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技能

1星期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未来十年,我们将见证的不只是部分职位的流失,而是整个职场逻辑的重写。 本文很荣幸邀得岭南大学陈元通教授(Professor David Y.T. Chan)共同撰写。他长年关注教育政策、跨领域学习与创新思维的推动,与笔者在人工智能应用与未来人才培育的理念上高度契合。本文章融合实践经验与教育专业的视角,旨在为正在迎向AI浪潮的新一代毕业生,提供更具前瞻性与启发性的参考。 我们正处于一场技术巨变的交叉口。人工智能的崛起并非一场单纯的科技革命,而是一场关于工作本质、知识价值、人类角色的大重构。从语言模型到自动化代理人(AI Agents)、从无人商店到AI客服、从虚拟教师到智能决策,AI正在逐步接手过去属于人类的核心能力。 未来十年,我们将见证的不只是部分职位的流失,而是整个职场逻辑的重写。大量例行、可预测、低认知的工作将被AI完全替代。连一些过去被视为“专业”的中阶职能,如会计、审计、行销设计、基础程式开发、文书处理等,也面临重大威胁。而AI不只会做事,还会学习我们的偏好、模拟我们的语气、生成我们的创意。 面对这样的局面,年轻人不禁要问:我的专业在AI世代还有价值吗?我又应该学什么?做什么? 这篇文章正是写给即将毕业、即将离开校园、迎向现实职场的新世代学生们——尤其是将于2025年毕业的应届大学生与硕士生。我们希望回应你们的焦虑与迷思,从教育制度到个人选择,从技能建构到价值定位,为你们描绘一条(我们认为)能在AI世代中生存、成长的道路。 作为实践者之一,我在今年成立了全新的“AiX Society(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学会)”,旨在研究与推动企业如何实际应用AI,从日常营运到业务创新,建立新的工作流程与商业模式。我们观察到,不只是大企业,越来越多创业家与中小企业主也正投入AI改革。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市场结构的全面重塑。 在这场变革中,每一位管理者与创业者都在思考: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人才?现在的员工还需要什么技能?答案并不简单,但这些问题将决定下一代职场的样貌与企业的竞争力。 面对职场巨变,他们该如何规划未来?当今社会,正站在人工智能(AI)引发的巨大转型门槛前。2025年毕业的大学生与硕士生,进入的职场与他们入学时所想像的,已经完全不同。ChatGPT横空出世,无人收银、自动编辑、AI客服普及,我们看见一个警讯: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工作”,不论蓝/白领,正迅速消失中。 这一代年轻人投入大量时间金钱接受高等教育,却面临“知识落伍”、“产业重组”、“职位消失”三重压力。他们该怎样面对即将来临的变局?大学所学还有用吗?本文希望从AI技术的演进谈起,探讨新世代毕业生在未来十年的定位与方向。 一、职场再造:人力与程式的竞赛 根据麦肯锡(McKinsey)的一份报告,2030年前,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工作职位将面临自动化威胁。这不只是重复性的基层工作,如收银员、资料输入员、仓务员;连许多专业工作——如会计、法律助理、基础医学影像判读、甚至初级程式开发——也已出现AI取代迹象。 这波变革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全面且快速”。与以往的科技革新不同,AI不只是提高效率,更直接侵蚀知识工作者的核心价值。会写报告的AI、会画图的AI、会做简报的AI已成现实。刚毕业的学生,往往技能不足以胜任高阶决策,又与AI在操作层面重叠,成为“最尴尬的一群”。 二、大学教育再定位:知识还有用? 面对技术快速演进与职场变化,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心中浮现相似的疑问:这些年所学的知识还适用吗?AI会不会让我们白读了书? 这样的焦虑,其实反映了整个教育制度正处于转型的过渡期。一方面,AI的普及确实让知识的价值结构改变了;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依然是个人建立逻辑思维、价值观、专业技能与跨界理解的重要场域。 要回应这些挑战,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义。今天的大学不再只是知识的提供者,更应成为学习方法的培养者与创造实践场景的设计者。我们也观察到,高等教育在面对AI时代的挑战上,仍有一些值得讨论与改进的空间: 教材更新慢于技术进步 部分课程内容可能尚未完全紧贴业界的最新应用与AI技术的演进,这使得学生需要额外主动学习新的数位工具与思维模式。 未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未来的技术 在知识更新极快的时代,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吸收与应用新知识,成为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缺乏跨领域与应用导向训练 AI是一个结合技术、人文、逻辑与创意的产物,而传统学术往往过度专门化,学生在应对跨领域问题时,仍需要更多实作与整合的机会。 