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柔佛焦点

发布: 12:34pm 05/11/2025

二十四节令鼓

新山苏丹后查丽苏菲亚歌剧院

鼓籍

鼓动新山3.0

申世遗之路

二十四节令鼓

新山苏丹后查丽苏菲亚歌剧院

鼓籍

鼓动新山3.0

申世遗之路

《鼓动新山:鼓籍》今年第二弹 邀民众以掌声守护鼓声迈向世遗

**已签发**柔:封面:鼓动新山3.0《鼓籍》今年第二弹  邀民众以掌声守护鼓声迈向世遗
鼓动新山需要你!主办单位呼吁更多人以行动支持,让柔佛,因为二十四节令鼓,而滚动起来。

报道/张柔生(图由《鼓动新山》制作队提供)

(新山4日讯)来自中、南马,一群深耕鼓艺多年的鼓手们,经过9月份的4场演出后,11月将联手在呈献第二弹5场的《鼓动新山:》专场演出,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程,敲出最有劲道的节拍。

ADVERTISEMENT

这场汇集新山鼓队与人人人鼓剧场的跨团合作,经过3年来的润色打磨,把一场70分钟不间断,结合声、色的剧场美学鼓艺演出,重新带回发源地,且在高级别的专业歌剧院舞台上,用这场标志性演出让更多人看见二十四节令鼓的艺术价值。

不同于群众既定印象的节令鼓演出,《鼓籍》一改短时段单曲形式,透过剧场的叙事结构,让鼓声有了说故事的灵魂 ,让二十四节令鼓不再徒为节点和声响的表演节目,而是可以为视觉和感受带来升华的演出。

团队先是在2023年以《鼓动新山》连展18场单曲目演出,2024年首度推出全场完整版后,于今年9月带来优化版《鼓籍》,并将在11月再次登台演出,期盼将状态提升到极致,呈现更成熟流畅的舞台状态。

为了将细节雕琢至极致,24名鼓手在一年的时间内展开了3次全员集训,每一次都是一连3天拉练8小时的马拉松训练,严谨至每一个走位、手臂提升的角度统一等细节,都一再排练,十分刻苦。

**已签发**柔:封面:鼓动新山3.0《鼓籍》今年第二弹  邀民众以掌声守护鼓声迈向世遗
廖世仪:9月份的演出反响正面,听众们惊讶于鼓声的层次与表达力,全程不乏味。

音乐总监暨联合制作人廖世仪在受访时提到,每一场演出,演员的状态都不一样,之前排练和公演,都是在为了下一个舞台预热,提供更多进步的空间。

“在消化技术后,鼓手能在台上展现更成熟的表演状态,我相信接下来的演出会更上一层楼,大家的状态会会更从容一点,全神投入在舞台,甚至还可能会产生新的火花。”

她也表示,9月份的演出结束后,获得来自观众的热烈反馈,都非常正面。她说,至少在这70分钟的鼓乐中,大家都是非常享受的。

“有人留下深刻印象,惊讶于鼓声的层次与表达力,还说一点都不乏味;也有人从中发现,原来鼓也可以有它不同声 音的层次展现 ,可以时而柔时而刚 ,可以很有力量也可以像是音乐一样有旋律,有情绪起伏。”

作为参与集体创作的鼓手之一,她也提到,作品以“鼓”作为起点,从第一声击响,唤醒人们心中对鼓的最初记忆,是一段追溯与梳理二十四节令鼓诞生过程的文化旅程。

“随着发展,二十四节令鼓的表演形式不断演变,从早期的传统打法,逐渐融入不同地区的元素,包括马来鼓、沙巴原住民的乐器、竹琴等。这些在地化的声音与材质,丰富了节令鼓的表现层次,也让作品展现出更鲜明的马来西亚特色。”

**已签发**柔:封面:鼓动新山3.0《鼓籍》今年第二弹  邀民众以掌声守护鼓声迈向世遗
结合马来鼓元素,在地化的声音丰富了节令鼓的表现层次,也让作品展现出更鲜明的马来西亚特色。

她强调,《鼓籍》并非单纯的击鼓表演,而是借由声音,希望引发大家去思考二十四节令鼓接下来还可能有的发展方向。

“鼓是没有语言的,我们能不能在保留着自己的方言、母语的同时,还可以共存在一个和谐的多元社会里,这便是我们在整个作品里铺成的一个东西。”

