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山关卡

1天前
3天前
3天前
1星期前
1月前
(新加坡16日讯)新柔長堤新山关卡试行反方向通道安排的首个周末,开放更多关卡人员站岗柜台,從往返獅城通关的民众大多赞好,认为人流获缓解,但他们也期盼当局增加更多自动通关通道。 为解决新山关卡每逢长周末、公共假期及学校假期拥堵不堪的情况,柔佛州政府从10月11日开始,在苏丹依斯干达大厦(新山关卡)试行反方向通道安排,方便步行和乘搭公共交通者通关,加快来自和前往新加坡人士的通关速度。 新山关卡部分入境柜台转为出境柜台 士都兰区州议员曾笳恩上个星期五(13日)晚上到新山关卡巡视后在脸书上说,在这段试行期间,移民局只会在星期五和星期六的入境高峰时段,把新山关卡部分出境柜台转为入境柜台,以及在星期天的出境繁忙时段,把部分入境柜台转为出境柜台。当局会在这些时段增加10个关卡人员站岗柜台和6个自动通关柜台,让民众能快速通关。 《联合早报》记者上个星期六(14日)早上11时许在新山关卡,发现当局将部分柜台用拉线围起来,也放置黄色告示牌标明“沿着这条路走”,提醒和指引使用反方向通道的出入境旅客。 当时,至少有200人在几名官员的指引下,通过出境柜台入境新山。 高峰时段逾百人获反方向通道便利 记者星期天(15日)下午5时再次到新山关卡时,看到大马移民局官员让约100人使用入境柜台出境。 大约有20名官员到现场视察情况,另有更多官员在场指引通关者。 接近晚上7时人流更多,当局让更多人使用反方向通道,记者估计至少300人获得这一便利。 有官员透露,这3天属于试行阶段,当局会分阶段测试,而不是全天推行。一般是从下午5时试行至午夜12时,但会视人流的情况调整。 据记者观察,一些入境者没有多加留意,越过反方向通道的拉线;经在场官员提醒后,才回到入境柜台排队。 经常往返新山的新加坡籍高正育(33岁,资讯科技人员)说,星期天傍晚的人流不多,他没有留意到反方向通道,但他乐见这项有助缓解人流的安排。“我每次都通过关卡人员柜台通关,我觉得反方向通道的安排挺好的,可以加快通关速度。” 每个周末都会回新山的马来西亚籍李姓文员(20岁)说,她上个星期五与同事一起回新山,她如常使用自动通关通道,而同事使用反方向通道柜台,比她迟了约10分钟才通关。“不过,新计划确实缓解了人潮拥堵的情况,但如果自动通关系统增加会更好,告示牌也应加上更清楚的指示。”
2月前
(新山13日讯)士都兰区州议员曾笳恩表示,新山关卡推行替代通道,移民局的柜台将依据出入境的高峰时段,灵活转换为出境或入境柜台,相信将能减缓关卡一直以来出现的拥堵情况。 曾笳恩昨晚代表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出席在士姑来皇后花园举办的马来西亚华人神庙总会与柔佛州华人神庙总会周年庆暨新届理事会就职晚宴时,这样表示。 他说,周五、周六为入境的高峰时段,因此移民局的部分出境柜台将转换为入境柜台;另外,移民局也计划在周末出境的高峰时段,把入境柜台转换为出境柜台。 他补充,除了周五、周六和周末的繁忙时间,替代通道措施也会在补假落在星期一时落实。 随着替代通道的落实,移民局也将新增10个手动柜台和6个自动通关柜台,方便民众通关。 曾笳恩也在会上透露,地政部供非穆斯林宗教场所申请的5000万令吉维修拨款,至6月30日截止共收获1029份申请,至今共审核了500份,有268个宗教场所的申请获批,其中柔佛就占了31个。 “总批准的数额超过3200万令吉,所有批准的款项预计会在11月底完成发放。” 他也恭贺全国华人神庙总会与柔佛州华人神庙总会周年会庆之喜,同时赞扬两会帮助弱势群体,为打造更和谐温馨的社会做出贡献。 全国华人神庙总会会长兼柔佛州华人神庙总会会长拿督张锦昌致辞时,呼吁神庙领导或相关人士不应为了制造流量或博取名气,而以不文明或哗众取宠的方式拍摄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与社交媒体。 