成了“菁英”的象征。菁英班的学生十之八九都近视;放牛班的学生大概懒得读书只会打架,没几个戴眼镜的。有的同学天生眼睛贼好,却为了加入“菁英”行列,费尽心机把自己搞近视,或者戴一双零度数的眼镜充数。爱揉眼睛的习惯没有戒掉,依然是醒来揉一揉,上课累了揉一揉,放学在车里揉一揉,任何时候痒了都揉一揉。老师同学都劝勉不少,或者用什么细菌侵袭眼球,造成大凸眼等借口对我加以恐吓。为了自我安慰,在揉眼睛前,我尝试用洗手液净手,再揉。结果洗手液入眼,刺痛得不要不要,那瓶洗手液,从此被打入冷宫。 一次一次的验眼,一次一次的近视加深,大人就把那归纳成“揉眼睛造成的”。验眼师也一脸认真地说,揉眼睛易造成散光、飞蚊症等问题,要是眼睛痒,欢迎添购我们最近推出的防干眼药水。那眼药水我没买,倒是买了两排隐形眼镜,成全自己不戴呆瓜眼镜也能出门的愿望。 总觉得近视可惜了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躲在镜片背后,不管再怎么好看,双眸都变得暗淡无光。刚戴上隐形眼镜那会儿,因新奇而高兴,往镜子里照了好久,不仔细观察,真的发现不了隐藏在瞳孔的薄薄一层塑料片。只可惜揉眼睛成瘾,戴隐形眼镜更易眼干,提手就是一擦,而后视线陷入混沌,眼前一片凌乱。 镜片错位后,世界可以变得这么可怕。更可怕的是,镜片被揉入不知名的眼角,怎么翻怎么挖都寻不着。 爱美原伴随着责任,但总要吃过教训才能学会。许是戴隐形眼镜时卫生不周,某天老妈说我右眼角肿了那么一块,我却不以为意,大概又是发热气睡不够之类的吧。一大半年的跨度之后,肿块堆成小山丘,还硬得像颗小石,也会遮挡视线,实在不得不除。 我清楚记得,那次手术,堪称我目前人生最痛。折腾一番后,开始严厉警告不安分的脏手,不许再对眼睛动什么坏心思。短暂戒掉了揉眼睛的坏习惯,但侥幸心态深刻在人类的基因,没过多久,坏习惯又复返来。只是这双眼睛比我身体的其他部分老得更快,更不经折腾,某天如常揉眼之后,竟泪流不止,泪珠哗啦哗啦往下掉,只能眯眼小休。 那是我第一次流下没有感情的泪水。原来眼泪,不止为悲伤而流,一只不听话的脏手,也能惊得它们慌忙逃窜。 每天醒来习惯性地揉眼,开车上班时,朝阳的猛光刺激到被揉得疲惰的双眼,泪便泉涌。除了亲友过世,或是看了异常感人的电影,才会偶哭一阵。泪流时,视线变得模糊,忽而不适应,才发现自己大概很久很久没有流泪,都忘了泪目的感觉。于是趁红灯时,赶紧掏纸巾出来擦泪,却又再度刺激双眸,一边擦,便一边掉泪。 要是状况良好,通常落几滴泪便好。状况糟糕的某天,我泪流得双眼通红,泪痕半风干地贴在脸颊上,老板见状疑惑地问我还好吗,是不是发生什么事。那天我大概有些感冒,说起话来竟有哭腔,一边猛擦着泪,一边吸着鼻涕说没事,真的没事,只是眼睛敏感加感冒而已(他大概难以置信)。 又多了一个想哭的理由 儿时看电视,大人们不会大哭,只会抽泣。我问老妈,为什么大人哭跟小孩哭不一样,老妈只说长大了就要学会斯文,不能再稀里哗啦。意识到自己很久没有哭后,回想起生活中的点点失意片刻,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很多瞬间,都很好哭。像是追了10年的偶像塌房、房租月费占了薪水大半、体重有增无减、车子卡在沟渠里、自己不如IG上的女孩漂亮、被心仪的男生拒绝、费了大劲还是一事无成、一天到头没钱没权没人爱还不美。 