未能提供机会场景让学生创造 和第一点相关,除了利用AI帮忙做功课,处理一些文字上的事情,学生未有机会利用AI去创造,真正去体验、发掘AI的功能。 当“知识”这个概念被工具取代、被搜寻引擎即时发掘调取后,教育的重心不再是记住知识,而是运用知识创造价值。 三、新职场游戏规则:价值从哪来? 进入AI主导的职场,传统的履历不再是唯一门票。新世界对年轻人提出了新的生存法则: ❶会用AI,比懂AI更重要 即使你不会写程式,也应该学会怎样用ChatGPT自动生成报告、用Notion AI整理会议纪录、用Gamma写简报,而不只局限而用AI写电邮。AI是工具,不是敌人。当然,在知道AI的进化,跟上步伐去运用AI的同时,你也要懂得AI的局限。 ❷人类学,是未来职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我在不同演讲、课堂与企业培训中反复强调:真正让我们与AI区分开来的,是“人性”与对“人性”的理解。 这不只是文科,而是未来最实用的职场技能。 因为创作、管理、团队领导、灵感与感应,皆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之上。AI虽能模仿语言与图像,却无法真正在“情境中”人怀感知价值。 人类可在不同空间、文化与气氛中感知细微差异,进而创造崭新价值,这是教育应该训练的核心能力。(下期待续)
3月前
7月前
7月前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前同事找我吐槽,说他对现有的工作很厌倦,工作稳定却没有个人成长,很有倦怠感并想有新的突破。2024年,究竟要裸辞还是要跳槽?这个问题,想必有些人在夜里梦回都想了几百遍了。新年一过,市场必定引来涨价风潮,这是逢过年必涨价的不变定律。打工人也当然期盼年年加薪、步步高升。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尤其现在的美国职场,历经两年的通膨、一整年的裁员滚滚,大家还正如履薄冰时,明年可以如何来个大逆袭? 美国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教导过民众一个“让身价立刻增值50%”的办法,那就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包括书写及说话。这一个办法在美国职场,还真是非常管用。一个能力再强的人都好,若没有办法传达项目和自己产出的重要,其努力和付出将从此永不为人所知。沟通能力是职场非常重要的技能。从剖析复杂问题、沟通问题症结、化解认识、解释流程到说服合作对象等,都是透过沟通能力来实现。大家如果还记得,苹果的灵魂人物乔布斯(Steve Jobs)在世时,就曾经有“最擅长做简报的CEO”之誉,每年为苹果发布新产品的发布会上,乔布斯的说故事能力,至今依然是个让人念念不忘的经典传奇。给别人说一则动人的故事,就是把你的理念和想法推出去的首要步骤。 讲故事的能力 一个成功的产品经理,就是要具备“讲故事的能力”;一个危机的发生,也需要一个化解危机的讲故事高手。在职场上要往上走,就必须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因为最后能当上管理层的,一般都是可以阐述理念、表达企业理念的讲故事高手。在国外,有的人会透过参加Toastmaster Club训练自己的群众演讲能力(public speaking skill)。提起自信、走向群众、侃侃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示最独特的自己;职场上若你可以做到这点,你已经出类拔萃。新的一年,必须让自己摆脱埋头闷声做事的风格,必须勇于表现自己。 新想法和新做法 在一个行业做久了,就容易墨守成规、做事千篇一律。在职场上要身价增值,就要有源源不绝的点子和新做法,让公司觉得工钱加在你身上是值得的。矽谷科技公司的步伐十分快速,一份工作你出不了新点子、出不了优化流程的新做法,便很快沦为一个低端操作员。新的一年,应该把过往的日常工作捋一捋,然后提出一些新想法和优化做法。这些点子和做法,再和别的团队一起集思广益,让它们成为可以执行的项目。这个过程,会让你迅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提升。这份工作如果你已经没有新的激情和想法,那离职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新的学习方向 虽然“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实在有点老土,但是工作真的可以让人找到很多新的学习方向。作为文科生的这些年,我从锻炼更好的英文表达、学习分析简单的数据、学习作报告的方式到给管理层汇报等,回头一看,每一个打工的阶段都是一个学习的阶段。 有工作就会有学习的平台和机会,如果这份工作真的让你觉得没有养分,那新的一年换一个行业、换一个赛道、换一个社交人群,让自己学一些不同的技能、看一片不同的世界,未尝不可。 在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行业里,提升自己讲故事的能力、说出你新颖的想法、呈现你新的做事方法,再学一些新的事物;此做法循环几次以后,职场能力肯定提升,身价也肯定增值。刻不容缓,现在开始找各种材料,把这些训练起来,年底我们来验收成果吧!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