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美事 | 王尤财义务处理垃圾不嫌脏 学生不必带馊饭盒回家



(麻坡28日讯)自去年10月起,位于峇吉里八支半的勤德小学师生们,告别了将校园垃圾带回家处理的困境。这转变,全靠一位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家协主席王尤财,这项改变看似平凡,却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师生们的难题。
现年44岁的王尤财目前有3名孩子就读于勤德小学,分别为二、四及六年级。也因为如此,他逐渐参与和投入学校事务,并于2023年担任董事总务兼家协财政。今年,他更肩负起重任,担任家协主席一职,继续支持和参与学校的发展与建设。
ADVERTISEMENT

他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记者透露,该校自创校以来,便长期面对没有垃圾清理服务的困境。多年来,校方多次向有关当局申请垃圾收集服务,但始终未能获得批准。
“虽然近期在市议员的协助下,相关申请终于获批,但垃圾清理服务至今仍未正式落实。”

他透露,数十年以来,由于校园四周被油棕园与橡胶园包围着,所以校方过去一直以最原始的方式处理垃圾,即在周边园丘挖坑掩埋,或以焚烧方式销毁。虽然这种做法存在安全与环境问题,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实属无奈之举。
他说,随着周边地区陆续被开发,原有的园丘被夷为平地,这些处理方式也被禁止,不再可行。后来,校工曾尝试将垃圾丢弃在邻近工厂的垃圾桶,但却遭到工厂人员的阻止,校方唯有要求师生们将垃圾带回家自行处理。

然而,这样的处理方式虽在表面上看似解决了垃圾处理的问题,实际上却带来了新的困扰。由于该校食堂采用外包制,提供给学生的餐饮是使用一次性包装,有时候学生吃不干净,饭盒内残留饭汁和残渣,加上饭盒无法紧闭,就容易渗漏。
他说,若学生未能妥善处理这些饭盒,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常常会弄脏书包和书本,甚至校车座椅也会沾上脏污,因此也引起不少家长的反映与投诉。
他透露,过去还曾有学生在回家途中,竟在校车上打开窗户随意乱丢垃圾。

针对垃圾处理的问题,校方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对策,但迟迟未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直到一次会议上,王尤财主动站了出来,表示愿意承担起这个重任。
“既然问题暂时没有办法解决,那我就顺手帮一帮咯。”他说得轻描淡写,但这一“顺手之劳”却也持续了一年多之久。

他表示,每天放学时都会来接孩子,就顺便将校内的垃圾载到自己工作的工厂丢弃。

他表示,自己有一辆四驱车,平时都是粗用的,不怕弄脏;而且工厂是自己的,也无需担心会引起其他问题,加上学校距离工厂仅约五分钟车程,来回方便又顺路。
起初,他几乎每天都会帮忙清运垃圾,如今则固定在每逢星期三和星期五处理,以方便垃圾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统一载走。
为了让他清运时更方便,校工每天都会把垃圾袋绑好,暂放在校园角落,并在固定时间将垃圾拿到校门旁,等待他前来载走。
不过,他说,如果遇上学校举办活动,垃圾量会多出好几倍,由于车子装不下,他就得多跑几趟。
他说,若临时赶不过来,校工就会先把垃圾放在校门外,等他傍晚再来处理。只是,由于垃圾多为食物残渣,常引来附近的流浪狗觅食,它们嗅味撕咬翻找,弄得垃圾散满一地。校工必须再三清理,以避免卫生隐忧。
他分享,垃圾袋破损时,污水会弄脏后备箱;更甚者,曾有一次因垃圾放置过久,直到丢弃地点才发现整个后备箱都爬满了蛆。
由于后备箱是开放式的,轻一些的垃圾袋可能会被风吹走。有次,他就从后视镜看到垃圾飞走了,因此后来开车时,他都会放慢速度,避免再次发生。
“这些其实都是顺手的小事,并不麻烦,车脏了就冲洗一下即可。”王尤财的家人也不反对,并十分支持他的这一行动。
他自己则希望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鼓励他们为社区尽一份力,同时也期望带动更多人投入校务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家长捐赠学校可重复使用的汤碗,使学校的垃圾量明显减少,也大大减轻了他的负担。
除了协助处理垃圾,王尤财平日也经常帮忙修理校内设施,凡是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他都会挺身而出。

王尤财坦言,他最大的期盼是学校能尽快获得垃圾清理服务,让校方不必再为垃圾问题操心,也能腾出更多精力专注于教学。
在别人看来,这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对勤德小学的师生们而言,这一举动成功解决了困扰他们已久的问题。

董事长梁奕业受访时表示,王尤财的行动,不仅切实减轻了学校的负担,更为全体师生和家协成员树立了一个令人敬佩的榜样。他的热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也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他相信,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家协主席与大家并肩同行,学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且其付出也深深感动并激励着大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