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柔佛焦点

发布: 3:31pm 21/10/2025

“新南方·新南洋”文学讲座 “全球南方文学”思潮进一步深化

报导/摄影:李玉萍
**已签发**柔:头条之一:“新南方.新南洋”文学讲座  “全球南方文学”思潮进一步深化
王润华(右三)赠送纪念品给中国学者陈崇正,左起为沈庆利、赵稀方及吴恒灿(中)。

(依斯干达公主城21日讯)“新南方·新南洋”文学系列活动今日在南方大学学院举行,标志着“全球南方文学”思潮在东南亚进一步深化,也象征中国文学新浪潮的海外传播进入新阶段。

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马来西亚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主办,并由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南方大学学院的中华语言文化学院及马华文学馆协办。

ADVERTISEMENT

活动旨在深化“南方与南洋书写”的学术探讨,促进马中两地文学界的交流互鉴,并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80周年。多位来自中马两地的文学家与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南方写作”与“新南洋文学”展开讨论,探讨南方文学的新格局与时代精神。

活动由南方大学学院中华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王润华教授与图书馆馆长许通元,共同主持。该俱乐部兼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灿亦受邀出席。会上,三位来自中国的文学家陈崇正、赵稀方与沈庆利,发表专题演讲,从文学地理、文化身份与文本经典化等角度深入剖析“新南方”与“新南洋”的文学特质。

**已签发**柔:头条之一:“新南方.新南洋”文学讲座  “全球南方文学”思潮进一步深化
主讲者于会后与出席者交流,左起为沈庆利、赵稀方、许通元、陈崇正及王润华。

作为在中国引发这股新浪潮的源头,陈崇正以《潮汕、南洋与新南方写作》为题,回顾“新南方写作”的形成脉络。他介绍,该思潮始于2018年陈培浩在《文艺报》发表的〈新南方写作的可能性——陈崇正的小说之旅〉,并由此引发广泛讨论。

陈崇正指出,“新南方写作”区别于传统“江南文学”,远离文化中心,呈现非主流的现代性面貌。其文学精神植根于岭南、港澳台及更遥远的南洋文化圈,强调边缘与中心的互动,关注被历史忽略的“南方之南”。

赵稀方在《谈新南方与新南洋》的演讲中指出,“新南洋文学”的特征与“新南方写作”一脉相承,同样体现出远离文化中心、语言多元、现代主义色彩鲜明的文学风貌。

他认为,热带雨林、南洋巫术、海洋信仰等独具地域性的元素,正进入汉语文学的现代叙事,拓宽了中国文学的疆界。

沈庆利则以《新南方写作与马华文学经典化》为题,探讨马华文学在当代语境中的地位。

他指出,马华文学在“新南方”语系中扮演关键角色,尤其南方大学学院作家群长期致力于“新南洋书写”的理论与实践。他特别提到,王润华的作品超越传统文人对中国文化的纠结,展现对汉字之美与文化符号的热爱,是新南方文学精神的典范。

**已签发**柔:头条之一:“新南方.新南洋”文学讲座  “全球南方文学”思潮进一步深化
王润华怀着激动心情发表《我的新南洋新南方宣言》,手持其第一本文集。

较早前,王润华亦发表《我的新南洋新南方宣言》,回顾自1966年出版第一本文集《夜夜在墓影下》起,便以“新南洋”书写为文学核心。数十年来,他与许通元、莫家浩等人共同推动“新南洋写作”的学术建构。

他说,南方大学学院正是新南洋文学的大本营,此次中国学者的到访“可谓选对了地方”。

另一方面,吴恒灿在致辞中指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学交流,更是“新南方文学浪潮”在海外兴起的重要见证。他强调,这体现了“下南洋”精神在文学领域的延续与创新,并称之为“新南方和合文学”的启蒙阶段,象征中国文学与全球南方文化的互鉴与共荣。

吴恒灿表示,马华作家的创作正逐渐“北上”,形成以黎紫书为代表的文学现象,显示出南洋书写的独特魅力与市场潜力。他相信,文学的“南洋化、南方化及南海化”趋势,将使中国文学与东南亚文学在和合精神中相互辉映,开创全球南方文学的新篇章。

**已签发**柔:头条之一:“新南方.新南洋”文学讲座  “全球南方文学”思潮进一步深化
 嘉宾与出席者在会前合影。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