**已签发**柔:封面:鼓动新山3.0《鼓籍》今年第二弹  邀民众以掌声守护鼓声迈向世遗
周顺兴:演出突破体能与精神的极限,也象征节令鼓走向更专业、更艺术化的发展方向。

鼓艺总监周顺兴则从技艺的角度谈合作的火花,这次24位来自两地的鼓手,打法风格迥异,南马鼓风偏传统,讲究厚重与稳定;中马鼓风则融入更多现代表现手法与创意。

他说,这份融合的成果,也体现在节目的结构里,团队透过研究二十四节令鼓诞生至今的历代经典作品的精华,从根着手,如将经典《醉鼓》等代表作重新编入,成为串起历史与当代的“鼓籍”。

**已签发**柔:封面:鼓动新山3.0《鼓籍》今年第二弹  邀民众以掌声守护鼓声迈向世遗
演出中也节录多首经典,如新山宽柔中学二十四节令鼓队的《醉鼓》段落,串起历史与当代的“鼓籍”。

他表示,而参与演出的都是经验丰富,有创作、教学、舞台经验的鼓手,他们的默契、精神与能量,是支撑整场演出不可或缺的元素。

“70分钟那么长时间的的演出,突破了体能与精神的极限,也象征著节令鼓走向更专业、更艺术化的发展方向;我们希望观众看到的不只是力量与节奏的演出,而是看见这个文化如何被传承与再创造。”

**已签发**柔:封面:鼓动新山3.0《鼓籍》今年第二弹  邀民众以掌声守护鼓声迈向世遗
24名鼓手在一年的时间内展开了3次全员集训,每一次都是一连3天拉练8小时的马拉松训练。

根据早前报道,《鼓动新山》发起自65万令吉至140万令吉的众筹目标,以朝向成为本地品牌艺术活动,打造为定目剧,同时扩大二十四节令鼓的生态圈至国际舞台。

廖世仪提到,早前公布的筹款数额达到12万令吉,距离目标尚远,盼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长期支持。

“我们希望更多人透过购票观赏的方式,一起助力节令鼓迈向世界文化遗产之路。”

二十四节令鼓将在明年由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及文化部将在明年3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二十四节令鼓申遗。

**已签发**柔:封面:鼓动新山3.0《鼓籍》今年第二弹  邀民众以掌声守护鼓声迈向世遗
演出者以身为鼓,用双手取代鼓棒击打,为鼓声带来不同变化。

作为二十四节令鼓联合创办人兼国家文化人物的陈再藩指出,新山是二十四节令鼓的诞生地,也是这项文化资产的根之所在。

“我们一直有一个共同的理想,让新山成为世界二十四节令鼓的原乡,希望有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鼓手都能来到这里,朝圣这片节令鼓的发源地。”

陈再藩透露,目前团队也积极号召企业界参与支持,《鼓动新山:鼓籍》演出正是重要的一环,只需捐助3000令吉,便能资助一支小学鼓队观赏演出,为下一代传承者打开学习与启发的窗口。

“我们希望能发出一个明确而响亮的呼吁,让新山有更多人以行动支持《鼓动新山》,让柔佛,因为二十四节令鼓,而滚动起来。”

**已签发**柔:封面:鼓动新山3.0《鼓籍》今年第二弹  邀民众以掌声守护鼓声迈向世遗
《鼓动新山3.0:鼓籍》是一场70分钟不间断、结合声、色的剧场美学鼓艺演出。

2025年《鼓动新山:鼓籍》演出资讯如下:

场次:11月14日(晚上8时)、15日(下午3时和晚上8时)、16日(下午3时 和晚上8时)

地点:新山苏丹后查丽苏菲亚歌剧院

票价:88令吉起

购票链接: https://www.cloudjoi.com/shows/3912-2025-drum-up-jb-20-drums-202520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