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城论 | 郑国威 – 公立大学敲警钟


公立大学的外籍学生比例逐渐偏高,是团结政府鲜少敢提出来的问题,可是不意味着没发生。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指出,我国5所顶尖大学马大(UM)、理大(USM)、国大(UKM)、博大(UPM)和工大(UTM)的外籍学生约3万8000人,占总数27%,远高于官方声称的5%至10%,而魏家祥引用的是高教部官网的资料,绝不有误。
ADVERTISEMENT
此外,一些课程如国大的电机与电子工程系,外籍生比例更高达45%,这不是赤裸裸让大马人民纳税资助的大学,偏离保障本地孩子就学机会的初衷?
还有,最令人费解的是,不同录取渠道的学费差距巨大,导致低收入家庭学生被边缘化,这公平吗?举例,一位接近满分4.0的清寒生不能进入公立大学,可是只考获3.83分者却能以高昂的学费挤入,这样的入学录取制,公允还在?
吉打日得拉州议员在州议会提出这个现象,并展示高教部官网的资料,也是前北大副校长的他提出这问题,难道不该获团结政府正视吗?
另外,公立大学录取制必须公平对待身障人士。举个例子,最近在永平发生的一起事件,让人心痛至极。
林同学是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在大马高级学校文凭中考获4.0满分佳绩。这本应是他改变命运、迎向未来的通行证,却因为他是身障人士,大学录取单位(UPU)系统拒绝了他的所有申请。
试问,命运已经残酷地夺走他的一条腿,这是他所愿吗?他没有放弃,以坚强的意志努力奋斗,用汗水与成绩证明了自己。如今,他却仅因为身体缺陷,就被剥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作为父母,看到这样的遭遇,心该有多么刺痛。
亚依淡国会议员魏家祥和永平州议员林添顺竭尽全力,为林同学重搭改变命运的阶梯。日前,他收到马大电机工程系的录取通知书,这件事必须成为先例或参考,好让政府扛起责任,推动更加完善机制,尤其是在身障人士的审核上,绝不能因为一张弱势人士(OKU)证就下定论。
公立大学的录取制度,理应是最能彰显公平与温情的地方,尤其是对身障人士,更应给予扶持与希望。纳税人的钱,不该换来不公平。优秀的贫穷学生不应被牺牲,大马孩子必须优先!
希望团结政府严正看待这个问题。这不是政治角力,也不是种族或宗教争论,而是关系到每一位大马学子的未来。
国会里需要有更多敢于发声、不分党派、不分立场的议员,传递人民的声音,勇敢指出制度不足和推动改革,让教育体系重拾公平与公允。唯有确保机会均等,我们才能让下一代在这片土地上昂首向前,不必再因身份、出身或条件而被拒之门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