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强 | 共同授课模式是否已经沙盘推演?


教育部长法丽娜宣布,教育部将从2027年起,在中小学全面推行“共同授课(Co-teaching)”模式,即每班配置两名正式教师同步教学。
ADVERTISEMENT
不出意外,这项宣布引起民间反弹。
民众的疑虑,还是担心是否有足够的教师、经费是否充足、偏远或资源欠缺的学校又如何、两位同堂教师的角色分配和运作等。
民众会产生这些疑虑,主要是对教育部的信心问题。
因为,教育部长在谈及共同授课模式时,说的都是美好的愿景和成功的结果,却没有详细说明落实时可能面对的问题和应对方案。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有利自有弊。
因此,在推行一项政策前,若负责单位没有沙盘推演,超前布署,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拟定解决方案,等到真的出现问题,从从容容也会变成连滚带爬。
若共同授课模式只因为没有事先布署,排除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终导致失败,被撤换的部长、官员双手一摊,推给继任者解决,赔上的却是孩子的前途和未来。
共同授课模式并非我国独创,国外有许多例子,但是国外的模式也不是一蹴而就,是经过长期的磨合、调整,去芜存菁,才慢慢建立稳固的制度。
若只是复制国外成功案例,并直接套用在本地,不考虑国内的师资、资源等各种情况,生搬硬套的模式到时可能“水土不服”,一番好意最终草草收场。
此外,当大家把共同授课模式聚焦在学生身上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作为执行者的教师,没有他们的付出,这个模式无法成功。
只是,对于负责授课的教师,共同授课模式是减轻,还是加重他们的工作负担?
教师如今除了基本的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还得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负责各种文书工作,有时还得筹办活动等。
若是担任班主任,还得管理班级事务,如学生的出勤、纪律、心理辅导等,有些时候还得与家长沟通。
如果共同授课模式为教师带来的是更多的课余工作、更繁杂的文书工作,目前已身兼多职的教师,是否还有余力承担?
别让教师的教书热忱,被一堆文书工作等繁杂事务给消磨殆尽,沦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的教书机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