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山

2天前
5天前
5天前
5天前
6天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今年2025年,南方大学学院庆祝创校50周年记念。南方大学学院前身为新山寛柔专科班,1975年,首创专科班商学系,次年增设专科班马来学系。我是在1976年考入专科班马来学系,开始为期3年的马来文专科教育,并在1978年毕业,成为寛柔马来学系第一届毕业生。 时逢创校50年记念,母校发出公函,要我写下50年前的点点滴滴,为《今日南方》第五十期“南方轶事,半世纪荣光”专栏留下当年的回忆文章。人生几何50年,幸好我有写日记的习惯,连忙找出当年3年期间,共写下了7本日记簿,其中一本还用了寛柔中学为封面的作文簿,才能将我几乎流失的记忆重现眼前。 南方大学学院学务处副学务长陈鸣诤博士,特地从新山前来吉隆坡,为我口述历史做了2个小时的访谈。此访谈激发起我3年在专科班马来学系的回忆,其中的片段对我囯初期民办高等教育历史、寛柔人前瞻远见、新山华社对宽柔学村贡献,都写在我当年的日记里,作为饮水思源,受惠于专科班马来学系培裁成才的恩惠,我有一股冲动,想除了口述历史之外,也应该借母校50周年纪念,写一写当年我们是如此奋艰走过来的。 我是成长在上世纪70年代,乃是我国华社教育历史上,华人子弟面对升学海内外最艰难时期。 1974年,我在永平华文独立中学高三毕业,许多同班同学到台湾、日本深造。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选择西方英美等囯家深造。我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想在国内升学。我决定选择刚刚在1969年成立不久的拉曼学院,从家乡永平特别包租一辆德士到吉隆坡拉曼学院办公室,只带着高三毕业文凭(我是高中毕业后第二年,才参加1975年第一届独中统一考试 ),结果在拉曼学院秘书处柜台,被通知该学院只能接受拥有MCE( the Malays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马来西亚教育文凭,1976年改为The Sijil Pelajaran Malaysia ,SPM 迄今),不接受独中高三毕业文凭。我只记得当时是绝望之极,除了出囯,根本没有任何本地的高校可以接受独中生。 被拒入学还不怀恨在心 也许是当年第一选择深造的是拉曼学院,虽然不获接受入学,我之后对拉曼学院拥有特殊复杂的感情,让我有机缘在2013年初,协助拉曼学院升格为拉曼大学学院的幕后工作上,贡献出我的力量,情感上确是期待拉曼学院可以感激我这位被拒入学,还不怀恨在心,反而落力协助发展的努力。我的贡献是安排时任拉曼学院校长拿督陈泽却博士、校友会代表等人到新山拜会时任高教部长拿督斯里卡立诺丁,最终获得批准升格为大学学院。 被拉曼学院拒绝入学的我,在从吉隆坡回程途中,发奋图强对自己说,必须不放弃升学的机会,我立刻报名新山圣若瑟私立中学(Sekolah Menengah Persendirian Saint Joseph, Johor Bahru)就读,决定报考MCE。1975年,我理头苦干一年,在私立英文中学期间,1975年11月29日,我从《星洲日报》上阅读到宽柔专科班马来学系召生的新闻,决定在12月2日到寛柔中学报考,先见到事务处杨钖坤先生,他正忙着处理明年初一新生报名事务,看到学生与家长排长龙踊跃报名,对宽中的第一印象肃然起敬。 杨先生在百忙中还带我见负责报名专科班的教务主任张拔川老师,张老师对我说:“董事部与校方都尽力而为,希望能开办此国专班,不过报名人数还不踊跃,连你一共大约30名,学校目标是40人,只能到时再做决定。不过,希望你能在12月5日到校参加入学考试。” 1975年12月5日,我从早上8点30分至下午4点,参加了第一次马来西亚华社创办的马来学系专科班入学考试,考试分4个考卷,马来文考卷须写作150至170字数,马来文法及看文作答、改正词句。英文考卷只需写300字作文。华文作文题目是:“我为什么选修马来文学?”,我写了800字。最后是马来口试,第一次看到二位恩师张瑞发老师及陈育青老师面试我,当天的日记是这么形容他们二人:“一位是矮肥的老师,语音却是像马来人的腔调,那一位老师蓄着长胡须,真样子只不过三十几岁罢了,却这么老成! ” 一个星期后被通知为备取生,不久之后获通知录取,在发给我的入学通知书中,列明第一年的主修科为马来语文、马来古典文学、马来语法、英文。副修为初级演讲学、马来西亚史地、语言学概论、书信及翻译。选修为初级爪夷文、华文应用文、英文打字。 当时,我觉的学费稍为贵一点,每学期180元,一年3个学期共540元。在日记中我写道:“不过听说学校当局开办此班预算开支还亏本,那我还苛求什么!说来说去,都是求学读书,我对自己却要苛求才是。”1976年1月5日开学,正式开启我人生另一新天地。 现在历史往后看,新山寛柔中学董事长郭鹤尧及校长黄继翔所领导的董教成员,也许没有预到,他们当年在中学开办专科班之举,开创了我国华社民办高等教育的先河,我就是在此华人子弟非常艰难在囯内深造的环境下,搭上了此历史列车,开启我人生在推动各族语文翻译、民族交化交流、马中文学互译、高校技职教育、出版经典翻译著作等领域上,奋力前行迄今。对于先辈们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我都铭记在心。
1月前
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