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山中央医院

3星期前
1月前
2月前
          在 Instagram 查看这篇帖子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sinchew) (@sinchewdaily) 分享的帖子   (新山12日讯)昨日数小时的大暴雨,令新山多处积水,苏丹后阿米娜医院(中央医院)一大楼更被洪水淹入,水灾视频疯传,一度令民众忧心今年3月20日长命雨引发洪水淹没新山和古来数区,逾1288人撤离家园,道路大瘫痪的恐怖画面再现。 所幸,昨日新山各地并未传出大水灾,仅上述医院灾情较为严重。   除此之外,新山长春山庄前往至达城一带路段也出现积水,许多汽车被迫涉水而过。从新山朝往武吉英达花园和振林山一带的道路,因雨势过大,有些路段的行车能见度大大降低,车子纷纷放慢行驶。 民众忐忑不安的心情,也跟著雨势起伏,直到昨日傍晚6时许,雨势逐渐变缓,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柔州民防局于昨晚8时许发出文告,派出定心丸,指昨日下午数小时的暴雨,新山地区除了中央医院之外,其他区并未发生水患,无需设置临时疏散中心。   根据柔州水利灌溉局发布的数据,新山地区昨日的降雨量超过70毫米,属于“大暴雨”级别。 柔州卫生及环境委员会主席林添顺表示,大雨于昨日下午2时开始落下,降雨量超过70毫米,雨量超出正常情况,以致新山苏丹后阿米娜医院的百合大楼(Bangunan Lili)于下午4时许发生水灾。 “不过,积水很快于下午6时30分开始退散。” 他昨日接获水灾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医院,联同柔州水利灌溉局局长和工程师巡视灾区,并以直播方式向人民说明水灾肇因,以及当局将如何应对处理。 在苏丹后阿米娜医院,院内地势较低洼的百合大楼被大水侵袭,室内和走廊积水可深及小腿。 林添顺在结束巡视后表示,通过水利灌溉局人员现场观察,以及经由视频的分析,初步鉴定水患肇因是建筑物地处的位置,比路面低以及刚好位在斜坡区域,以致雨水从路面湍急涌入大楼行人阶梯,像“迷你瀑布”般飞流直下。 关于解决方案,他透露,水利灌溉局将向医院提出建议,在道路的路肩建造小型排水沟,以便下雨时能有效地“引水入沟”。   另一方面,网民将医院水灾视频上传至各个社媒平台,引发热议。 从视频可见,医护人员把摩托车推往安全的地方,许多物品被及时置于高处,部份人员则忙著清扫办公室的积水。 根据马新社报导,水患于下午约4时发生,起因是排水系统出问题,不过积水于下午4时45分逐渐退去,情况受控。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6月前
7月前
1年前
  (新山26日讯)柔佛州卫生及环境委员会主席林添顺表示,新山苏丹后阿米娜医院(中央医院)目前进行的提升工程,预计耗资超过1亿4000万令吉,医院内也将兴建一栋多用途大楼,以取代现有的专科诊所及提供多层停车场服务。 “有关新山地不佬诊疗所出现超负荷等问题,柔州政府将与当局展开进一步讨论,寻求解决方案。” 林添顺昨天分别到新山中央医院与地不佬诊疗所检查后,在脸书贴文指这2年来,柔州的医疗设备成为讨论度非常高的课题,州政府经过多方努力,向联邦政府要求拨款提升及增设服务。 “新山中央医院正在进行的提升工程,包括主楼的电供、冷气和输送管等系统,工程耗资超过1亿4000万令吉。” “此外,新山中央医院也获得批准,在医院范围内兴建一栋多用途大楼,以取代现有的专科诊所,以及提供多层停车场服务。” 他说,卫生部及公共工程部已为上述工程进行研究及初期专业评估报告等准备工作,他希望准备工作一切顺利,工程在获得当局批准和拨款后顺利动工。 另一方面,对于运作逾30年的地不佬政府诊疗所,林添顺说,随著周边地区发展,居民人口暴增,诊所也开始出现超负荷现象。 “这里有急诊部、门诊部、婴孩部、牙科部、药剂部、化验部和X光部,每日为超过300位病人提供服务。诊疗所获45万令吉拨款,更换屋顶及油漆,有关工程已经接近完工。” 林添顺指出,诊疗所虽有提升,但仍面对设施及空间不足问题。 “疫情发生后,所有诊疗所被要求必须设有发烧诊疗所(Klinik Demam),就是让一些可能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与其他病人分开进行诊断治疗。目前他们在帐篷内进行有关治疗,环境可想而知。” “这里的建筑物是老旧设计,没有空调,每当下午或是病人众多,就会出现闷热情况。药剂部的药剂师也申诉工作环境非常拥挤,需要增加空间。” “在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后,我将进一步与当局讨论解决方案。” 林添顺也说,柔州政府一直为提升医疗水平而绞尽脑汁,通过各方面的配合及努力,州政府有信心落实各项计划,促进未来的医疗服务水平。