他谴责这类行径已经严重损害神庙文化在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心里的形象,并指这对目前就面对青黄不接局面的神庙文化带来接班及发展的灾难。 他也劝请神庙领导摒弃过往以虚张声势及夸张手法吸引善信的做法,大胆做出思想改革与大时代接轨,这样才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神庙组织,以免神庙组织走向没落。 全国华人神庙总会永久荣誉顾问兼柔佛州华人神庙永久顾问许明光则谴责国内政治人物,为了个人的政治目的,发表会紧张化种族间关系甚至营造恐惧氛围的言论。 他说,种族间的紧张情绪会让国外的投资者对本地局势丧失信心,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他希望政治人物能够把自身的领导才能和能力用来帮助国家发展,这势必比发表分裂族群的言论带来更正面的效果。 他也吁请各神庙领导遵守纪律,以免因为一小撮害群之马而造成神庙日后要申请相关活动准证时面对不必要的困难。 出席晚宴者尚包括全国华人神庙总会永久荣誉顾问陈聪明,以及多位州议员、各州神庙理事和善信等。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新山11日讯)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哈菲兹说,为了方便从新山士都兰方向步行至位于苏丹依斯干达大厦的新山关卡的民众,州政府正在研究推出接驳巴士服务的可行性。 他今日出席“解决新山关卡阻塞情况特别委员会2023年第二次会议”后,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有关谈话。 媒体早前报导,有民众使用“捷径”,从新山士都兰方向横越内环公路,经由巴士通道进入苏丹依斯干达大厦(BSI)。 不过,当局后来基于安全理由,禁止民众再使用相关“捷径”。 报导指出,从新山士都兰方向走来的民众,若使用该“捷径”进入苏丹依斯干达大厦只约5分钟;若须绕道至新山中央车站,再经由新山中央车站进入该大厦,路程要约1.5公里,耗费时间也更长。 翁哈菲兹说,当局是基于安全理由,禁止民众使用“捷径”进入苏丹依斯干达大厦,因为之前曾发生车祸。 他说:“若此作法持续,我们担心会发生涉及人命伤亡的车祸。当然,大厦的保安也是其中一个因素,所以才禁止民众使用‘捷径’。” “当局也在寻找更好的方法以协助民众。” 他表示,上述课题也在“解决新山关卡阻塞情况特别委员会2023年第二次会议”上讨论,包括提供接驳巴士服务、增设特别的通道,不过这些都未落实,因为需要时间详细研究。 另一方面,翁哈菲兹说,为了解决新山关卡周末或假期的拥堵情况,当局已在新山关卡试行为行人和公共交通工具提供逆向通道的作法。 他说:“我们也在研究把这项作法,扩大至位于丹绒古邦苏丹阿布峇卡大厦(KSAB)的马新第二通道振林山关卡,而且还可能开放给汽车。” 他也感谢联邦政府津贴新山关卡和振林山关卡入境处的移民局官员,这可大大鼓舞日夜工作的官员。 此外,他表示,在新柔长堤建造有盖行人走道的方案中,内政部已联络新加坡当局,以取得同意相关方案。 今日的会议由副首相拿督斯里法迪拉以视讯方式主持,出席者包括: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夫丁;公共工程部长拿督斯里亚历山大;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兼柏伶区州议员刘镇东;数字通讯部副部长兼古来区国会议员张念群;内政部秘书长拿督鲁基乌比;柔佛州公共工程、交通及基设委员会主席莫哈末法兹里;柔佛州议会制衡方领袖兼士都兰区州议员曾笳恩等。
2月前
