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父母

3天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我”、父母以及杜顺族男子必须进入阴暗潮湿的燕子洞、走过蝙蝠倒挂、遍地蝙蝠粪便与不明虫子尸体铺成的路、潮湿且充满难闻气味的空气扑面而来——这又呼应了全书的主旨:诞生、渡劫、回归、死亡。 小说一开始便道出主旨——人一出生便是污浊混沌,仿佛是为渡劫而来:“这不是我身体最初的毁损。如果往前回溯,要回到我出生前。我是名早产儿……早产导致我比一般人体质贫弱,我将它视为天生的缺失。” 兴许是这种贫弱的体质,让只有10岁的“我”失足坠湖后,竟被湖中的巨蜥蜴吓走了影子,进而开始了如爱丽丝漫游仙境般的“寻影之旅”。在这整部小说占比最大的“漫游篇”中,“我”所漫游的并不是仙境,而是小说虚构而来的古纳镇里形形色色的,带有原始野性甚至是兽性的人生百态——劳资纠纷的命案、医生与镇民的好赌、大规模的伐木、嫖妓、贪财贿赂、好杀野生动物等等人性之恶,无一不让“我”感到恶心与不忍直视。其中夹杂的热带雨林描写与赞叹,却又如这混沌夹缝中透出的一丝光芒——最富童趣的是,“我”在种种事件中虽然屡次受伤,遭到父母责骂,甚至带着久治不愈的病,但似乎不可自主地必须往外跑,往外探索追寻着自己的影子(或其他的什么),无法不如此“出外闯荡”——就好比小童在跌倒哭泣后,可以忽然站起往外跑一样,让泪水瞬间止住,让疼痛瞬间消散。 而如同宿命论般,这趟漫游让终究是把“我”引导般来到了影子被囚禁之地,但囚禁影子的是一个如梦似幻的地方,是那个燕窝山的尽头处,一个“露天洞顶洒落金黄色的阳光,投射在湖上,闪烁着这世界上所有生命的光辉”的地方。 可这个洞天福地是怎么抵达的呢?“我”、父母以及杜顺族男子必须进入阴暗潮湿的燕子洞、走过蝙蝠倒挂、遍地蝙蝠粪便与不明虫子尸体铺成的路、潮湿且充满难闻气味的空气扑面而来——这又呼应了全书的主旨:诞生、渡劫、回归、死亡。 “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试炼,一生不停的漂泊,只为寻找灵魂的原乡,直到死亡将我们带离这循环的苦难。”“我在幻觉中跃入湖水……终于找到我的影子,它一直留在我未降生前那块闪耀金黄色光芒,充满温暖的羊水之地。” 诞生即苦难,我思疑寻回影子是否意味死亡——这种生命循环的自证,天真而又惊悚,我们必须经由死而完成寻找或完整自我,在小说层面来看,究竟是圆满的。然而,小说也有让人出戏的地方。通篇小说以“我”为主要叙述者,而“我”只是个小学生,小说里的“我”一边自揭:“我感到力不从心,碍于我的智商,还有我这年纪学到的有限词汇,无法清除表达如此复杂的感受。”可一转头又写得出:浓浊的腐木味、干涩的可可味、草叶醇香的气味弥漫在空中,这种不像10岁孩童可以学懂的词汇。 作者通篇小说并没明确地以第三人称上帝视角来叙事,也没有明确地说这是从回忆而来,唯有在最后一章时忽然出现了似是“回忆”的描写:在发梦的年代,我这枚童稚懵懂的孩子,压抑不了对外在世界的绮丽想像。 然而,这只是我自己阅读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一些小瑕疵,并不妨碍这是一部好小说。 更多文章: 【读家说书】龚万辉 X 农夫谈封面设计:关于书本的第一道风景 【全民读书会】趁着国际翻译日,我们来谈马华文学翻译!