就单单说车子卡在沟渠,那一刻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摆弄车子才能救它救己。眼泪已经逼上眼眶,却迟迟流不下来。转念,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回想车子是怎么陷进来的。开车铁律,怎么进就怎么出,我大概琢磨,一使劲猛踩油门,晃荡一声车轮便降落在平地。深夜里,只有一盏昏暗的路灯见证着我从歇斯底里到自我救赎到拯救车子。 其他好哭的时刻,好像也是这样。理解了张惠妹的那句“我想哭但是哭不出来”,在无奈面前,连流泪也是无力的。哭是种情绪宣泄,而宣泄需要观众。在只剩下自己的时候,眼泪失去舞台,只能退居幕后。求生的理智逼退惊慌,每次欲哭,转念就会想,与其号啕,不如冷静下来思索如何解困。 所以我怀疑眼泪悄悄堆积在泪腺,只能在揉眼后破防而出。虽然它们没有感情,因为生理而非心理因素流出,但每次流泪后,都感觉心里的某种负担清空了一些。只希望它们不要过量,搞得双眸又红又肿,老板不禁疑惑“上个班,用哭成这样吗?” 又是某一天的清晨,睁眼就看到两个若隐若现的黑点。刚开始以为是寻常望光太久造成的暗影,可那黑点却停留得意外地久。闭目养神两分钟,睁眼后黑点短暂褪去,却在驾驶途中渐渐浮现,之后的一整天,它们都若有还无地悬在视线。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飞蚊症”?我不敢去证实,只知道此现象说明双眸情况告急。于是赶快搞来了一瓶防干眼药水,想说待眼睛痒得受不了时滴上两滴,避免揉眼睛。或许是心理作用过于强烈,之后几日眼睛竟一点不痒,脏手也有意识地抑制揉眼的冲动。 又多了一个想哭的理由,但现在更不能哭了。眼睛要保持卫生干爽,定时滴眼药水,工作对电脑已经够多,下班就不好再玩手机。连喜欢戴的隐形眼镜,恐怕也要少戴,每次戴不可超过两小时,以免引起眼干,脏手又要去擦。双眸出了毛病,爱美只能搁一边。 眼睛里要容得下沙子,日子才好过。老人爱说的大道理,我的双眸也适用,沾点尘埃不打紧,忍一忍,风自然会把它吹走。想着赶紧把眼眶里异物揉走,后来才发现,那不是外面的灰尘,是成千上万看不见的血管受压而破,裂成肉眼可见而血丝。那纸屑感,原是这一道道的裂痕。所谓痕痒,许是习惯揉眼睛的心理暗示;顺手就去揉,越揉越痒,因而颠倒因果,觉得是痒了才去揉。 用眼药水后,会泪流一阵,有时会得到旁人莫名的安慰,或成为谁的吃瓜对象。泪已成为悲伤淬炼出的结晶的象征,若不是心如刀割,怎么莫名欠下泪债?他人脑海里浪漫感人的悲伤理由,竟是“揉眼睛”那样的朴实无华,自古“不到伤心处,有泪不轻弹”,想来这泪流,原是双眼自发感到悲伤,向我控诉它们的百孔千疮。 好吧, 这双老眼是再也经不起摩擦了。 它们给予我生命的第一道光,是该随我一起老去的。一次次的揉拭,像触动了隐藏深处的时间轴,将它们催老,验眼师也无奈地摇摇头,你这个年纪不该是这样的。坏习惯是否能恒长戒掉仍未可知,只愿每次睁眼看着那飞蚊似黑影,如抹不去的污点,能想起那是眼睛的控状,及时放下脏手。
3月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7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