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7:30am 28/11/2025

孩子

神童

让心亮起来

速读班

孩子

神童

让心亮起来

速读班

让心亮起来 | 想让孩子上速读班 一个月花8000变神童 很心动

(锁文)柔/让心亮起来:供11月28日见报

老师,你好。

ADVERTISEMENT

最近我的老婆向我要求花8000令吉给,这个课程据说能帮助孩子成为“速读大师”或“全脑开发”的

他们能在一个月训练我的孩子速成速读,每分钟阅读上万字,看一遍书就能全部记住内容,并且孩子学会了速读,考试一定100分。

我听了很心动,不过又有一点难以置信,所以想请教你们?

望子成龙的爸爸

让阅读回归根本
培养孩子成为读书人

你好,望子成龙的爸爸。  

我自己也有2个女儿,自然希望她们有朝一日能展翅高飞。这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世上所有父母都能理解。

你提到的速读(speed reading)确实是一个争议多年的课题,相关研究的结果并非全然否定,也不是完全支持。

学界普遍认为:人确实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提升阅读速度,而理解力不会显著下降。

需区分合理与夸张速读神话

但事实是,过去80年来,从西方流传到亚洲,有许多不诚实、甚至贪婪的推销者提出过各种荒谬的主张,什么“一眼看完整页”(photo reading)、“每分钟5000字”,甚至“10天速成速读大师”。这些听起来像奇迹的承诺,其实更接近骗局。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所有速读的努力。我们需要区分“合理且现实的速读方式”与“夸张不实的速读神话”。

目前得到科学支持的理论,主要与“副中央凹预视效应”(parafoveal preview effect)有关,也就是我们的大脑能在视线焦点之外同时处理部分信息,再加上人脑在图像识别上的惊人速度。

凭借这些能力,确实有可能将阅读速度提升到每分钟600至750字,也就是比一般人快两到三倍,而理解力仅受轻微影响。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件事容易做到。

需经过数月数年训练

真正能读得快又读得懂的人,往往要经过数个月甚至数年的训练,不断练习眼部协调、专注力、记忆力和理解技巧。

即使如此,这种速读方式在生理和心理上仍然相当消耗,就像学会“用手走路”,你可以练得很好,但走路时用脚,终归更轻松、更自然。

如果你对速读真有兴趣,可以先从可靠的学术网站或资料库,输入“speed reading”、“photo reading”、“parafoveal preview effect” 等关键词去了解真实的研究结果。

不过,我也想趁这个机会提醒:阅读,本该是一种品味与思考的过程。

当我们机器般地快速阅读,这样的阅读就像是对着米其林餐厅美食狼吞虎咽,而不细细品味厨师对食材的精思及善巧的手艺。这就是速读带来的浪费。

根据内容调整速度

要成为高效的阅读者,其实并不在于“有多快”,而在于“懂得何时快、何时慢”。

优秀的读者懂得根据内容调整速度:捉住书中的大思路,忽略小分支,因为不是每一页都值得我们用同样的时间与深度去处理。

有些内容即使读得再仔细,也不会带来启发;但另一方面,某些章节或段落确实是珍贵的,是我们未曾了解的思想并触动了我们,那时我们就该学会放慢速度,停下来品味它们,让我们的思想沉淀,这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速读的逻辑在于,当我们读的是上下文或轻松的背景资料时,我们不需要消耗太多心力去处理,这时我们能速读而不会损失任何重要信息。

举个例子:想象我们正在看一个预录好的讲座,3小时。于是我们把它设置成两倍速,如果更疯狂一些,三倍速。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不对的,但事实上这并无不妥。因为老师可能语速缓慢,或讲一些你早已经知道的东西,或者小组分配等,这些部分的确是可以快速略过。

但如果整个视频都以这样的速度来看,我们将会错过重要的内容。这就是为何我们会暂停视频、放慢、倒回去、重播、做笔记的原因,因为有些部分值得我们慢下来。

所以,对待内容的方式不同,取决于说的内容。这与阅读完全相同,对吧?

速读专家阅读种类狭窄

另一点,这些速读专家经常说自己一天读完几本书,我并不怀疑。

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阅读的书籍种类是非常狭窄的,多半集中在自我提升、财经、育儿、心理学等实用工具书,这种书统称为自我成长(self-help/self improvement)。这类书籍结构清晰、重点式段落、重复性高,自然容易“速读”。

但他们很少谈论文学经典、哲学思考或历史著作,这些书才是真正能拓宽视野、深化人格、滋养灵魂的读物。

也因此,这些“师”的论述往往千篇一律,传讲的都是流行观念(popular beliefs)和陈腔滥调,A君说的和C君说的基本上都是同一条思路,看不出个人的独特灵魂。

最后,我想说:我们做父母的,应该让阅读回归根本。让书中人与我们的孩子对话,让思想相遇;让孩子透过文字穿越时空,成为思想活泼而灵动的人,而不是机械式地为追求书本数量而速读。

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成为读书人, 而不是读书的人。

博爱

■小启:

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不愉快;人生的道路上,偶尔会跌倒、甚至受伤。《》愿意听你的细诉,并安排辅导机构为你排忧解难。

读者无论在亲子、生活、学习、职场、家庭、爱情、友情、感情、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扰或感到迷惑,都欢迎写信来交流,寻求心灵咨询。

不过,《让心亮起来》并不是一个来函必答,有求必应的专栏。主答机构有绝对权力拒绝答复不宜在报上讨论的议题,或是性质类似的问题。希望读者予以谅解。

来函请寄:

《让心亮起来》负责人

12, Jalan Maju,

Taman Maju Jaya,

80400 J.B. Johor.

或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博爱辅导中心新山分会

地址:02-45, Jalan Masai Jaya 1, Masai 81750 Johor Bahru, Johor

脸书:新山博爱

电邮:[email protected]

电话:016-275 9195

工作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9.00am – 5.30pm )

服务收费:半津贴制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您拨打 016-275 9195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