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失信

(新山16日讯)担任经理期间涉嫌失信250万令吉,且在事发后销声匿迹将近一年,相关公司已向警方报案,并希望借由媒体发声,促请该名前员工在一周内现身,交代所涉巨额款项的详细去向。 这家位于避兰东的林许有限公司,今日由业者许源瑞与业务经理贺旺盛,在新山市政厅市议员陈珊珊协助下,在马华巴西古当区会会所召开新闻发布会,揭露事件始末。 贺旺盛透露,涉嫌失信的何姓女经理为公司资深员工,入职有20年,根据初步搜证结果,她自2018年起陆续挪用公司现金,粗略统计总金额高达250万令吉。 他指出,事件是被公司内部吹哨人揭发,对方也是职员,质疑公司账目出现异常,公司因此展开内部调查。 “当时我们无法直接指控,于是开始着手收集证据,我们于2023年10月到11月左右展开调查后,何女就突然不再来上班,也未正式辞职。” 贺旺盛表示,调查期间公司发现每日的现金交易款项并未进入公司的任何银行户头,追查经手人后,发现相关现金最终都由何女掌控,资金流向不明。 “我们发现她不仅未妥善保存现金经手的签单,还有刻意销毁证据的行为,她的下属在垃圾堆中发现这些重要单据时向她询问,她的回应是‘那些是没有用的’。” 他说,该名职员察觉不妥,暗中留存发现到的凭据,调查工作才可掌握到关键证据,相信还有更多无法出示证据和没被记录到的交易。 他提到,公司在2024年1月17日向警方报案,武吉阿曼警察总部也派员参与调查,公司将所掌握的文件资料交给调查官后,警方初步认定证据确凿。 “据我所知,警方在追查过程中证实她仍在国内,但至今案件已拖了一年多,希望能加快处理。” “这一年来,对方音讯全无,完全联系不上,警方上门找她,发现她的丈夫和孩子在家,但却不知她的消息。若她依然不出面,公司或将考虑采取法律行动。” 许源瑞表示,自己对何女深信不疑,甚至将整个业务、公司运作等大权交由对方管理,未料竟发生失信事件。 他披露,何女曾与公司老板口头沟通,表示愿意承认部分责任,并提出偿还10万令吉,但公司不接受这个说法。 “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的目的,是希望她能在一周内出面向公司交代所有款项流向,同时也希望公众协助留意她的行踪,若亲友知情,也请劝她早日现身。” 陈珊珊指出,近年涉及失信或未履行合约的纠纷日益增加,无论是公司内部员工滥权,或是公众在市面上购买服务配套后遇上商家失联,均引发各界关注。 她因此邀请律师陈俊杰出席发布会提供意见,提醒大众类似案件可从不同层面处理,公司也有权通过民事或刑事途径追讨损失。 陈俊杰指出,若案件牵涉公司内部员工,雇主首要步骤应是进行内部调查,以厘清资金是否被滥用或挪用。 “若证实员工涉及严重行为不当,公司可依法解雇,并向警方报案,启动刑事调查程序。” 他补充,公司除了报警,也可同步采取民事诉讼,追讨被挪用的款项,若发现涉案资金被转移至家属或朋友账户,只要能够证明接收者明知款项并非合法所得,公司也可一并对其提告。 至于涉及外部商家的合约违约问题,如健身、美容配套或其他服务公司突然倒闭,陈俊杰表示,消费者应先报警备案,接着按涉案金额选择适当途径维权。 “若金额少于5000令吉,可通过法庭的小额索赔(Small Claim)处理;若金额更高,在5万令吉以下可循消费人仲裁庭或正式民事诉讼程序。” 至于如何防范这类事件重演,陈俊杰提醒消费者应避免冲动性消费,不应为了贪图优惠而一次性购买高额配套。
3星期前
4星期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古晋9日讯)38岁的砂福利局前财务行政员莫哈末再鲁,因涉及超过1600万令吉洗黑钱和失信案,今日在39项罪名成立下,共被判坐牢468年及罚款1亿8000万令吉,或未能缴付罚款须服刑36个月,及被处3下鞭刑。 由于刑期是同期执行,被告需坐牢至少12年。 地庭法官慕斯里今日在莫哈末再鲁对36项洗黑钱罪名及3项失信罪名认罪后,做出上述判决。 在36项洗钱控状下,被告被判每项控状监禁12年,及罚款500万令吉,若未能缴纳罚款则需服刑一个月取代,所有监禁刑期同期执行。 至于3项失信案,每项被判处监禁12年及鞭笞一鞭,监禁刑期同样同期执行。 由于刑期同期执行,莫哈末再鲁需服刑至少12年,具体时间取决于他是否能支付1亿8000万令吉罚款。如果未能支付罚款,他还需要额外服刑3年。 洗钱罪名是依据2001年反洗黑钱、反恐融资及非法活动收益法令4(1)(b)条款下被起诉,依照同一法案4(1)条款判刑。 刑事信托违约罪名依据刑事法典409条文起诉,判刑2至20年监禁,并可附加鞭刑或罚款。 莫哈末再鲁被控于2020年至2022年间洗黑钱罪涉及金额为601万3504令吉30仙;而失信案则在2019年至2021年之间,涉及金额为1027万2350令吉13仙。 账户出现逾400万不明转账 据了解,莫哈末再鲁的薪水单出可疑交易,其中超过400万令吉款项被转入其账户。 另外,莫哈末再鲁曾是负责该部门薪金的官员,2022年1月31日提交辞职信。然而,他缩短通知期,于2021年12月31日即刻辞职。 此案件由副检察官旺奴阿玛妮娜、莫哈末阿鲁夫和曼吉拉起诉。莫哈末再鲁的辩护律师为克里斯多夫。  