(新加坡8日讯)35岁女护士怀孕期间每天花5个小时往返新马工作,原打算放完产假就辞职,岂料医院提供免费接驳巴士,促使她改变心意,如今上下班只需约一半的时间。 全家住在新山巴西古当的妮珊蒂,在新加坡百汇东岸医院工作已超过3年,工作分为早午轮班制,早班需在7时抵达医院开工,午班则1时15分得打卡上班。 她告诉《新明日报》,每次上早班,她都要在凌晨2时45分起床,随后从住家前往新山关卡,再搭巴士通关进入新加坡,过程长达两个半小时。 “午班一般晚上9时半下班,有时等巴士通过新马关卡就要两个小时,结果凌晨十二点多才到家,没什么时间陪两个11岁和8岁的儿子。” 日复一日的奔波令妮珊蒂疲惫不已,尤其是去年怀上第三胎时,长时间的旅途导致她身心备受煎熬,因此萌生辞职的想法。直到今年3月生产后,5月返回职场工作时得知医院提供往返新马的免费接驳巴士,她才改变心意,决定留在狮城工作。 “我现在来回上班只要1小时10分钟,每天节省更多时间,可以睡迟一点再出门,还可以多陪孩子,完成哺乳。” 经营多家医院的的新加坡IHH医疗保健集团,自今年5月起推出免费接驳巴士服务,载送医护员工往返新马上下班,其中一名受惠者正是妮珊蒂。 在狮城租房 生活负担重 受冠病疫情的阻断措施影响,妮珊蒂曾每月花600元(新币,下同)在狮城租房,加上交通费与伙食费,一个月开销达1500元,生活负担重。 妮珊蒂说,受冠病疫情影响,她曾在新加坡与朋友合租一个单位的主人房暂住,两年内每月开销达1500元,如今回新山住,加上医院提供免费接驳服务,她每月能省下交通和住宿费。 “疫情期间,很多从事护士行业的大马朋友因昂贵的生活负担而回国。除了薪资上调,我觉得员工福祉也很重要,希望未来有更多医院可以提供这项服务。”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新山18日讯)新山市区有一道非常独特的风景线──从新柔长堤边上的富力广场连接至新山关卡的行人天桥,周一至周五凌晨5时至6时是行人天桥上“人车共行”的高峰时段,桥头和桥尾也停满各类脚车和电动滑板车。 这座长达650公尺,全市最长的行人天桥上,展现了另类“新新关系”(新加坡与新山)的故事。 周一至周五,天还未亮时,许多越堤族已起早摸黑来到这里,一些人选择快步行走,另一些人则选择骑乘脚车或电动滑板车,从桥头“赶路”至桥尾,试图以最快速度进入新山关卡。 因此,天桥的两头,变成了许多脚车或电动滑板车的停放处,它们被主人从一头解锁了又被锁在另一头;在天桥上穿梭,就是它们的使命。 从桥头至桥尾,每天约停放数百辆脚车和电动滑板车。它们为何会被停放此处?它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记者为您直击报道。 行动管制令期间,在新加坡任职仓库主管的黄嘉轩(23岁),被迫在新加坡租房间居住,每月租金高达500新元(折合逾1700令吉)。 马新边境开放后,他和许多人一样,结束新加坡的租约,搬回新山。如今,新加坡一间房间租金已飙涨至1000新元(逾3400令吉)。 黄嘉轩的家人住在马西,为节省路程,换取更多时间休息,他和朋友以2700令吉的月租合租下新山关卡附近的公寓单位。每日清晨五六时,他从公寓单位徒步至这座行人天桥,再进入新山关卡,以求早上8时许抵达新加坡的公司。 他说,行人天桥周一至周五凌晨5时至6时许,是“人车共行”的高峰时段。若以脚程计算,从桥头走到桥尾,需耗时8至10分钟。 他认为,部份每日往返新加坡工作的人士,或可能从事需要长时间站立的工作,例如售货员、餐饮业员工、厂工等,回到新山已疲累不堪,因此,返抵新山取道行人天桥时,就使用脚车和电动滑板车代步。 更重要的是,一些人从新加坡下班返抵新山,已是午夜,需独自过桥,这时桥上行人稀少,使用骑行工具,不仅省时也安全。 不过,大批骑行工具的停放,也引来了窃贼。 他提到,去年年中,朋友购入小米电动滑板车,岂料一星期后被人偷走,令朋友心痛不已。 他认为,桥上靠近桥头和桥尾处虽装有监控系统,惟仍不足,需添加监控装置。 此外,他透露,数月前,他途经行人天桥转弯处,或因视觉死角关系,差点被高速行驶的电动滑板车撞上,所幸及时闪避,未有大碍。 他提议当局,把行人天桥的桥面一分为二,即一个是行人专用,另一个是脚车和电动车的专用道,不仅能让行人和骑乘者共享行人天桥的便利,又能提升安全。 除了一些住在附近公寓的住客之外,不少居住在其他地区的人士,也会把车开到天桥附近停放,然后取道行人天桥,在桥上骑脚车或电动滑板车,以求用最快速度去到桥尾的新山关卡。 来自淡杯、在新加坡快餐店打工的拉兹(29岁),就是其中一人。 