3星期前
我今年34岁,目前在吉隆坡工作。我有一个弟弟,两人都是普通打工族,收入不算太高,但还过得去。最近我们开始烦恼父母的医药保险问题,想请教你们的意见。 爸妈现在已经超过65岁,早就退休了,目前生活开销是我们姐弟俩承担。虽然他们都有各自的医疗保险,但两张保单加起来,每年保费大概1万令吉。以我们现在的收入来说,确实是不小的压力。 可是如果把保险停了,又很担心哪天爸妈突然需要入院,我们可能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医疗费,到时候压力更大。 想问: 1)医疗保险到了这个年纪,保费年年涨,还值不值得继续保下去? 2)如果停保,我们应该如何为爸妈准备应急的医药储备? 3)有没有其他方式,在不影响生活品质的前提下,继续照顾父母的健康保障? 我们想找到一个更平衡、可持续的做法。希望理财师可以给我们一些实际可行的建议。 谢谢! 林小姐 林小姐好!非常理解你和弟弟的担忧。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实际,许多子女都会面临同样的“甜蜜负担”。我们来一步步分析,并为你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你父母的情况(超过65岁)属于医疗保险的高龄阶段,特点是: ●保费高昂且逐年递增:这是保险产品的自然设计,因为疾病风险随年龄显著升高。 ●保单现金价值低:这个年纪的保单,退保通常拿不回什么钱。 ●寻找替代方案困难:市面上几乎很难再为65岁以上的长辈投保新的、便宜的医疗险。 1)医疗保险到了这个年纪,保费年年涨,还值不值得继续保下去? 答:通常情况下,值得。但需要审视保单细节。 为什么值得? 在这个年龄,一场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轻易可达数万甚至数十万令吉。每年1万令吉的保费,是在用确定的支出规避一个可能摧毁家庭财务的“巨大不确定风险”,继续持有很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检查保单终身限额 建议: [vip_content_start] ●检查保单“终身限额”和“年限额”:看看还剩多少额度。如果额度还很高,说明保单非常有价值。 ●检查保单“自付额”条款:如是否需要自付10%或20%的医疗费?了解这个比率有助于你规划备用金。 ●联系保险代理或公司:确认保费未来的涨幅大致规律,做到心中有数。 设专属应急医疗基金 2)如果真的停保,我们应该如何为爸妈准备应急的医药储备? 答:不建议直接停保。但如果保费确实无法负担,则必须建立一个“专属应急医疗基金”。 这是一个“自我保险”的概念。既然决定不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来转移风险,那就必须自己存钱来承担这个风险。 建议: 至少准备10万至15万令吉作为基础的应急医疗基金,目标是最终达到20万令吉以上。 那么你可以如何规划呢? ●可选择单位信托、定期存款、产托等风险极低的工具,可随时取用。 ●切记不要用这笔钱投资股票、信托基金等高波动性产品,以免需要用钱时因市场下跌而亏损。 ●开源节流,强制储蓄。你和弟弟需要制定一个严格的储蓄计划。例如,每月固定从收入中拨出一笔钱(如800至1000令吉)存入一个专属户头,雷打不动。这笔钱是“救命钱”,因此安全性和流动性是第一位的。 ●在你的应急基金没有达到目标金额(例如5万令吉)之前,强烈不建议停止父母的保单。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双轨制”过程:在继续缴费的同时,努力构建自己的备用金。 优化组合 加强预防 3)有没有其他方式,在不影响生活品质的前提下,继续照顾父母的健康保障? 答:有。可以通过“优化组合”和“加强预防”降低整体风险。 ●联系保险公司,询问是否可以通过同意提高自付额来大幅降低每年的保费,如自行承担每次住院的5000令吉费用。这能有效减轻你每年的现金流压力,同时保留应对大额医疗风险的能力。 ●每年带父母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节省医疗费用最有效的方式,小问题的治疗费用远低于大病爆发后的费用。 ●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健康的身体本身就是最好的保险,能直接降低理赔概率和保费压力。 ●与父母坦诚沟通,让他们了解你们的财务压力。同时也让他们安心,你们已经为他们做好规划。全家人达成共识,能减少未来的心理负担。 ●当然也必须审视自身保障,毕竟你和弟弟是家庭的支柱。请确保你们自己的人寿和医疗险是充足的。你们的安全才是父母最大的保障。 或者寻求政府医疗体系的帮助: ●大马政府医院提供极低廉的医疗服务,虽然可能需要排队和等待,但对于慢性病管理和非紧急手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托底选择。 ●建议提前为父母登记熟悉的政府诊所或政府医院,熟悉就医流程,作为医疗保障的备用方案。 综合上述意见,我们并不建议你直接停止保单。最稳妥的策略是通过提高自付额来降低当期保费压力和同时稳步建立家庭医疗备用金。这样既保留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又不会让当前的保费成为过于沉重的负担。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和弟弟找到那个平衡点。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傍晚,提早吃完晚餐,我和幼女去散步消食。晚霞的橘红色,悄悄地从边际爬上天空。我灵机一动,转身对她说:不如我们看着风景,来玩故事接龙或创造句子咯? 幼女遗传了我的天马行空,随时随地都在发白日梦。有时,她在学校发的白日梦,竟然能在对我们述说时加入即兴的灵感,逐渐变成完整的故事。那个在校专心听课的姐姐,会杀出一句话:人家去学校是专心听老师讲课,你都拿去发白日梦,老师讲什么,你知道咩? “妹妹觉得上课无聊,所以喜欢发白日梦。这代表她是个有创意的孩子。”我希望孩子还能有发白日梦的权利,她可以由此构造出自己想像的世外桃源。 课文里谈到纸飞机时,她说她也随着纸飞机,飞啊飞出窗外的蓝天白云,自由自在地飞。她的书包与拉杆分离了,从楼梯一路咚咚咚跌下楼,她说她的书包受伤了。所有的事物,落在她的眼里,都成了会动的生物,有趣极了。 孩子不是父母的延续 “枯树,你看到枯树,会想到什么?”那棵树,曾经枝繁叶茂,却似乎造成租户困扰,在几夕之间由绿转褐,引来落叶纷飞的困扰,直至如今,萧瑟落寞成孤影。 “枯树啊枯树,你有什么故事要告诉我的吗?枯树说有,我现在就告诉你。我以前有很多朋友。但是有一天,秋天来临了,我伤心地眼睁睁看着朋友离去。朋友,快回来,我很寂寞。我从傍晚等到早上,朋友还是没有回来。秋天过去了,我还是找不到朋友,一个树叶也没有找到。我伤心极了。我晚上听到有一阵脚步声在走来走去,就觉得很害怕!如果我有朋友,朋友可以陪伴我,没事没事。现在,朋友离去了,我想说声,朋友,再见了!”她边走边说,我的眼睛却是越瞪越大。人家曹植七步成诗,她是成章,有天赋! “这故事是在课文里学到的吗?”她们两姐妹都很爱读课文,几乎倒背如流。所以,我不免怀疑。因为这里面还有些生字,是超出我意料之外。而且,她说时戏精亦旋即上身,语调伤感,停顿等也充满感情。 “不是,我自己想的。”她眼里的光晶亮晶亮的,自豪得很。我的感动瞬间盈满心头。看来,自小告诉她们我自创的枕边故事,终于结出果子来了。 “你的想法都很有创意,为什么考试不会写日记呢?你把故事写下来,把它们变成文字,永远留下来,好不好?你看,想法就像天空的云,随时能变不同的东西来。你不写下来,所有的想法都像风那样,吹走就不留痕迹了。”嘿,至少我还有个女儿遗传我。 “我只喜欢想和讲,不喜欢写。”奉行躺平主义的她,每次都用这句话狠狠浇灭我勃勃的兴致。她连我写的长文都不看,我还能期待什么?恨铁不成钢的老母,只能唉声连连,继续散步。 “这不是你要的东西。”这句话,又悄然现形,如播音器,不断地放大提醒着我。 因为,我曾经在某个与长女倾心相谈的夜晚,一再重复这句话。当时,说着我每年新年,都会想尽办法做购物平台的任务,凑分数给她们置办旗袍。大姨送的公主裙,是我童年时穿不起的奢侈品。每次我抱着那些裙子,就希望你们赶快穿。但是,你不想穿。妹妹更因皮肤敏感,自懂事起就抗拒这些裙子。我只能送走它们,你不知道,我的心在滴血。我多希望自己的身体能缩小,把所有喜爱的裙都穿进去。这是我的遗憾,却不是你们想要的东西。 “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网上有句话留在我心中发酵。如今,我却是通过她们,来圆满我自身的欠缺的过往,无比讽刺。 她不做的事,我自然是没办法代她做,强扭的瓜不甜。只是,不甘愿的母亲,还是拿来了手机,按下录音键,一路采收她的创意灵感。或许有天,她自己想写了呢? “妈咪,你每次都只和我说学习的事情。”我的洋洋得意,顿时卡在胸中,无法在脸上绽开。 就不能纯粹点,陪她散步陪她看风景吗?她兴奋地数着夜幕降临时,一只接一只突然现身的蝙蝠时,我还想着怎样变成文章来着。每当她伸出一些可发展的触角,我就会有拔苗助长的想法。于是,孩子又缩回自己的壳里,不愿分享了。 此时,幼女软糯的小手钻进我的手里来,边摇边指着天空的飞机说:妈咪,飞机飞过留下一条长长的白色尾巴,好像一只猫在跳来跳去。明天你还可以再陪我散步讲故事吗? 叮铃铃,叮铃铃,日本摇铃的声音,随风飘来细微又清脆的细语。嘘嘘嘘……妈妈啊妈妈啊,请专注享受此时此刻的美好吧,别急于化成文字。先让孩子去热爱这个世界,等她对它的情感足够丰厚,她肯定会去争取想要的路、想要的样子。我只需陪伴做她喜爱的事,就够了。 街角屋子的灯亮了,我们牵着手往回走,一路还有噼里啪啦的拍打声。那些吹散在风中的灵感,也只能任由它去,遗憾,也是一种美。我只需记住,我和她,又为日常添一篇小确幸,收在我们共处的回忆纪念册里,珍藏。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