3月前
(新加坡28日讯)失信四名顾客约70万元(新元,下同;约231万令吉)买车钱后逃出国,汽车中介回国被捕后又在保释期间酒驾,最终落得入狱两年四个月,罚款6000元(约1万9829令吉)和吊销各类驾照三年的下场。 《联合早报》报道,被告黄嘉豪(31岁,译音)昨日在新加坡国家法院面对失信和酒驾等五项控状,他承认其中三项,法官把另两项控状纳入考量后,做出上述裁决。 本案的报案人是陈桦文(译音),案发时是一名自由性质汽车中介,也是被告的工作伙伴。 两人的合作方式是由陈桦文向被告介绍潜在客户,被告跟着负责在各个平台寻找符合客户需求的车辆,并向客户报出高于平台的价格,从中赚取价差。客户一旦接受,两人就会平分利润。 2023年6月9日,陈桦文向警方报案,指被告挪用客户委托购买车辆的款项,而且人已失联。 根据陈桦文的说法,被告早前收取四名受害者委托他支付给车商的约140万元(约462万令吉)。两人本应在扣除佣金后把余款转给车商,以便购入四辆轿车。被告收钱后还通知陈桦文可以找车行的某一名员工提车。然而,在2023年6月9日早上,被告突然退出两人与四名受害者的WhatsApp群组。 当天下午,陈桦文向车行询问时才得知被告并未付款,到被告住处查看,才发现他已搬离住家。 根据法庭文件,其中一名受害者来自中国,他是在2023年4月向陈桦文表示有意购买丰田Alphard汽车。陈桦文于是通知被告,由被告在SGcarmart平台找到一辆标价31万5000元(约104万令吉)的Alphard汽车。 陈桦文过后邀请受害者到车行看车,但把车价提高至32万8000元(约108万令吉),而且要受害者支付全款。被告在4月19日前后收到款项,他用其中的1万元(3万3052令吉)竞标拥车证,而1万3000元(约4万2966令吉)的价差则与陈桦文平分,各得6500元(约2万1483令吉)。 剩余的30万5000元(约100万令吉),最后全被被告私吞,用于网络赌博。 被告过后以相同手法欺骗其他受害者,前后失信约69万7000元(约230万令吉)后,于6月8日上午逃往澳洲。他在两个月后回国时被捕,失信的所有款项也全数归还给受害者。 2024年4月15日, 被告在保释期间到新加坡乌节路的俱乐部喝酒,过后酒驾被捕。
3月前
(新加坡5日讯)狮城一名古董商为了偿还债务,在没有征询收藏家的同意下售卖属于对方的青花瓷。他也损坏了同一名收藏家的画作,随后以赝品归还物主,试图以假乱真,最后被判坐牢两年5个月。 《8视界新闻网》报道,经营古董生意的42岁被告郭爵(Kuok Chio,译音)早前对获取犯罪所得、一项失信和欺骗的3项控状认罪,法官于本月3日宣判时,将另外两项控状一并考虑在内。 案情显示,2023年10月,被告问收藏家陈志金(Chan Chi Chin,译音)是否可以把收藏品中的两件带到香港进行估价。 收藏家同意让被告带走一尊乾隆时期的青花蒜头瓶到香港进行估价。根据法庭文件,这尊青花瓷价值约180万港元(约103万4366令吉)。 收藏家告诉被告,不能在未经他的同意下出售这尊花瓶,被告也同意了。被告还从他的公司账户向收藏家开出了一张5万元(新币,下同;约16万5910令吉)的支票作为担保。 不过,当时被告欠下超过6万元(约19万9092令吉)的债务,生意也受到冠病疫情的影响,因此决定卖掉花瓶还债。 被告从收藏家手中收到花瓶后,在同一天晚上联络了一名古董商把它卖掉。他以15万元(约49万7730令吉)的现金卖掉花瓶,并利用所得偿还部分债务。 主控官指出,被告还试图掩盖罪行,把一尊青花瓷的仿品还给收藏家。 参考网上视频 错误清理林子平名画 几年前,被告也曾欺骗过这名收藏家。2021年6月,被告在收藏家的住家看见一幅出自新加坡著名书画家林子平之手,名为《水调歌头》的字画。收藏家早前以1万8000元(约5万9727令吉)购入这幅字画。 收藏家允许被告把这幅画拿去进行专业清洗,并支付被告2700元(约8959令吉)的服务费,包括交通费。 然而,被告不懂得如何清理字画,他参考了网上的视频,错误使用化学药剂,不慎在字画上造成更多污迹。 为了掩盖错误,被告于2022年1月24日将他早前拍下的字画照片打印出来,再将赝品装进一个塑料管子里。被告嘱咐收藏家不要打开,还说是因为管子里装有氮气,有助于保存字画。 收藏家没有打开塑料管子,将它摆放在办公室里。 收藏家于2024年6月搬家时,决定打开塑料管,将字画重新装裱。他把塑料管带到画商的办公室,但员工指出里头的字画是赝品,被告的罪行才被揭发。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