拉兹骑的是折垒式脚车,在受访这天恰巧值午班,他上午10时许从淡杯住家出发,在桥头取脚车,骑行到桥尾,已是上午11时。 他说,这个时间来到行人天桥,桥尾已停满脚车和电动滑板车,有时找不到地方停放和扣锁脚车。 询及为何选择在行人天桥上骑脚车,拉兹解释,桥身很长,骑脚车可省时,而更重要的是,午夜12时下班回到新山,行人稀少,独自在行人天桥上步行较危险,骑乘脚车不只快也安全。 关于新山市长宣布将另觅脚车和电动滑板车停放处,拉兹希望当局能在靠近桥头和桥尾的地方,架设双层脚车免费停放区,以容纳更多脚车停放。 另一方面,洋名文生的越南游客和两名同籍好友到大马旅游,看到行人天桥上井然有序地停满脚车和电动滑板车,感到很特别,于是和好友拍照留念。 他们继吉隆坡的行程之后,入住新山市区酒店,徒步走过行人天桥到广场逛街,准备次日启程前往新加坡。 他受访时说,越南人主要以摩托车和脚车代步,新山的行人天桥上脚车和电动滑板车排放整齐,风景独特。 这座从富力广场连接至新柔长堤新山关卡的行人天桥,多年前已移交新山市政厅管辖。 新山市长拿督莫哈末诺阿占日前接受媒体记者询问时表示,民众在离开新山边境之前,将脚车和电动滑板车停放在行人天桥上,并不合适,市政厅正拟长远解决方案,寻觅合适地点,让民众停放脚车和电动滑板。 莫哈末诺阿占透露,有关地点或靠近苏丹依斯干达大厦(BSI,新柔长堤新山关卡所在)的巴士等候区一带,可停放较多脚车和电动滑板车。 另一方面,士都兰区州议员曾笳恩受访时表示,随时代改变,未来使用脚车进入新山市区的人士将越来越多,因此,市政厅为市区规划脚车专用道,鼓励民众骑乘脚车游市区,以达至节能减碳目标。 他提醒酒店与购物中心业者,应高瞻远瞩,为酒店和购物中心增设脚车停放区。 关于民众建议把行人天桥的桥面交通规划一分为二,即行人使用的步道,另一则为脚车和电动滑板的专用道,士都兰区州议员曾笳恩表示赞同。 曾笳恩希望市政厅朝此方向规划,提高桥面交通安全,达至双赢。 此外,曾笳恩觉得,脚车使用者将越来越多,当局应优先展开短期方案,即在桥头与桥尾原区增设双层脚车停放架。 他分析,双层脚车停放架未来将随著使用者的增加,而达到饱和。当局应拟定长远方案,尽速在行人天桥附近觅适合地点作为脚车停放区。
5月前
5月前
(新加坡27日讯)与朋友结伴到新山游玩,新加坡籍男子骑摩托车回国时,在距离新山关卡约5公里的高架桥发生车祸,疑摩托车失控撞上围墙,整个人从约20公尺高飞坠到桥下,当场丧命。 这起致命车祸发生于昨日凌晨2时,地点是往新山苏丹依斯干达大厦(CIQ)第36公里处的东部疏散大道(EDL),距离新山关卡约5公里的高架桥转弯处。死者是22岁的丹尼尔。 摩托拖运公司业者刘增志(48岁)接受《联合早报》电访时说,他接到通知赶到现场时,发现有3辆摩托车。除了涉事的摩托车,死者的2名朋友也在场。 据朋友透露,死者上个月刚取得摩托车驾照,他们3人事发前一天骑着摩托车结伴到新山出游,回程时2名朋友行驶在前方,死者跟在后头。 死者相信是转弯时摩托车失控撞上围墙,猛烈的撞击力导致他被抛飞,从约20公尺高的高架桥直落桥下,当场身亡。 事发地点属车祸黑区 经营拖车公司约4年的刘增志说,事发地点属于车祸黑区,几乎一个星期会发生一次车祸或车子抛锚的情况,而且涉及摩托车较多。 “这里是一个大转弯,不熟悉路段的新加坡骑士可能会不慎发生车祸,一定要小心驾驶。” 死者的哥哥事发后,在脸书上传一张弟弟在2023年4月开斋节与家人的合影,并发文悼念弟弟。 他在贴文中提及,他看着弟弟长大,一路来尽力给弟弟一些建议,而弟弟从小到大都爱与他的宠物猫玩闹,也总是甘愿让他欺负。 他说,兄弟俩在成长过程中吵吵闹闹,还称这是“兄弟之争”,直到两人在2020年分开住。 “我没想到上述这张照片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但我们一起建构的回忆,永远不会褪色,谢谢你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新山南警区主任拉勿证实接获这起车祸的投报,案件正在调查中。
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