1年前
(新山30日讯)把政府医院急诊部当作“家”,入夜后携带枕头等行囊,在急诊部等候区坐著或卷缩身躯入睡!新山苏丹后阿米娜医院(新山中央医院)成为街友夜宿地点,引发卫生和安全问题。 柔佛州卫生及环境委员会主席林添顺,以及柔州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和委员会主席凯琳妮莎今日凌晨12时率领福利局官员和警方人员等,到医院急诊部展开突击取缔行动,当场带走数名街友,并将他们安置到国家福利基金会属下的街友临时收容中心。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采访团队跟访取缔行动时,发现这些夜宿医院急诊部的街友,年龄介于30岁至70余岁之间。他们初时皆以各种理由否认,惟经福利局官员深入攀谈后被识穿。 有街友称住附近,只是来这儿“坐坐”、“歇息”。另外,也有街友穿著得体,见执法人员来到,竟“贼喊捉贼”,佯装是求诊者,向官员通报指有街友躺卧在角落,惟最终却因自身堆放在座位旁的睡枕和行囊而“露馅”。 林添顺现场受访时表示,过去新山市中心有许多街友流落街头夜宿,影响市容与卫生,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当局从今年3月至今持续展开“流浪汉清零行动”,以塑造一个更安全与舒适的城市。 他透露,他昨日到中央医院巡视时,发现一些街友滥用医院的便利,在医院夜宿。因此,他特地联系与安排,官员除了到新山市区巡视之外,也将医院列为取缔街友行动的其中一站。 他提到,根据院方提供的资讯,不时有街友到医院夜宿。 他指出,到了晚上,前往医院就诊的人数较少,这些街友就会趁人不注意时,悄悄来到医院夜宿,待天亮后才带著行李和包包离开。 他说,街友选择到医院夜宿的原因各有不同,当中的主要原因是医院明亮干净安全,并备有厕所等设施。 他提到,有关问题困扰了院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医院本身并没有执法的权力,他接获院方反映相关问题后,即安排了这项取缔行动。 他指出,夜宿医院的街友人数不一定,人数少的时候是数人,高峰期可高达20人,当中括华巫印同胞,主要年龄层在40至50岁。 另一方面,凯琳妮莎受访时说,福利局人员今日凌晨在医院取缔了数名街友。 她说,经过初步调查,一些街友因各别的问题,不愿留在原有的居所,经福利局人员劝告和安排下已各别返家。 她也说,部份无家可归的街友则获安排,暂时入住街友临时收容中心,福利局将设法为这些街友提供后续援助。 取缔大队也于凌晨1时左右来到新山市区,在黄亚福街、敦阿都拉萨路、明里南街、陈旭年街等地沿街取缔街友,被带返的街友包括华巫印裔,当中以男性占多数。 由于取缔行动在凌晨1时至2时许之间展开,当时不少夜宿街边的街友已进入梦乡,被官员唤醒后才慌张地爬起身来。 相比在医院急诊部夜宿的街友,在街头过夜的街友并没随身携带厚重的行囊,多数只在地面上铺了纸皮就直接睡在地上,身旁只放著矿泉水瓶或塑料袋装著的食物。 在黄亚福街中段一带的商区,官员也从一名巫裔街友的包包中搜出一根长棍,棍子一端十分锐利,具杀一定的伤力。 随行的警员即刻盘问对方,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发现男子有可疑处,于是用手铐反扣男子双手,将他带返警局。 在敦阿都拉萨路行人天桥,有两名华裔街友露宿在桥上。其中一人称早前被抢劫,身无分文只能在桥上过夜。两人最终经官员劝告下,乘坐罗里,前往街友临时收容中心。 除此之外,另有街友醉酒躺睡在五脚基上。 大队最后一站来到新山陈旭年街,当场取缔两名街友,并将他们带走。 林添顺透露,若街友涉及乞讨行为,福利局官员可向法庭申请庭令,将他们送往丰盛港的改造中心。 他指出,在每月“流浪汉清零行动”联合执法行动中遭扣查的非法移民街友,将直接送交移民局处理。至于尿液检验对毒品呈阳性反应者,则将被移送反毒机构处理,以安排对方进行戒毒。 他透露,大型的联合执法行动由12个部门参与,而今日凌晨进行的行动属于例常行动,主要由福利局官员与警方展开。 他表示,有关行动不只是取缔街友,也希望通过福利局给予街友实质援助。 他解释,一些无家可归的街友,若尚有就业能力,福利局将为他们提供临时住所以及介绍工作。
1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