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望恐惧到坦然 谢韶光看淡生死




(新加坡23日讯)退圈19年,新加坡视帝谢韶光久违回归荧幕,经历64年人生起伏的他坦言,“生离死别”这个课题从未离开过自己。
《8视界新闻网》报道,从年少时对死亡的恐惧与绝望,到如今能够平静面对、坦然接受,谢韶光视这份领悟为生命必经的修炼。
ADVERTISEMENT
他说:“第一次经历死别是我公公离开,然后到婆婆。我由爷爷奶奶带大,他们的离开对我的冲击很大。
“当时我还是小孩子,理解不了那种绝望和伤心,甚至会想说我这么爱他们,但是这样的爱会让我绝望,那么爱到底对不对?这引发我很多哲思。”

学会坦然面对“死别” 更能淡然处理“生离”
随着成长与经历累积,谢韶光逐渐明白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推进。
“到我面对爸爸时就很稳了,还是有害怕,但害怕减少很多,因为已经明白了。”
学会坦然面对“死别”,也让谢韶光更能淡然处理“生离”。
“不把自己锁在缘分已尽的关系里,否则会很痛苦。当然有些东西无法自主,说想脱离就脱离,可是当你一明白,就有新的勇气,踏入另一个新的阶段。”
谢韶光退圈期间,曾剃度出家,对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他不避讳分享自己理想的告别式。
他说:“其实,大家平时有在珍惜跟彼此的交流、把它当作一种告别式的话,总希望能好聚好散。
“到了生命终点时,如果之前有那些珍惜,那就没有遗憾,烧了放静心园就好了。”
平时生活节奏平和
早年因运动旧伤、脊椎神经疼痛、经历台湾921地震、当志愿者赴斯里兰卡海啸赈灾等深刻的经历,谢韶光更能体悟身心病痛的艰苦。
现在没有工作的话,他喜欢做瑜伽、静坐、下厨、当慈善义工,也陪伴好朋友抗癌的最后阶段。
“当身体健康、精神很好时,做什么都容易。但当发生意外或病痛,生命就会完全改变。
“自己没有承受过,就容易铁齿,讲话好像也大声。直到自己经历痛苦,才学会用同理心理解别人。陪伴家人或病人时不用讲太多,只要真诚地在场,人家会感觉到那份用心的,那就是能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